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复出后要工资,南空司令:平反了还不满足,算什么待遇账

陕北高原的窑洞还残留着春寒,1979年3月的西安火车站内,65岁的李赤然紧握着平反通知书。月台上飘落的柳絮沾满他褪色的中山装,这位曾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老革命,此刻正盘算着如何偿还八年下放期间欠下的米面钱。当他辗转来到南京军区空军机关时,却未料到这场"要账"之路竟比当年突围马家军铁骑更为艰难。

1914年生于安定县(今子长市)的李赤然,少年时期在谢子长创办的农运讲习所初识革命。1929年冬夜,他在瓦窑堡油坊地窖里举手宣誓入党时,窗外正呼啸着陕北特有的"白毛风"。这个秘密交通员白天扛油桶,夜晚刻钢板,将《告西北同胞书》传遍黄土沟壑。1933年因叛徒告密被捕,面对烙铁与辣椒水,他咬破嘴唇也没吐露地下联络点。

1935年秋,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永坪镇。21岁的李赤然作为红81师政委,在劳山战役中首创"口袋阵",全歼东北军110师。战士们在战利品中翻出进口手表,他却只挑走一副望远镜:"这个看得远,打仗用得上。"正是凭借这般务实作风,他成为陕北红军最年轻的军政委。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刻意压缩八路军编制。原红27军缩编为两个营,军政委李赤然"降级"担任警备5团政委。在黄河渡口,他看着东渡抗日的120师主力,转头对部下说:"守好延安大门,同样是打鬼子。"八年河防,他带出"神炮手连",用土制榆木炮击退日军汽艇七次突袭。

1949年兰州战役,已是四军12师政委的李赤然发明"坑道爆破法",炸开马家军号称"铁城"的沈家岭工事。战士们在硝烟中看见他站在断墙上挥动红旗,棉衣被子弹穿了三个窟窿。这种身先士卒的作风,让他在1955年授衔时获得少将军衔。

1962年调任南空副政委后,李赤然主持修建的雷达网覆盖华东空域。然而特殊年代的风暴来得猝不及防——1969年冬,专案组闯进他家搜走所有勋章,连结婚时谢子长送的铜墨盒也被列为"罪证"。下放西安郊区劳动时,他每月30元工资要养活五口人,最困难时用槐树叶掺玉米面度日。

1979年平反返宁,李赤然在军区仓库清点私人物品。当找到那副劳山战役缴获的望远镜时,镜片已布满霉斑。更令他心寒的是,补发工资的申请被南空主要领导压了整整半年。"老同志要顾全大局"的官腔,激得这位陕北汉子拍案而起:"当年打兰州,彭总说欠条等新中国还。现在新中国替我还战友的粮票钱,天经地义!"

这场"讨薪"最终惊动中央军委。1980年秋,总政派出工作组彻查,不仅补发八年工资,更纠正了二十余项错误结论。离休后的李赤然将补发款项分成三份:偿还旧债、捐赠希望工程、接济牺牲战友遗属。书房墙上始终挂着谢子长手书"赤心革命",墨迹虽褪,风骨犹存。

2006年深秋,九十二岁的将军弥留之际,突然挣扎着指向衣柜。家人在旧军装内袋发现泛黄的账本,上面工整记录着:"1972年3月,贺吉祥送来小米二十斤;1975年腊月,李志民寄来全国粮票五十斤......"这些跨越时空的人情债,终究化作八宝山革命公墓前的白菊,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历史   司令   将军   待遇   工资   陕北   子长   政委   战役   兰州   军衔   粮票   军政   少将   瓦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