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年:南汉暴君刘晟驾崩,17岁儿子继位后竟让官员集体自宫?

一、杀兄屠弟:五代十国最凶残帝王的发家史


(一)政变夺权:从晋王到皇帝的血腥蜕变

公元 942 年,南汉开国皇帝刘䶮在他那金碧辉煌却又暗藏着无数阴谋的宫殿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位以残暴和奢华著称的君主,或许从未想到,他的离世会成为南汉宫廷一系列血腥杀戮的开端。刘䶮在位时,凭借着铁腕手段统治着南汉,他的决策如同雷霆,让臣民敬畏。他的儿子们在他的阴影下长大,表面上恭敬顺从,内心却各怀鬼胎。

刘玢,刘䶮的长子,在父亲离世后登上了皇位。但他的统治却如同一场荒诞的闹剧,毫无一国之君的风范。刘玢性格暴虐无常,仿佛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对政事毫无兴趣,每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他的行为举止荒唐至极,在父亲的葬礼上,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丝悲痛,反而与伶人饮酒作乐,嬉笑打闹,完全不顾及皇家的颜面和臣民的感受。他对兄弟猜忌有加,常常无端怀疑他们有谋反之心,使得宫廷中人人自危,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紧张。

刘晟,作为刘䶮的第四子,初封勤王,后改封晋王。他目睹着兄长刘玢的荒唐行径,心中的野心开始悄然膨胀。刘晟深知,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只有掌握绝对的权力,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于是,他暗中联络了几个同样对刘玢不满的弟弟,其中包括五弟刘洪杲和十弟刘洪昌,开始密谋一场惊天政变。

光天二年(943 年),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刘晟等人的计划终于付诸行动。他们选择在长春宫发动政变,这里是刘玢时常玩乐的地方,守卫相对松懈。刘晟带领着精心挑选的武士,趁着夜色潜入长春宫。此时的刘玢正与伶人狂欢作乐,喝得酩酊大醉,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刘晟等人如鬼魅般出现在他面前,刘玢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乱刀砍死。这场政变进行得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刘晟亲手弑兄夺位,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年号为应乾。

然而,刘晟的血腥之路才刚刚开始。他深知自己的皇位来得不正,担心其他兄弟会效仿他的做法,夺取他的皇位。于是,在接下来的短短 3 年时间里,他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宗室大屠杀。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曾与他一同参与政变的五弟刘洪杲。刘洪杲虽然在政变中帮助了刘晟,但他对刘晟的一些做法并不认同,曾屡次向刘晟请求出兵讨伐贼寇,同时暗地里劝说刘晟诛杀刘思潮等在政变中立下功劳却飞扬跋扈的人,以此消除外界对刘晟得位不正的议论。刘晟却认为刘洪杲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对他起了杀心。一天晚上,刘晟派使者召见刘洪杲。刘洪杲知道自己此去凶多吉少,但又不敢违抗圣旨。他在洗浴后,来到佛像前忏悔,悔恨自己出生在帝王家,随后哭泣着和家人告别。当他跟随使者进入宫中时,立刻被埋伏好的武士杀害。

刘洪杲的死,只是这场大屠杀的开始。刘晟的屠刀随后又指向了他的其他兄弟。在这些兄弟中,五弟刘洪昌最为贤能,刘䶮当初甚至打算立他为储君。刘晟对刘洪昌忌惮已久,必欲除之而后快。乾和二年(944 年)夏天,刘晟派遣刘洪昌去祭祀襄帝陵。刘洪昌刚一到达昌华宫,就被刘晟派来的强盗刺杀身亡。镇王刘洪泽在邕州执政期间,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然而,这却引起了刘晟的嫉妒和猜疑。当年,邕州出现了凤凰现世的祥瑞之兆,刘晟得知后,不但没有为国家的祥瑞感到高兴,反而认为这是刘洪泽有称帝野心的征兆。于是,他派遣使者带着毒酒前往邕州,将刘洪泽毒杀。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晟如同着了魔一般,将屠刀挥向了一个又一个兄弟。乾和三年(945 年),他怀疑弟弟刘洪雅另有所图,命令他辞去官职,并在当年八月份将他杀死。乾和五年(947 年),刘晟更是在一天之内将刘洪弼、刘洪道、刘洪益、刘洪济、刘洪简、刘洪建、刘洪暐、刘洪昭共八名弟弟一起处死。这些兄弟在临死前,或许都不敢相信,曾经的手足之情在权力的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就这样,刘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将 15 位亲兄弟逐一诛杀,上演了五代十国时期最惨烈的宗室大屠杀。他的行为震惊了整个南汉,也让天下人对他的残暴和冷酷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场血腥的杀戮中,南汉的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宫廷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息。

(二)宠信宦官:开启南汉 “太监治国” 先河


在血腥巩固皇位后,刘晟并没有将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而是陷入了更深的荒淫与昏庸之中。他在位期间,做出了一个影响南汉命运走向的荒唐决策 —— 宠信宦官,将国家政事交给这些被阉割的男人处理,从而开启了南汉 “太监治国” 的先河。

刘晟对宦官的宠信程度可谓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首创了宦官掌权制度,将朝廷中的重要官职纷纷授予宦官。其中,龚澄枢成为了他最为倚重的宦官之一。龚澄枢原本只是宫廷中的一个普通宦官,但由于他善于揣摩刘晟的心思,阿谀奉承,很快就得到了刘晟的赏识和信任。刘晟将政事一股脑地交给龚澄枢处理,对他言听计从。龚澄枢因此权倾朝野,成为了南汉实际上的掌权者之一。

除了龚澄枢,宫女卢琼仙也深得刘晟的宠信。卢琼仙长相妩媚,心思缜密,善于迎合刘晟的喜好。她与龚澄枢相互勾结,在宫廷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们利用刘晟的信任,排除异己,大肆敛财,将南汉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在他们的操纵下,南汉的政治变得腐败不堪,官员们为了讨好他们,纷纷行贿送礼,卖官鬻爵之风盛行。

刘晟甚至还专门设立了 “甘泉宫使” 等宦官专署职位,让宦官们有了专门的权力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这些宦官们凭借着手中的权力,肆意妄为,对朝中大臣颐指气使。大臣们稍有不满,就会遭到他们的排挤和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南汉朝廷中的正直之士纷纷被迫离开朝廷,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徒。

乾和六年(948 年),南楚发生内乱,马希广刚继承帝位没多久,他的哥哥马希萼就在武陵(今湖南常德)起兵反叛。南汉与南楚接壤,刘晟认为这是一个扩张领土的好机会。于是,他派工部郎中、知制诰钟允章到南楚下聘礼求婚,实际上是想借此机会窥探南楚的虚实。钟允章返回后,向刘晟详细述说南楚国大乱的情况,认为现在是进攻南楚的最佳时机。刘晟听后,立刻决定派军攻打南楚。

然而,刘晟并没有派朝中的武将统兵,而是选择了宦官吴怀恩。吴怀恩虽然身为宦官,但却颇通军事。他率领军队进攻贺州(今广西贺州),采用了巧妙的战术。他命人在城下挖掘大坑,用竹子在上面盖着,又用土平铺在竹子上面,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史称 “竹阱阵”。南楚的援军到达城下时,纷纷掉落陷阱,死者多达数千人,南楚援军只得仓皇退走。随后,南汉军又接连攻克连、宜、严、梧、蒙五州,抢掠一空后班师回朝。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刘晟更加坚信宦官的能力,也使得宦官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吴怀恩因战功赫赫,在朝廷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他不仅掌控了军权,还参与朝政决策,成为了南汉政坛上的一颗耀眼 “明星”。此后,南汉的军政大权几乎都落入了宦官手中,他们在朝廷中肆意妄为,为所欲为,将南汉推向了灭亡的深渊。在 “太监治国” 的混乱局面下,南汉的国力逐渐衰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曾经繁荣一时的南汉,在刘晟的昏庸统治和宦官的专权乱政下,逐渐走向了衰落的边缘,等待着它的将是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二、权力交接:17 岁少年皇帝的荒诞治国路

(一)子承父业:残暴基因下的畸形统治


958 年 8 月,兴王府的宫殿被阴沉的乌云笼罩,压抑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南汉中宗刘晟在他奢华却冰冷的寝宫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结束了他充满血腥与残暴的一生,终年 39 岁。刘晟的离世,并没有给南汉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反而像是一场更大灾难的前奏。

刘鋹,刘晟的长子,时年 17 岁,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南汉的新主人,史称 “南汉后主” 。这位年轻的皇帝,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却也继承了刘氏家族那令人胆寒的残暴与猜忌基因。然而,与父亲的残暴不同,刘鋹将这份基因转化为了一种荒唐至极的治国方式,让南汉陷入了更深的深渊。

刘鋹刚一登基,就展现出了与常人迥异的思维方式。他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上,心中却充满了对朝臣的不信任。他时常在宫殿中踱步,脑海中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臣子们对他绝对忠诚?终于,他想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办法 —— 他认为 “群臣有家室必不忠”,只有那些被阉割的宦官,因为没有家庭的牵挂,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他服务。于是,一道奇葩的政策从他口中颁布而出:“欲为官先自宫”。

这道命令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南汉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整个南汉陷入了一种诡异而恐怖的氛围之中。为了能够在朝廷中谋得一官半职,许多读书人不得不狠下心来,挥刀自宫。他们怀揣着对仕途的渴望,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走上了这条畸形的为官之路。而那些已经在朝中任职的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和地位,也不得不纷纷效仿,忍痛阉割自己。

在这场疯狂的自宫浪潮中,南汉的宦官数量如野草般迅速增长。短短几年时间,宦官的数量就激增到了 2 万人之多。朝堂之上,到处都是太监们尖细的嗓音和怪异的举止,整个朝廷被一股阴柔之气所笼罩。甚至出现了 “进士须自阉”“状元也要挨一刀” 的荒诞景象。那些曾经怀揣着治国安邦梦想的读书人,在这荒唐的政策面前,只能无奈地选择屈服,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在这血腥的阉割中化为了泡影。

(二)沉迷酒色:波斯美女与女巫治国的魔幻剧情

在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的同时,刘鋹在后宫的生活更是荒淫无度,令人咋舌。他将政事完全委托给宦官龚澄枢和女巫樊胡子,自己则一头扎进了温柔乡中,尽情享受着奢靡的生活。

有一天,一位宦官为了讨好刘鋹,给他献上了一位体态丰满的波斯女子。这位女子有着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梁和异域风情的面容,与南汉本地女子截然不同。刘鋹第一眼看到她,就被她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仿佛找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位女子纳入后宫,赐名 “媚猪”,并封其为 “萧闲大夫”。从此,刘鋹与 “媚猪” 整日厮混在一起,在 “离宫别馆” 中尽情淫戏作乐,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

刘鋹对 “媚猪” 的宠爱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他为 “媚猪” 建造了奢华的宫殿,里面摆满了各种奇珍异宝和绫罗绸缎。他还专门为 “媚猪” 举办各种宴会和游乐活动,每次都花费大量的钱财。在 “媚猪” 面前,刘鋹完全失去了一国之君的威严和理智,他甚至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

而 “媚猪” 也深知自己在刘鋹心中的地位,她恃宠而骄,在后宫中肆意妄为。她不仅对其他嫔妃颐指气使,还干涉朝政,与宦官龚澄枢等人勾结在一起,为非作歹。她的行为引起了后宫中其他嫔妃的强烈不满,但她们都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她的欺压。

除了宠爱 “媚猪”,刘鋹还听信女巫樊胡子的鬼话,将国家大事交给她裁决。樊胡子原本是一个江湖骗子,她利用刘鋹迷信鬼神的心理,假称自己是 “玉皇大帝” 附身,能够传达上天的旨意。刘鋹对她的话深信不疑,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都会向她请教。

樊胡子为了巩固自己在刘鋹心中的地位,经常装神弄鬼,故弄玄虚。她在宫中举行各种神秘的仪式,口中念念有词,让人觉得她高深莫测。她还常常编造一些谎言,欺骗刘鋹。例如,她曾对刘鋹说,只要他按照她的指示去做,上天就会保佑南汉,让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刘鋹对此深信不疑,对她言听计从。

在樊胡子的操纵下,南汉的朝政变得更加混乱不堪。她与宦官龚澄枢等人狼狈为奸,排除异己,大肆敛财。他们卖官鬻爵,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官职。他们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将国家的财富据为己有。在他们的统治下,南汉的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

更荒唐的是,当宋军压境,南汉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鋹竟然还在宫中举行 “降神仪式”,祈求上天保佑南汉退兵。他身穿华丽的祭祀服装,跪在地上,虔诚地向樊胡子扮演的 “玉皇大帝” 祈祷。他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和焦虑,但眼神中却又透露出一丝天真和愚昧,仿佛真的相信上天会因为他的祈祷而改变战局。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宋军并没有因为他的祈祷而停止进攻的步伐,反而更加猛烈地向南汉发起了攻击。

三、帝国余晖:刘晟之死如何加速南汉灭亡?

(一)宗室凋零:自毁长城的连锁反应

刘晟在位时大规模清洗宗室,这一残暴行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南汉的政治格局中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连锁反应,为南汉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当刘鋹继位时,曾经庞大的刘氏皇族已经凋零殆尽,只剩下 3 位远亲,宛如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残叶,随时可能飘落。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宗室本应是国家的坚实支柱,是皇帝维护统治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与皇帝血脉相连,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本应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贡献力量。然而,刘晟的血腥屠杀使得南汉的宗室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些原本忠诚于皇室的宗室成员,或是在刘晟的屠刀下含冤而死,或是被迫逃亡,远离政治中心,无法再为国家效力。

随着宗室的凋零,南汉的军事力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军方将领几乎全被诛杀,使得南汉在军事人才方面出现了巨大的空缺。在战争时期,优秀的将领是军队的灵魂,他们能够制定战略战术,指挥士兵作战,带领军队取得胜利。然而,刘晟的行为导致南汉在刘鋹继位后,竟然无一员宗室将领可用,军队如同失去了大脑的躯壳,陷入了混乱和无序之中。

无奈之下,刘鋹只能依靠宦官统兵。宦官们长期生活在宫廷之中,缺乏军事经验和领导能力,他们对战争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制定出有效的战略战术。他们往往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和个人喜好来指挥军队,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970 年,宋军攻打贺州时,南汉朝廷在匆忙之中,只能派宦官李托率军迎敌。李托虽然在宫廷中权势滔天,但面对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和生死较量,他却显得束手无策。在韶州之战中,宋军仅用百骑就击溃了南汉的大象阵,这场战斗的惨败,彻底暴露了 “宦官治军” 的致命缺陷。南汉的军队在战场上一败涂地,士兵们纷纷逃窜,毫无斗志可言。这不仅让南汉的领土不断被宋军蚕食,也让南汉的百姓对国家失去了信心,社会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二)外交孤立:错失归附中原的最后机会

在五代十国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外交关系的处理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56 年,后周世宗柴荣平定江北,这一重大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为南汉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刘晟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他深知后周的强大,也明白与中原王朝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派遣使者朝贡,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与后周建立联系,为南汉寻求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刘晟的这一计划却因南汉与南楚之间的交恶而被无情地阻断。南楚的阻拦,使得南汉使者无法顺利前往后周,这也让南汉错失了一次归附中原的绝佳机会。

如果当时南汉能够成功归附后周,或许它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就像吴越国一样,吴越国在面对中原王朝的强大压力时,明智地选择了归附,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换取了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在中原王朝的庇护下,吴越国得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然而,南汉却没有这样的幸运,由于与南楚的矛盾,它失去了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只能独自面对未来的风雨。

刘鋹继位后,不仅没有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修复与中原的关系,反而在外交上犯下了更加严重的错误。当宋军攻占昭、桂等州时,刘鋹竟然说出了 “四州本属湖南,宋军取之则止” 的愚蠢判断。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宋军的野心和威胁,天真地认为宋军攻占这些地方后就会满足,不会继续南侵。这种错误的判断,使得南汉在面对宋军的进攻时,毫无防备,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刘鋹的短视和愚蠢,让南汉错失了最后的求和时机。他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外交措施,与宋军进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相反,他继续沉迷于自己的荒唐生活,对国家的安危漠不关心。971 年,当宋军兵临城下时,刘鋹才如梦初醒,他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已经陷入了绝境。他匆忙准备携金银逃亡海上,试图在异国他乡寻找一丝生机。然而,命运再次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所信任的宦官竟然盗走了船只,让他的逃亡计划彻底破产。最终,刘鋹只能无奈地举国投降,南汉这个曾经在岭南地区辉煌一时的政权,历经四帝 55 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结语:两代暴君的循环,给后世什么警示?

从刘晟的血腥杀戮到刘鋹的荒唐治国,南汉的灭亡看似偶然,实则是专制集权下权力异化的必然。当帝王将猜忌视为治国良方,把荒诞当作统治手段,最终只能如刘鋹投降时所言:“臣率先来朝,愿为各国降王之长”,成为历史笑柄。这段历史警示后人:权力若失去制衡,再富庶的政权也会因统治者的疯狂而崩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南汉   宗室   中原   宦官   皇位   暴君   残暴   朝廷   荒唐   血腥   官员   儿子   集体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