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进入超级大周期!周一或要走主升浪(电网设备概念股)

周末整体的消息面比较少,市场的关注度并没有很集中。

从这方面来看,或许上周市场强势的方向可能还会有持续性。

从电力方向来看,目前电网设备具备有逻辑,有业绩,有订单的大趋势,或许值得我们关注。

特别是新一代电网的本质,不是设备的堆砌,而是整个能源体系底层逻辑的重构

电网设备不再只是输送电能的通道,而是一个融合了信息流、能量流与价值流的“能源互联网”,其核心目标,是让每一度绿电都可感知、可调度、可交易。

而目前国内正在加速推进。

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30年,全国约80%的一次能源将转化为电能使用。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可能有数千亿级的电力基础设施将迎来“数字+电力电子”双重改造。

大家要知道,传统认知中,电源设备只是发电侧的“配角”。

但在高比例AI能源时代,电源转换设备本身已成为电网稳定的关键变量

算力:催生高可靠供电需求,超大型数据中心电源投资占比已升至18%,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新能源配储:风光大基地建设带来5–7亿千瓦灵活调节缺口,变流器、PCS(储能变流器)等设备成刚需。

这些方面会或许会加速智能电网设备的趋势。

行业投资数据超预期

2025年,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合计投资825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其中,特高压投资1120亿元(+34%),藏粤直流等超级工程单项目投资超532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电网角色的转变:从“输电通道”升级为“能源调度中枢”

投资结构方面,过去电网投资集中于主网,如今配网智能化成为重点。

2025年1–8月,电网工程投资3796亿元(+14%),其中配网投资占比首次突破50%。

2025年1-9月,整个电网设备的业绩整体也是不错,直接看数据。

需求升级方面,新能源装机占比将于2025年达40%,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呈“毛细血管式”接入,传统刚性电网难以承载。

智能配电设备市场年增速超18%,特高压核心设备市场规模已达2100亿元

国产化方面,GIS、换流阀等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90%,成本优势叠加技术成熟,国内企业在部分关键环节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

哪些方面或许会受益

新一代电网不是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系统集成能力的比拼。

比如2025年,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合计投资超8250亿元,重点投向特高压骨干网架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两大方向。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跟踪一下:

特高压核心装备,换流阀、GIS、电抗器等,受益于跨区输电刚性需求。

智能配用电系统,一二次融合设备、智能电表、边缘控制器,掌握“最后一公里”数据与控制权;

电力电子平台型公司:具备SiC器件、PET、储能变流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将成为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公司。

过去,电网投资看“电量增长”,未来,或许要看“系统复杂度提升”。

过去,设备价值看“容量大小”,未来,或许要看“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或许是在经历一场需要重新理解“电力资产”本质的认知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电网   设备   概念股   周期   能源   变流器   智能   刚性   电能   新一代   电源   方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