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牌坊立的有点小家子气!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将将在8月31日对我国访问,他的专机降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后,却在24小时后调头返航,却精准避开北京阅兵观礼台,这场被国际观察家称为“只迈出半步”的访问,恰是印度大国平衡术的微妙写照,也是一国气量的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有点小家子气,邻居过节庆,你却只谈了几句买卖后,水都不喝一口转身就走。
莫迪此次访华发生于印度外交的艰难时刻。就在数月前,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印度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同时以制裁威胁阻挠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使印度同时承受来自传统盟友的经济与安全压力。而在西方阵营内部,印度始终难以获得真正的平等地位,G7峰会上的临时邀约与关键会谈的突然取消,暴露了印度在西方战略版图中的边缘化趋势,说白了人家就没把你当自家人。
莫迪此行最受关注的并非议程内容,而是其精确计算的行程安排:
刻意的时间切割,仅停留8月31日至9月1日,完美绕开9月3日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与普京长达4天的深度访问形成鲜明对比,生怕被说了闲话去。
谨慎的地理回避:全程停留在天津(上合峰会举办地),避开了帝都北京。印度资深外交官米什拉直言这是“避免过度亲近信号”的精心设计,不过话说回来,那你跑这一趟是为了干嘛?
这种外交姿态背后,是印度对中美俄战略三角的深刻忌惮。印度需要中国在稀土供应(占印度进口量60%)和边境稳定上的合作,却又担忧过度亲近中国可能触发美国更严厉的制裁。莫迪政府如同“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试图在东西方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战略模糊。
尽管行程短暂,莫迪带来的议题清单却分量十足:
经济安全诉求,印度急需确保稀土供应链稳定,此前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已引发印度制造业焦虑。同时印度希望恢复因政治摩擦中断的直飞航班,促进商务往来。并延续2020年以来建立的边境事务磋商机制,力求避免重现加勒万河谷的军事误判。同时印度对中国商品维持高关税壁垒,希望要求中方开放医药、IT服务市场,中方则对400多项针对在印中企的制裁措施深表不满。
这些议题的推进程度,将检验莫迪“从大局出发妥处分歧”表态的真实性。若印度继续在边境搞小动作或维持对华企歧视政策,双边信任难以真正建立。
莫迪此次访华标志着印度外交路线的重大反思。过去七年亲西方政策未能换来预期回报:
安全上:美印防务合作未解除中国军事压力,反而使印度卷入印太战略对抗前沿。
经济上:美国关税大棒击碎“特殊伙伴关系”幻觉,印度在西方供应链重组中仅获边缘角色。
印度战略界开始意识到,过度依附西方将丧失外交自主权。正如前外交官顾凯杰所言:“印度必须在中美竞争中保持战略自主,而非沦为任何一方的棋子。”深化与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的合作,成为印度对冲西方风险的理性选择。
莫迪此行虽短暂,却可能开启中印关系新阶段:
上合组织与金砖机制为两国提供低政治风险的互动平台,在反恐、能源、基建等领域培育合作习惯,同时中国在新能源、基建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印度巨大市场结合,可创造万亿级合作增量。前提是印度需调整对华“安全焦虑”主导的经贸政策。以及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议题上,中印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利益,印度学者已呼吁构建“中俄印发展三角”引领全球治理改革。
天安门观礼台的缺席与天津会谈桌前的握手,构成了解读莫迪外交的隐喻性画面。这位曾在西方红毯上微笑的印度总理,如今在渤海湾的风中重新校准着国家航向。而对北京而言,接受印度“半步外交”的现实,恰是大国智慧的体现。
正如印媒所言:“当西方显露疲态时,东方需要自己的锚点”。天津峰会后,中印若能启动稀土供应链合作、放宽签证限制、重启边境贸易口岸,这谨慎的“半步”或将成为亚洲世纪重启的关键位移。
总之呢,我觉得这所谓的谨慎半步,走了太刻意了,特朗普那么聪明且敏感,要我说,还不如坐下一起喝口茶,那才能够彰显出大国的风范和自主,你这畏畏缩缩的,一下子就被美看穿,闹了笑话去!
#上头条 聊热点##MCN双量进阶计划#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