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画榆林
巴基斯坦前脚把邻居阿富汗打了一顿,后脚就跑去跟美国谈合作,还拉上了沙特当新盟友。
这一连串操作让人眼花缭乱。
这个一直叫着巴铁的兄弟,到底是真的飘了,还是在下一盘谁都没看懂的大棋?

2025 年以来,巴基斯坦在外交与安全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引发国际舆论热议,“背刺大哥”“巴结美国”“暴打邻居” 等标签化评价不时出现。
这些说法是否贴合事实,需要结合具体事件的背景、细节与各方回应综合审视,从复杂的表象中梳理出客观脉络。
所谓 “背刺大哥” 的议论,集中指向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合作领域的动态调整。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两国合作的核心框架,2025 年进入二期工程推进阶段,中国在此框架下的投资已超 650 亿美元,覆盖公路、港口、能源等关键基建项目,仅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铁路项目就带动沿线数十万人就业。

但同年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引发关注:7 月,巴基斯坦将新发现的油气田开发权交给美国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企业,而中国此前已在走廊框架下布局从瓜达尔港到核电站的全链条能源项目。
8 月,巴基斯坦央行选择与日本 Soramitsu 公司启动数字卢比试点,而非接入中国数字人民币体系,该试点由日本经济产业省资助,主打偏远地区离线支付功能。

这些选择被部分舆论解读为 “切割”,但巴基斯坦官方有着不同的表述。规划、发展与特别项目部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在 8 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引入美日合作是 “基于国家经济现实的多元布局”,并非否定与中国的合作。
事实上,同期中巴合作仍在深化:华为宣布投资 2 亿美元在巴新建 5G 研发中心,两国年初还签署防务合作备忘录,共同建设边境智能监控网以遏制极端势力渗透,中国对巴直接投资同比仍增长 9.3%,仍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债权国与基建投资方。

这种看似矛盾的布局,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困境密切相关 —— 该国面临 1300 亿美元外债压力,外汇储备曾仅够覆盖一个半月进口,21.3% 的通胀率迫使政府寻求多渠道资金注入。
关于 “巴结美国” 的评价,源于 2025 年美巴互动的显著升温。军事领域,8 月初巴基斯坦海军出动 2009 年从中国购买的 F-22P 护卫舰 “沙姆希尔号”,与美军在北印度洋开展通信与拦截联合演习。

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在 6 月和 8 月两次访美,与美军高层敲定反恐合作及矿产开发议题。经济层面,7 月特朗普政府与巴基斯坦达成石油开发协议,巴方将纺织品对美出口关税从 29% 降至 19%,换取美国企业参与油气田开发及 100 万桶石油进口,9 月双方又签署 5 亿美元矿产合作备忘录,巴方将西南山区的锑、铜及钕等稀土资源优先勘探权交给美国企业,首批 2 吨矿产样品已运抵美国。
美国的示好带有明确战略意图,将俾路支解放武装列为恐怖组织、提供 8 亿美元经济援助等动作,均旨在增强对南亚地缘的影响力。

但巴基斯坦的回应始终保持平衡,外长伊沙克・达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示 “拒绝阵营对抗,南亚不应成为大国冲突的代理战场”。
皮尤研究中心 6 月的调查显示,仅 34% 的巴基斯坦受访者相信可单靠中国实现安全与经济增长,35% 偏向加强对美关系,这种内部认知差异注定其外交政策需在多方资源间寻找平衡。
巴基斯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分析指出,与美国的合作更多是 “利益交换”,而非依附 —— 美国需要巴的地理位置遏制区域势力,巴则需要关税优惠与能源投资缓解经济压力。

“暴打邻居” 的说法,集中指向 2025 年 10 月巴阿边境的激烈冲突。10 月 9 日,巴基斯坦以 “打击藏匿于阿富汗境内的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武装” 为由,对阿霍斯特、贾拉拉巴德及首都喀布尔发起空袭,试图 “斩首” TTP 领导人努尔・瓦利・马哈苏德。
阿塔利班随即反击,11 日夜对巴边境军事驻地发动袭击,双方交火造成巴方 23 人死亡、阿方 9 人丧生,后续冲突更波及多地,导致包括 3 名板球运动员在内的平民伤亡。

此次冲突是 2021 年阿富汗塔利班掌权以来最激烈的一次,表面诱因是反恐,根源则是长期累积的矛盾。
两国长达 2640 公里的 “杜兰线” 合法性争议持续数十年,该边界将普什图族分割两地,为跨境武装活动提供了空间。巴基斯坦冲突与安全研究所(PICSS)的报告显示,2025 年 8、9 两月巴境内发生 212 起武装袭击事件,328 人死亡,其中 8 月死亡人数创下 11 年来单月最高,多数与 TTP 相关。

巴方因此启动 “非法外国人遣返计划”,2025 年已遣返超 100 万阿富汗难民,这一举措又激化了与阿富汗的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始终未放弃对话努力。在卡塔尔和土耳其斡旋下,两国于 10 月 19 日在多哈签署停火协议,承诺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并商定 25 日在伊斯坦布尔商讨安全合作机制。
巴防长赫瓦贾・阿西夫在签约仪式上强调 “希望终结跨境恐怖主义威胁”,而阿方则聚焦 “相互尊重主权”,这种表述差异折射出核心分歧仍在,但主动参与调解、签署协议的行为,与 “主动挑起冲突” 的描述存在明显出入。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巴基斯坦的一系列动作根植于其地缘位置与外交传统。冷战时期,巴曾长期与美国合作遏制苏联,冷战后又深化与中国的 “全天候伙伴关系”,灵活调整战略是其应对复杂环境的一贯做法。
2025 年成立陆军火箭部队司令部、与土耳其共建合资军工厂升级电战机等动作,看似是军事自主的体现,实则是应对印度 “冷启动” 策略的防御举措 —— 该火箭部队整合了巴布尔巡航导弹和沙欣弹道导弹,采用高原八轮底盘提升机动性,可覆盖新德里和孟买等印度城市。

这种多元布局面临不小挑战: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因西南地区暴力活动增多面临安全风险,与美日的合作可能引发传统伙伴疑虑,巴阿边境停火协议的落实也受制于 TTP 等非政府武装的态度。
但正如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穆罕默德・阿里所言,这是 “发展中国家在多重压力下的生存智慧”。
巴基斯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24% 的民众主张 “最大化自主利益”,这种诉求正是其外交政策摇摆的底层逻辑。

那些标签化的评价,往往忽略了巴基斯坦作为主权国家的利益考量。所谓 “飘了” 的判断,更像是对复杂国际政治的简单化解读。
在全球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个身处南亚核心地带的国家,正试图在多重博弈中维系战略自主,其每一步选择的背后,都是安全需求与经济现实的权衡。





联合早报 2025-10-19 多哈会谈后 阿富汗巴基斯坦同意立即停火
中国外文局 2025-10-22 2025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国—巴基斯坦智库对话会在伊斯兰堡举办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