记者从8月29日举办的
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
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自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以下简称《科普法》)
正式施行以来
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
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为迎接首个全国科普月
海南以“科普潮涌自贸港
创新驱动向未来”为主题
按照“聚点、连线、扩面”的总体思路
构建“1+N”活动体系
精心策划并组织
765场次系列科普活动
全面推动海南科普事业深入发展
“1”指主场活动
主场活动将于9月5日至7日在儋州市科技馆举办。活动涵盖启动仪式、成果展示和互动课堂等环节,旨在广泛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启动仪式上,将推出《热土当歌》《科普的翅膀》《未来作答》等多部原创科学文化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科普事业在推动创新和启迪科学梦想中的重要作用。现场还将连线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开设“深海科普主题课堂”,组织潜航员、科学家与青少年开展“深蓝对话”,为首个全国科普月拉开精彩序幕。
主场活动期间还将设置“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成果展,集中呈现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航空、生态环保、数字经济、气象科学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同时连续三天推出航模表演、数字奇缘、稻香南繁情等8场科普表演秀,并举办“元想小课堂”现场研学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精神。
“N”即全省联动
9月期间,省纲要办各成员单位、各市县、省级学会(协会)、园区(企业)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小院等,将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卫生健康、食品安全、防灾避险等社会热点,开展765场科普活动。主要包括: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
副主席许振凌
在发布会上介绍
本次科普月活动
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服务大局,做有深度的特色科普。打造具有海南特色和科协辨识度的科普品牌,所有活动紧密围绕本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展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型省份建设,为自贸港培育创新沃土;
二是多维联动,做有广度的系统科普。构建省级统筹、各地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科普从“单一领域”走向“全域协同”,提升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载体丰富,做有温度的融合科普。创新推出“科普+艺术”“科普+灯光秀”“科普+短视频”等跨界模式,通过主题灯光秀、环岛科普探访、流动科技馆巡展等形式新颖的活动,增强群众体验感与参与感。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编辑:洪嘉琪
内容审核:林英翠
值班主任:叶晨曲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