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被曝与小20岁实习生有染,逼高管给自己生孩子

文|北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他被誉为“现实版钢铁侠”,是那个要带人类移民火星、颠覆电动汽车产业的梦想家,作为特斯拉、SpaceX等六家公司的掌舵人,埃隆·马斯克手握超过2000亿美元的财富站在世界之巅。

然而在这层光鲜亮丽的科技英雄外衣之下,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正在浮现,《华尔街日报》的重磅调查揭露“拯救人类”的马斯克,私下却将女性视为“生育工具”。

他一边高喊“多生孩子是天命”一边却被曝与小20岁实习生有染,甚至强逼女高管为他生子,与亲生女儿关系破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马斯克权力的帝国

在马斯克一手打造的帝国里,SpaceX的内部文化被一些员工形容为“令人不安”甚至“有毒”,公司规则在最高领导者面前形同虚设,这种氛围让一些女下属感到“人人自危”。

一名比马斯克小了整整20岁的实习生就卷入了这段权力旋涡,她承认在实习期间与这位老板发展出恋情,马斯克曾多次以工作为名义将她单独约出,进行着情侣般的活动。

实习期一结束这位缺乏足够经验背景的年轻女性,竟被火箭般提拔进入了马斯克的核心高管团队,引发了外界对其晋升公正性的强烈质疑。

更骇人听闻的指控来自一名SpaceX的空乘人员,她在2016年声称在一次私人飞行任务中,马斯克竟在她面前赤身裸体,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交易:用一匹马来换取性行为。

当她严词拒绝后,发现自己的飞行班次被大幅削减,事业遭受了明显打击,最终SpaceX公司出面,支付了25万美元与她达成和解,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这种利用职权施压的行为似乎并非孤例,2013年一位直接向马斯克汇报工作的女高管,在离职谈判中爆出猛料。

她透露马斯克曾不止一次地要求她为自己生孩子,在她拒绝这一要求后,马斯克不仅拒绝了她的加薪申请,还开始频繁抱怨她的工作表现,最终这位女高管带着超过100万美元的现金加股票补偿离开了公司。

公司内部明令禁止员工与直接下属发展恋爱关系,但这条规定对马斯克本人似乎毫无约束力,他甚至被曝出曾同时与女下属和一位女歌手交往。

这些行为在公司内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员工们害怕丢掉工作或遭到报复,大多选择了沉默。

即便有匿名报告递交到高层,控诉马斯克的不当行为,最终也往往被悄无声息地压下,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波人才的流失。

父爱的缺席与背叛

马斯克在商业战场上攻城略地,但在家庭这个领域他却像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事业和寻找新伴侣上,留给家庭和子女的少之又少。

他的孩子们与他的关系普遍不佳,一些子女甚至对他心生厌恶,宁愿选择断绝往来。

最激烈的一次反抗来自他的大儿子泽维尔,18岁那年泽维尔做出了一个震惊外界的决定:他要变性成为女性,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薇薇安

同时放弃了“马斯克”这个姓氏改随母姓,对于孩子的选择,马斯克非但没有接受,反而公开表示要与其断绝父子关系。

今年7月薇薇安的愤怒彻底爆发,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文,毫不留情地指责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连环通奸者”。

她控诉道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经常不在家,对家庭的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这番话与马斯克第一任妻子贾斯汀·威尔逊的描述不谋而合。

贾斯汀曾透露马斯克是一个“极度自我中心”的人,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她甚至说哪怕孩子生病住院,马斯克也可能因为一个“重要会议”而缺席,这种对家庭的漠视深深地刻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与对现有子女的疏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斯克对生育这件事本身抱有近乎偏执的执着,他并不认为生育是爱情的结晶,而是一种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使命”。

薇薇安长文控诉

他曾多次公开宣扬,聪明的人就应该多生孩子,因为自己的基因“相当优秀”,必须传承下去,这是对人类的贡献。

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他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亲子关系网络,据统计他至少拥有12个孩子,某些报道甚至称是14个,这些孩子分别来自五位不同的女性。

他的第一任妻子贾斯汀·威尔逊为他生下了6个孩子,包括一对双胞胎和一对三胞胎,其中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

他与小他17岁的歌手格莱姆斯的关系分分合合,充满戏剧性,两人共育有3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通过代孕出生的。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格莱姆斯通过代孕生下第二个孩子的同时期,马斯克还与自己公司的一位女高管希冯·齐里斯秘密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这种时间上的重叠将其混乱的感情生活暴露无遗,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他与网红艾什莉·圣克莱尔以及一名前特斯拉项目总监也各有一个孩子。

华尔街日报重磅爆料

今年6月《华尔街日报》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发表了一篇独家报道,采访了多达48名相关人士,并查阅了大量文件,将马斯克私生活和职场行为的种种不堪公之于众,舆论瞬间哗然。

面对媒体的深度揭露,马斯克的回应是暴风骤雨式的反击,他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将《华尔街日报》打上“假新闻制造机”的标签,并暗示这篇报道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

他的律师团队也迅速行动,向报社发去律师函,要求撤回报道并公开道歉,然而这封律师函有一个蹊跷之处:它并未具体指出报道中的哪些内容是虚假的。

《华尔街日报》的主编马特·默里则表现得异常强硬,他公开回应称报道经过了严格的事实核查,所有信息均来自可靠的消息源,绝不会撤稿。

马斯克的支持者们发起了抵制《华尔街日报》的运动,指责媒体在刻意打压科技领袖,而批评者则认为这是马斯克试图利用其巨大的影响力来压制媒体监督的又一例证。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SpaceX和特斯拉两家公司的官方回应显得异常谨慎和暧昧,他们没有直接否认报道中的任何指控,只是发表了一些模糊的声明。

他们强调公司拥有完善的反骚扰政策,这种不否认也不承认的态度,反而加剧了外界对报道真实性的猜测。

随后一些匿名的前员工开始向其他媒体证实《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的部分内容,让事件的真相天平进一步倾斜。

马斯克试图通过发布一些新技术发展的消息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但收效甚微,人们的焦点已经牢牢地锁在了他那充满争议的私生活上。

结语

巨大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成为道德瑕疵的挡箭牌,当权力失去制约,当个人欲望凌驾于规则和尊重之上,再辉煌的光环也会蒙上阴影。

衡量一个人真正价值的标尺,除了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科技成就,更在于人性的温度和道德的坚守,马斯克的感情故事和围绕他的争议恐怕还将继续成为舆论的焦点。

大家对于马克思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财经   实习生   华尔街   孩子   特斯拉   日报   媒体   生下   公司   关系   重磅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