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过1949年军区政委陈正人带着425团回乡复仇的故事吗?”在香山双清别墅的廊檐下,警卫员老张递烟时突然发问。这是1949年8月17日的清晨,露水还未散尽,陈正人接过香烟的手指微微颤抖——二十年前的深仇大恨,终于等来了清算的契机。
毛主席站在青石台阶上,望着远处山峦起伏的轮廓线。当他转身说出“把425团带去”时,陈正人分明看见这位领袖眼底闪过的凌厉寒芒。江西遂川县那个叫肖家璧的魔头,早在1927年大汾镇突袭时就已上了红军的必杀名单。那场惨烈遭遇战中,红军战士的血浸透了赣南红土地,而肖家璧提着带血的马刀狂笑的模样,成了在场幸存者二十年来挥之不去的噩梦。
这个恶霸的凶残远超常人想象。1930年重阳节,他把八十多名赤卫队员绑在晒谷场的木桩上,当着全村老少的面,用烧红的铁钎逐个刺穿耳膜。有个十六岁的小战士疼得昏死过去,肖家璧竟叫人端来辣椒水泼醒,狞笑着说:“听不见惨叫多没意思。”这种残暴行径,连国民党派来的特派员都吓得连夜逃离遂川。
不过最令陈正人刻骨铭心的,还是1934年那个暴雨倾盆的深夜。母亲张氏被倒吊在肖家祠堂的横梁上,竹篾编成的鞭子抽得她浑身没一块好肉。肖家璧蹲在太师椅上,用烟枪戳着老人家的额头:“你儿子不是要革老子的命吗?让他来啊!”当陈正人率游击队杀到时,只见到母亲脖颈上深可见骨的刀口,和满地混着雨水的暗红血渍。
有意思的是,这个杀人如麻的土皇帝倒颇有几分“狡兔三窟”的本事。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摇身变成“抗日义士”,把当年残害百姓的勾当全推给日伪军。国民党接收大员前脚刚到南昌,他后脚就送去二十根金条,换来张“剿共先锋”的委任状。等到1948年风声不对,又在遂川与泰和交界处建了七处秘密地窖,每个地窖里囤着够吃半年的腊肉米面。
但历史的清算从不因狡猾而缺席。1949年8月23日,陈正人带着425团进驻遂川当天,三十多个乡民顶着烈日等在县衙门口。有位跛脚老汉拄着枣木拐杖,颤巍巍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布告:“这是民国十六年肖屠户悬赏陈政委人头的告示,我偷偷揭下来藏了二十二年。”布告上的朱红大印已经褪色,但“赏现洋五百”的字迹仍清晰可辨。
围剿行动远比预想艰难。肖家璧的暗哨系统堪称精妙,村口卖凉粉的小贩、祠堂敲钟的更夫、甚至河边洗衣的妇人,都是他的眼线。有次战士们刚摸到朱屋村口,山顶就响起三声鹧鸪叫,等冲进目标宅院时,灶膛里的柴火还冒着青烟,人却从后山的密道溜了。不得不承认,这个魔头把“狡诈”二字玩到了极致。
转折出现在霜降那天。炊事班老班长去集市采买,听见两个挑夫蹲在墙角嘀咕:“朱家婆娘最近总买双份豆腐。”这反常细节引起警觉,暗查发现朱昭深家每天倒的泔水竟比五口之家多出三倍。9月27日深夜,当战士们踹开朱家阁楼的暗门时,蜷缩在棉被堆里的肖家璧还想摸枕头下的驳壳枪,却被三支枪管同时顶住了太阳穴。
公审大会当天,四乡八里的百姓把晒谷场挤得水泄不通。有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让孙子搀着走了三十里山路,就为朝台上啐口唾沫。当陈正人宣读判决书时,台下忽然站起个独眼老汉,扯着嗓子喊:“把我这只眼睛也算上!民国二十八年他抢我家水牛,我多问了一句就被戳瞎右眼!”
1949年11月12日的枪声,不仅终结了肖家璧罪恶的一生,更像把锋利的手术刀,剜去了赣南大地上一块溃烂二十年的毒疮。在遂川河畔新修的烈士陵园里,陈正人亲手为母亲立了块青石碑。碑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刻着“张氏孺人,殁于甲戌年九月初七”十二个正楷字。后来建设新遂川时,他特意把肖家大宅改造成扫盲夜校,每到夜幕降临,朗朗读书声就会飘过那些曾经浸透鲜血的天井。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