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冲10989美元!19家企业赌赢了,抢占紧急订单,新能源成关键

当多数人享受国庆假期时,江西鹰潭的铜杆车间依然机器轰鸣。

生产线以每分钟1250米的速度将电解铜加工成铜杆,工人们三班倒保证24小时运转。

"假期前备了1000多吨原料,还是跟不上订单。"生产主管张汉中的话道出了再生铜杆企业的普遍状态。

据Mysteel调研,61家铜杆企业中有19家选择国庆不停工,合计产能达279.5万吨。

与此同时,锂电铜箔企业更是迎来"爆单潮"。南昌一家铜箔企业每天生产35吨锂电铜箔,紧急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为保交付不得不给员工发放三倍工资。

与这番火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铜杆企业的冷清。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期间精铜杆企业平均放假4.05天,较2023年进一步延长。

江苏一家精铜杆企业库存超过2000吨,是正常水平的两倍,被迫进行三年来首次大规模停产检修。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折射出铜产业链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深刻变革。

有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种分化恰恰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实时图景——传统基建相关领域增长放缓,而新能源赛道则持续高歌猛进。

高铜价下的行业博弈与未来走向

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触及10989美元/吨,创下逾16个月新高;沪铜主力合约最高达到87000元/吨的年内高点。

这场由印尼Grasberg铜矿事故引发的涨价潮,让整个产业链面临新的博弈。

坚持生产的企业获得了回报——Mysteel数据显示,国庆不停工的19家铜杆企业在节后第一周抢占了32%的紧急订单份额。

而选择停产检修的企业,则需要3至5天才能恢复稳定品控。

面对高企的铜价,市场出现明显分歧。高盛将2026年铜价预测上调至每吨10500美元,认为铜价将在10000至11000美元区间徘徊。

而国际铜研究小组的预测更值得关注:2025年全球精炼铜市场将过剩约17.8万吨,但2026年将转为短缺15万吨。

这种转变主要源于供应端收紧——ICSG将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长率从2.3%下调至1.4%。

在政策层面,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明确目标:2025-2026年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有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市场波动剧烈,但新能源、AI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对铜的长期需求,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财经   新能源   订单   紧急   关键   美元   企业   铜箔   国庆   铜矿   节后   产业链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