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惊现3000倍超募神话,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创始人从华为发家

A股市场惊现3000倍超募神话,联合动力凭借新能源龙头地位,光环耀眼,可谁能想到它的创始人竟然是从华为走出来的富豪朱兴明。

然而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创业传奇,因为这份耀眼成绩单的背后,隐藏着“甜蜜的毒药”:对大客户的极度依赖,正让其命悬一线。


那么在主机厂纷纷自研的巨变中,这家新能源巨头是走向独立自主,还是沦为产业链的附庸?

朱兴明的资本魔法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狂热的故事,但像联合动力这样,能让A股网上申购的资金热情到超过3000倍,中签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场面,实属罕见,这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供应商,凭借着在中国第三方市场电控、电机占有率双双第一的龙头地位,一出场就自带光环。

然而,聚光灯下,每一分耀眼都可能藏着一道阴影,这份让无数投资者追捧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一场与下游大客户之间深刻的博弈与依赖。


联合动力的命运,并不能自己完全掌控,它早已与客户的战略、财务健康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度捆绑。

这次联合动力的分拆上市,绝不是一个从零到一的故事,它的背后,站着一个市值超过1600亿的“工控巨头”——汇川技术,而这一切的操盘手,正是那位被称为“昔日岳阳首富”的朱兴明。

这位1967年出生于湖南岳阳的男人,从燕山大学毕业后,他曾就职的华为电气,后来变成了艾默生的一部分。


2003年,朱兴明带着18位前同事另起炉灶,创立了汇川技术,这支带有浓厚华为烙印的团队,硬是把汇川技术打造成了一个“小华为”,一个工控领域的千亿帝国。连续四年登上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如今,他要做的,是复刻并升级这个成功模式。

联合动力,正是他棋盘上最关键的一步。它承接了母公司汇川技术最具想象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二次创业。汇川技术持有其约94.5%的股份,关系之紧密不言而喻。但更有趣的,是朱兴明在财富与控制权之间玩转的精妙平衡。

2023年,朱兴明与女儿朱瀚玥以190亿元的财富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他曾将自己持有的汇川技术部分股票及投资公司股权,无偿赠予女儿。


但在外人看来慷慨的家族财富传承背后,是一纸保留了受赠部分表决权的协议。这意味着,钱可以给女儿,但公司的方向盘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控制力,通过汇川技术,也延伸到了即将独立的联合动力身上。

这种对控制的执着,或许源于联合动力正在玩的一场极限资本游戏。招股书计划募资48.57亿元,机构给出的估值区间最高可达485.7亿元,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但翻开财务报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持续在65%到70%的高位徘徊。这次声势浩大的IPO,不仅仅是为了业务扩张筹集弹药,更是为其高杠杆的运营模式,在资本市场上寻找一个稳固的支点。


大客户的甜蜜毒药

那么联合动力的业绩增长有多么迅猛?

从2021年的约29亿元营收,到2023年暴涨至93.65亿元,规模扩张的速度令人惊叹。更关键的是,公司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2023年净赚1.86亿元,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85亿元,仅用半年就超过了去年全年。

这份成绩单,远超精进电动、巨一科技等同行。而驱动这一切的核心引擎,就是“深度绑定大客户”的策略。这其中,理想汽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理想的订单,如同一剂强心针,直接推动了联合动力的营收暴涨和利润翻身,在一些年份,理想汽车贡献的销售额占比一度高达34.69%,稳坐第一或第二大客户的宝座。

但这种“甜蜜”的依赖,是有代价的。这把经营杠杆的“双刃剑”,在带来增长的同时,也让公司的财务健康和经营自主权在持续失血。联合动力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价换量”换来的。

其电驱系统的销售单价,在2022至2024年间,从大约5160元一台,一路下滑至约3764元一台。价格跳水,换来的是销量从约90万台飙升至371万台。

这本质上是顺应下游主机厂“价格战”的无奈之举,是一种“割肉换市”。虽然电驱业务的毛利率从12%提升到了16.52%,显著高于同行,但电源业务的毛利率却从13.77%下滑至12.58%,低于行业平均。这种策略长期来看,必然会侵蚀公司的盈利根基。

更沉重的代价,写在了财务报表上。那些看似风光无限的大客户,比如理想和小鹏,在付款周期上却异常“苛刻”。理想的账期长达193天,小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3天,这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客户的强势,直接转化为了联合动力资产负债表上沉重的“镣铐”。

公司的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14.25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上半年的36.13亿元。回款周期长达120到135天,远慢于同行。这意味着大量的利润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


而这种模式的风险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客户威马汽车的经营危机,就让联合动力不得不累计计提了3.3亿元的坏账,这笔钱,相当于它将近两年的净利润。大客户,既是增长的引擎,也可能是随时引爆的炸弹。

结语

朱兴明这位从华为走出的湖南富豪,也即将迎来他人生中的又一次敲钟时刻。然而,万众追捧的光环之下,其商业模式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它与客户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的“危险平衡”,是其未来发展道路上最大的变量,也是最大的风险。

上市融来的几十亿资金,能否帮助联合动力摆脱对大客户的财务依附?远征海外的全球化战略,又能否顺利打开一个全新的增长局面?这些,都是朱兴明和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必须回答的时代考题。这场IPO,不是庆祝的终点,而是一场更艰难、更复杂的平衡术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财经   华为   意想不到   创始人   神话   动力   客户   技术   新能源   理想   公司   汽车   成绩单   光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