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7月3日下午3时,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海关系统五位代表与记者见面交流。
乌鲁木齐海关所属红其拉甫海关查检科副科长刘震东,是一名“95”后,大学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到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红其拉甫国门海拔5100米,是世界最高国门,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禁区”。“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就是对这里最生动的写照。
乌鲁木齐海关所属红其拉甫海关查检科副科长刘震东(来源:国新网)
刘震东介绍,自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建设以来,红其拉甫逐渐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现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黄金枢纽”。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去年12月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实现了常年开关,从此为中巴两国的经贸往来提供了全年无休的便利。
“现在哪怕是冬天,我们在中国也能吃上来自瓜达尔港的海鲜,也能吃到来自巴基斯坦西部地区的松子。”他介绍,我国同巴方海关一起推动红其拉甫—苏斯特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自此以后,来自巴基斯坦的农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更加方便了。
在科技赋能方面,刘震东表示,“在条件艰苦的红其拉甫,光靠苦干是没有用的,不光要苦干,还要会巧干。”在物流监管领域,他们针对新疆口岸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使用可视化物流监管平台,调取货物清单和运输轨迹。
同时,他们还推出了“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改革,目前已经在乌鲁木齐关区的7个公路口岸和5个属地业务现场落地实施。他举例,在改革完成前,一辆货车在喀什装运到红其拉甫国门出境,需要大概3-5天的时间。在改革完成之后,只需要6-8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提高了通关效能。红其拉甫口岸以前一天最多能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200辆次,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到了500辆。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更新时间:2025-07-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