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树叶的难喝,是一个客观事实。它不符合消费者的自然喜好而获得成功,证明消费者的口味可以被驯化。驯化口味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的工作。
一、瓶装茶饮的红色密码
中国人喝茶,算得上“自古以来”。从早期的煮茶,到今天的泡茶,我们养成的习惯是喝现制热茶。不同类型的茶对水温颇有讲究,比如普洱用 100℃沸水,乌龙茶用 95℃沸水,绿茶用 80℃-85℃热水,以获取不同茶叶最理想的天然风味。
热饮的好处很明显:高温冲泡能让醇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快速挥发;其次,还能让茶多酚、咖啡因等功效成分充分释放,让茶喝起来口感更佳。在这种饮茶法下,茶汤的温度一旦不在,也就没有价值了。所谓人走茶凉,就是这个意思。
常温的瓶装即饮茶,如何弥补非理想温度下口感方面的损失?最简单就是加糖。站在口味的立场,不同的类型的茶与糖结合,效果差异极大。
中国第一款瓶装茶饮,旭日升冰茶何以成功,因为它选择了汽+糖+红茶的模式。汽水的体验感,已经形成天然的群众基础;糖被人类基因标注过,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感;而口感平和、适合百搭的红茶,是甜味的瓶装茶饮料的最优选。
后来者统一企业和康师傅,推出的瓶装茶饮,卖的最好的都是冰红茶。虽然它们也有冰绿茶等其他细分产品:但是绿茶+糖的组合,怎么都是一股难喝的味道;茉莉花茶+糖的组合,也是一言难尽。
最后市场用口味投票,证明了红茶具备做常温瓶装茶饮料的天生禀赋。
多年以来,冰红茶这个单品都是由不同时代的明星代言人,不断强化冰红茶的品牌属性,让它成为茶饮中的最大细分品类,直至今日。瓶装茶饮的红色密码,是因为它符合人性,无需驯化口味。
二、东方树叶的爆火密码
最近两年,「东方树叶」突然火了,成为农夫山泉旗下,仅次于包装水的大单品。于是,很多品牌公司或营销公司前来做解读:比如产品包装、技术进步、零糖配料表、传统文化底色等等,这些说法都对,但都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
如前所述,热茶比常温茶好喝。自然属性决定「东方树叶」是难喝的。更何况千百年以来,中国人早已习惯并接受饮用热茶,等于在基因层面,强化了“热茶好喝”四字。在“人走茶凉”的文化加持下,我们的基因大概率同时写下了“常温茶难喝”五个字。正因为如此,「东方树叶」在推出的前几年,始终被全网评价为“史上最难喝的饮料”。
可口可乐其实也很难喝,但最终人类的口味被驯化。「东方树叶」的成功,其实是口味被驯化的结果。
同样,无论白酒还是啤酒,都不怎么好喝;但是口味经过驯化后,它们都成为我们的日常饮品。
难喝的东西,最终能够驯化我们的口味,大抵源自它们含有成瘾物质。可乐和茶叶,里面的成瘾物质是咖啡因;白酒和啤酒,里面的成瘾物质是乙醇。
难喝的「东方树叶」,普及过程大概是这样:从几年喝一瓶,到几个月喝一瓶,到几个星期喝一瓶,到几天喝一瓶。在广告、营销、社会发展、文化认同及社交等各种交叉因素影响下,最后形成习惯和品牌忠诚度。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对于个体,它的消费频率需要慢慢积累,才能引发质变;对于群体,它的消费广度,需要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慢慢下沉,逐级扩张。
市场反映出这种状态,就是「东方树叶」最初的很多年里,都是被嘲笑的、甚至被质疑的;而它的爆发,就在最近两年,仿佛是一瞬间。
这个过程具有典型的荷花效应:开满整个荷塘,只需一天。
「东方树叶」拥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它以茶叶原液为主,里面保留较多的生物碱。生物碱中的咖啡因,是成瘾性的物质基础。所以,当饮用达到一定频率,最后的结果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你会想喝「东方树叶」。成瘾物质,决定了消费者的口味能够被驯化。而产品包装、无糖概念、文化底色、抗氧化技术,只是起到一定的加速或延缓作用。
三、口味驯化的资本密码
可可西里有一只网红狼,它会用狗一样眼神,然后摇着尾巴,跟过往的游客讨要食物,把自己养的胖胖。人类为什么能够用如此短的时间把这只狼驯化成狗?因为对于一只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孤狼,这个行为符合天性——网红狼也需要活下去。
让消费者在众多的饮料中,选择一款难喝的,无疑是违背天性的。这注定需要对口味驯化,也注定这个过程必然漫长。
从投资角度看,这样的项目周期长、风险高。选择如此项目,不符合一般的资本逻辑。农夫山泉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01、唯有大资本才能生存
2008 年农夫山泉调整品牌策略,推出经典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开启新一轮营销攻势,并迎来高速增长阶段。自 2008 年,农夫山泉保持 30%-50% 的年增长率,并于 2012 年问鼎包装饮用水市场份额第一。在这样的背景下, 2011 年「东方树叶」推向市场。
农夫山泉始终保持较高的利润率。2010 年以前,农夫山泉的产品以包装饮用水为主,毛利率高达 60%。2020 年香港上市以后,根据公司年报,上市五年以来,公司累计营业利润超过 450 亿元,平均利润率 26.34%。
持续的业绩增长,稳定的盈利能力,充裕的现金流,顺利的香港上市,这一切让农夫山泉有足够的资本和信心,慢慢培育这个大器晚成的「东方树叶」。
驯化口味的第一个底层逻辑,通常是大资本有这个能力。
02、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上个世纪中叶,在美国无良资本家和科学投机分子的共谋下,「糖」被包装为对人体无害可以大量摄入的物质,推动了以两大可乐为主的高糖饮料向全球推广。
进入 21 世纪,这个谎言逐步被揭穿,碳酸饮料、茶饮料领域的众多品牌,开始推出无糖或低糖产品。
对于茶饮而言,无糖不仅是健康选择,还是中国人传统饮茶习惯的选择。唯一需要跨过的障碍是,在现泡热饮之外,开拓一条瓶装常温饮用的新路径。当然,「东方树叶」为了迎合热饮习惯,也提示消费者可以加热饮用,并给出不超过 50℃的温度建议。它推出的 900 毫升大包装产品,很明显更适合三两人加热共饮。
「东方树叶」早期的艰难,对农夫山泉也是一种折磨。当销量迟迟无法突破,理性选择是,顺从一下口味偏好。推出「东方树叶」五年之后,2016 年,农夫山泉向市场投放一款新产品——茶π。
这款定位于果味茶饮料的产品,更符合消费者对甜味的天然喜爱。一经面世就成为爆款,仅仅用了 7 个月时间,就达成 10 亿元的惊人业绩。此后,每年都能为公司贡献 20 亿到 30 亿销售收入,也为 2020 年香港上市助力一把。
从「东方树叶」的缓慢增长和茶π的一鸣惊人,我们看到了驯化口味和顺从口味,遵循不同的成长路径和经营策略。
驯化口味这条道路,找到正确的方向,需要极高的认知能力;相信方向的正确,并且咬咬牙坚持下来,需要执念。
驯化口味的第二个底层逻辑是,这个大资本具有偏执狂特质。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