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两个女儿,名牌大学毕业,曾写道:想做很中国的中国人

马英九本人在台湾出生,长在香港,后来回台湾念书。他老婆周美青也是个低调的人,俩人结婚后生了两个闺女。

大闺女马唯中是1980年11月24日生在美国,那时候马英九夫妇在美国留学,马英九在哈佛读博士。周美青生孩子时,马英九忙着学业,但家庭教育没落下。

马唯中从小在台北长大,上的是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北一女,这学校在台湾有名,出的学生不少是精英。

1998年她高中毕业,成绩全班第一,本来能保送台湾大学动物学系,但她没去,选择去哈佛大学生命科学系读本科。这一步走得稳当,避免了靠爸的嫌疑,因为当时媒体总爱盯着政要子女。

哈佛毕业后,马唯中没停步,继续深造。先去纽约大学读博物馆系硕士,学的是艺术相关的东西。之后又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拿艺术史、理论与批评的博士学位,2017年毕业。

她的求学路子挺务实的,从生命科学转到艺术史,跨度大,但她一步步来,没借助家里资源。毕业后,她先在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工作室干活,帮忙整理展览和资料。

2013年10月,她加入香港M+博物馆,当水墨策展人,专攻战后抽象艺术。干了几年,到2022年3月辞职,4月转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部亚洲艺术副策展人。

这是她职业生涯的一大步,大都会博物馆全球有名,她是首位亚洲艺术副策展人。工作上,她负责挑选和布置展览,推动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再说小闺女马元中,1985年11月18日生在台湾,比姐姐小五岁。她也上北一女,高中时当过弦乐社社长,拉小提琴啥的,成绩也不错。

高中毕业后,本来推甄进台湾大学历史系,但她跟姐姐一样,选择出国留学,去美国布朗大学艺术系。

布朗大学在罗得岛,艺术系不算热门,但适合她这种活泼性格的人。2008年她本科毕业,学的是艺术相关,具体方向偏向创作和理论。

姐妹俩求学路径相似,都避开台湾本地大学,靠自己考出去。这在台湾政要家庭不算常见,很多官二代爱留在岛内享受便利,但马家闺女不这样。

马家教育挺有特点的。马英九的爸马鹤凌是国民党老干部,骨灰盒上刻了二十字遗言:“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

这话说白了,就是希望国家统一,大家一起强起来。马鹤凌2005年11月1日去世,那时候马唯中和马元中从美国赶回台湾参加葬礼。

媒体拍到她们,台湾人才知道马英九家闺女这么优秀。但她们没多逗留,很快就回美国继续学业。

马英九自己也爱中国文化,他当台北市长时,给女儿颁过奖,那时候马元中在台上领奖,马英九抱了她一下,她白了他一眼,挺有趣的父女互动。但这也显示马家不摆架子。

马英九还两次带台湾青年去大陆访问,一次2005年,一次2015年。目的是让年轻人了解大陆历史和文化,强调两岸同根,共同祖先轩辕黄帝。

这两次活动影响不小,很多台湾学生通过这机会接触大陆风土。他希望两岸多交流,减少误会。马家这种理念,从爷爷传到爸,再到闺女身上。马唯中和马元中从小听这些,耳濡目染。

现在说说题目那句“想做很中国的中国人”。这是马元中在博客里写的。她博客叫“YuanYuanNana”,2007年左右开的,那时候她在布朗大学念书。

博客内容多是英文,偶尔中文,记录日常生活和想法。她提过喜欢《红楼梦》,还说母亲周美青不常下厨,但下厨时家里很温馨。

周美青退休后想开咖啡店,马元中也写过这事儿,描述店里木质柜台和柔和灯光。但最惹眼的还是那句“想做很中国的中国人”。

这句话在2008年左右曝光,台湾媒体炒作,说她亲中啥的。当时马英九刚上台,政治敏感期,这话被绿营批评。

但马元中没回应,博客后来关了。她写这话,估计受家族影响,马家一直秉持中国统一理念。她性格活泼,但低调,不爱出风头。

姐妹俩生活方式也低调。马唯中2013年3月9日结婚,老公蔡沛然是哈佛同学,俩人恋爱十年。婚礼在台北餐厅办,只有八桌,花费不到13万台币,没请媒体。

蔡沛然家境好,留学美国长大,在香港金融圈工作。婚后他们移居香港,马唯中在那工作几年。2020年初,马唯中在三军总医院生了个男孩。

马元中到现在没公开结婚消息,她毕业后可能继续艺术相关工作,但没具体报道。她们不靠爸妈名声,过普通日子。马英九卸任后,曾说想带闺女去大陆看看,但她们忙事业,没成行。

聊到这儿,得说说她们为啥这么低调。台湾政要子女容易被盯上,马英九当市长和领导人时,媒体总挖家庭隐私。

但马唯中和马元中从小自立,马英九夫妇管得严,不给零花钱,逼她们自己挣。马唯中在哈佛时,打工补贴生活费。

马元中也一样,博客里透着独立劲儿。这种教育,让她们避开官二代标签。台湾有调查,说男人最想娶的女人是她们俩,因为美貌加智慧。但她们不care,专注自己事儿。

再深挖点内涵。马家这教育,根在中国文化。马英九本人在哈佛读法学博士,回台湾后从政,但一直推两岸交流。

他带青年去大陆,不是作秀,是真想让大家知道共同历史。闺女们名校毕业,却保持中国认同,这在台湾年轻一代不算主流。很多台湾年轻人受绿营影响,排斥大陆。

但马元中那句博客话,戳中很多人心窝。啥叫“很中国的中国人”?大概是文化上认同,血脉上连接,不搞分裂。马鹤凌遗言也这样,强调振兴中国,一起大同。这理念在马家代代传。

结语:

想想看,哈佛和布朗毕业,在国际艺术圈混,却不忘根。这有啥启发?教育关键在家庭。马英九夫妇不宠溺,教闺女独立。

结果呢?俩闺女不光学历高,还低调有内涵。马元中那句“想做很中国的中国人”,不是空话,是家族理念的延续。

在两岸关系紧张的今天,这话更有味道。希望更多年轻人像她们一样,多了解历史,多交流,别被政治蒙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娱乐   中国   名牌   女儿   中国人   两个   马英九   台湾   闺女   哈佛   布朗   艺术   台北   美国   大陆   低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