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6日讯(通讯员 向芳)7月7日4时0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作为盛夏的开端,小暑时节长沙地区高温湿热,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医专家特别为您准备这份全面的小暑养生指南,助您安然度夏。小暑虽非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民间谚语,道出了此时气候的特点——高温高湿,人体阳气外浮而内虚,正是需要特别注意调养的时期。
养生核心: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晚小暑”预示高温干旱。今年的小暑出现在农历六月十三,属“晚小暑”,民间谚语“晚小暑,晒干河”预示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这种气候下,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加重心血管负担。
夜间交节积聚暑热。交节时间在凌晨,属“晚上小暑”,民间认为“晚上小暑热死牛”,预示后续高温更持久猛烈,影响人体散热机制,导致睡眠障碍和慢性疲劳。
湿热交蒸环境。“上蒸下煮”的闷热天气,汗液蒸发困难,散热效率降低,易发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问题。同时湿热环境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是肠道病、皮肤病的高发期。
从中医角度看,小暑时节“阳盛于外而虚于内”,阳气浮越于体表,内脏相对空虚,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暑多夹湿”,湿热之邪易困阻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困重等症状。心主夏,暑热易扰心神,使人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因此,小暑养生的核心在于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小暑时节起居调养,防暑不过度贪凉
着装原则,建议选择浅色、宽松、透气棉麻衣物,空调房内避免温度过低或直吹人体,导致空调病。特别注意保护肩颈、腰腹部和膝盖等易受寒部位。
作息时间,建议晚睡(不超23时)早起,午间小憩20至30分钟,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节律,缓解疲劳。
睡眠环境,小暑夜短昼长,加上高温影响,很多人出现睡眠障碍,建议睡前温水泡脚15至20分钟,有助于引火下行,促进睡眠;卧室通风但不直吹,避免潮湿环境 ,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病 。
特殊人群,老人防暑不过度贪凉,婴幼儿需防热疹,慢性病患者需要加强监测。
运动养生方面,小暑时节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出汗伤津。推荐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方式,活跃气血而不致过劳。运动时间宜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不宜立即冲冷水澡,以免毛孔骤闭,湿邪内郁。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增加脾胃负担
小暑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清热解暑、健脾祛湿”为原则,通过科学搭配食材,既补充夏季高消耗的营养,又帮助身体适应湿热环境。高温环境下,人体消化功能相对减弱,因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增加脾胃负担。
推荐食材:清热解暑类,苦瓜、冬瓜、绿豆、莲子;健脾祛湿:薏米、赤小豆、山药、茯苓;养心安神:红枣、桂圆、小麦。
经典搭配:冬瓜薏米汤:清热祛湿;莲藕排骨汤:健脾开胃;乌梅三豆饮:生津止渴。
饮食禁忌:忌过度贪凉伤脾胃,忌辛辣刺激加重内热,忌油腻加重湿气。
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应对小暑湿热
小暑时节,中医特色疗法能有效缓解暑湿带来的不适,调理体质,增强人体适应能力。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此时人体阳气旺盛,皮肤腠理开泄,是治疗寒湿病症的最佳时机。长沙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开展多项传统中医疗法,帮助市民科学应对小暑湿热。
艾灸疗法是小暑时节的特色治疗手段。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表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夏季祛除体内潜伏的寒湿之邪。推荐重点灸治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等穴位,这些穴位能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针对夏季常见的胃肠不适,可重点灸治足三里穴,此穴是“肚腹三里留”的要穴,能调理脾胃功能。对于易腹泻者,天枢穴配合关元、气海的灸治,能起到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功效。
刮痧与拔罐也是夏季常用的祛湿方法。刮痧通过刮摩皮肤,能肃清三焦湿邪,促进毒素从皮肤排出;拔罐则通过负压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帮助祛除深部湿气。针对小暑时节常见的头昏脑涨、胸闷乏力等湿困症状,可在背部督脉膀胱经进行刮痧或拔罐治疗,能明显改善不适感。需要注意的是,刮痧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立即洗澡或吹空调,防止寒邪乘虚而入。
穴位敷贴是“三伏贴”的主要形式,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将特定药物贴敷于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发挥治疗作用。小暑时节可提前进行三伏贴的准备工作,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疼痛、消化不良等冬季易加重的病症进行预防性治疗。常用的敷贴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肾俞穴等,药物多选用白芥子、细辛等温性药材,以发泡疗法激发经气。
中药泡脚是简单易行的家庭养生方法。小暑时节推荐使用艾叶、藿香等中药材煮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间15至20分钟为宜。足部有丰富的穴位和反射区,温热刺激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湿气从下肢排出。对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员,睡前泡脚不仅能祛湿,还能缓解下肢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茶饮调理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饮用陈皮荷叶茶,山楂茯苓茶,菊花枸杞茶,升清降浊,解暑开胃,清肝明目。
穴位保健:按揉内关穴缓解心烦,按压合谷穴清热解表,艾灸足三里增强脾胃功能。
小暑时节,湿热渐盛。此时养生重在顺应天时,清热祛湿而不伤阳气,静心养神而不耗阴津。建议大家合理安排作息,饮食清淡,适度运动,保持平和心态。如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