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人,听劝!别捡!别吃!

镇江进入梅雨季节后

连绵的雨水滋润了大地

也催生出山间路旁

一丛丛色彩艳丽的野生蘑菇

注意!注意!

品种不明的野生蘑菇

可能含有毒性

网络上一些鉴别

毒蘑菇的方法并不靠谱

最安全的方式还是

千万不要随便食用️

这些鉴别方法不靠谱

我国蘑菇种类繁多,已知有毒蘑菇达500多种,其中含剧毒的有40余种。部分人认为可凭形状、气味、颜色等特征自行识别毒蘑菇,而实际上,即便经验丰富的专家也需借助专业设备才能准确鉴别。

这些鉴定毒蘑菇的方法

都!不!靠!谱!

↓↓↓

误区一: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仅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判定蘑菇是否有毒,比如颜色鲜艳的橙盖鹅膏是美味的食用菌,而一身雪白、看似安全的致命鹅膏则有剧毒。

误区二:

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所有的蘑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屎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地上。

误区三:

与银器同煮变黑的蘑菇有毒

毒蘑菇中的毒素多为生物碱,不会与银发生化学反应。

误区四:

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不少毒蘑菇受伤后既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部分食用菌,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

误区五:

虫蚁不食毒蘑菇

一些对虫蚁、果蝇无害的蘑菇却对人有致命伤害,如部分剧毒的鹅膏成熟后易长虫长蛆。

怀疑蘑菇中毒怎么办

远离毒蘑菇,牢记三个“不”:

不采: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菌;

不买:对路边小摊上出售的来路不明的菌类,不要购买、制作和食用;

不吃:尽量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

尽快就医

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后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及时催吐

如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保留样本

保留中毒人员食用的野生蘑菇样本,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警惕“假愈期”

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即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虽自我感觉已“康复”,但此时体内出现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切勿自行采食野生菌

食用野生菌后

一旦出现胃肠道不适或精神症状

请立即就医

综合:央视一套、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

来源: 最镇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美食   镇江人   蘑菇   误区   剧毒   颜色   镇江   乳汁   食用菌   毒性   样本   鲜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