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聊聊那些年承包咱们夜宵的卤味三巨头。半年营收少10亿,一年关了5600家店,曾经开在哪火在哪的鸭脖生意,现在咋就走到这步田地了?

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品牌,为啥突然就不香了?是咱们真的消费降级了,还是这些品牌自己把路走窄了?

以前下班路过卤味店,花十几块钱买根鸭脖,配着电视剧啃,那叫一个惬意,现在再进去,随手夹几根鸭脖、两对鸡翅、一小盒莲藕,心里琢磨着顶多三四十块,结果收银员报数的时候,直接给你整个“惊喜”,88块!
曾经的平民小吃,现在早就变成了“消费刺客”,价格快赶上一顿正餐,份量却越来越敷衍。

更有意思的是,咱们觉得吃不起,那些“鸭界大佬”的日子更不好过,绝味食品因为财务上的事被贴了“ST”标签,市值从巅峰跌了80%,以前的A股龙头现在成了“跳水冠军”。
周黑鸭2025年上半年营收12.23亿元,同比降了2.9%,“鸭界爱马仕”的名头越来越没人提;煌上煌更惨,同期营收9.84亿元,同比下滑7.19%,不光不赚钱,连街上的门店都少了好多。

卤味三巨头能火起来,全靠各自的商业模式,但现在这些模式全成了坑自己的陷阱,先说说绝味和煌上煌的加盟模式,这俩当年真是靠加盟发的家。
想开店?先交2万到3万的加盟费,这是入门费,然后装修、货柜、收银系统,都得从总部买,这些价格不公开,你得通过好几轮审核才能知道多少钱,总部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
最赚钱的是原料供应,所有加盟店的鸭脖、鸭翅都得从总部进货,总部批量采购压低成本,再高价卖给加盟商,中间的差价就是纯利润。

这套模式在扩张期简直是“印钞机”,品牌不用承担房租、人工,轻资产运营,开的店越多赚得越多。
绝味巅峰时期开了1.5万家店,比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加起来还多,资本市场当年特别吃这一套,觉得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但市场就这么大,店开多了就开始内卷,一条街上能开好几家同品牌的卤味店,互相抢生意,最后谁都赚不到钱。
很多加盟商忙一天,流水还不够交房租发工资,只能关门大吉,这就是为啥一年能关5600家店,不是品牌想收缩,是加盟商实在撑不下去了。

更恶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2025年3月,西昌市市场监管局查出绝味某门店22个员工的健康证明都是假的,2021年,南昌市也曝光煌上煌门店卖过期鸭脖。
品牌总部一年就检查一两次,根本管不过来,加盟商为了省钱就敢瞎搞,最后砸的是品牌自己的招牌。
再看周黑鸭,它走的是全直营路线,所有店都是自己开自己管,品质确实有保障,毛利率常年高达60%,卖100块钱能赚60块,比绝味和煌上煌高太多。

但这种模式太“死板”,门店都开在机场、核心商圈,租金贵得吓人,重资产运营根本没法快速扩张。
后来消费降级,大家不想为品牌溢价买单了,周黑鸭的高价没人买账,业绩开始下滑,2019年它终于想通了,开放加盟,结果又陷入两难。
加盟门槛定得极高,跟找城市合伙人似的,门店扩张速度还是慢。而且高端品牌搞加盟,价格怎么定是个大问题,卖贵了加盟商不赚钱,卖便宜了又砸了“鸭界爱马仕”的招牌。

如果说模式是深层原因,那价格和产品的问题,就是直接把消费者逼走的导火索,咱们为啥现在不爱买卤味了?首先就是太贵了。

过去几年,三巨头默契地轮番涨价,每次都说“原材料成本涨了”,但鸭副产品价格有涨有跌,等成本降下来了,它们从来没降过价,说白了,涨价就是为了让财报好看,给资本市场一个交代,根本没把消费者当回事。
现在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消费越来越理性,谁愿意花七八十块钱买几根鸭脖?卤味本来就是解馋的零食,现在变成了“奢侈品”,脱离了自己的定位,自然没人买账。
其次是产品太没新意了,大家想想,过去5年甚至10年,这三大品牌出过啥让人记住的新品?好像没有吧。菜单永远是鸭脖、鸭锁骨、藕片、毛豆,口味也没啥变化。

现在的餐饮市场多卷啊,奶茶店每季都搞联名,烘焙店天天出新品,连方便面都在推新口味,卤味三巨头还在吃老本。
现在的年轻人吃饭,不光要好吃,还得有新鲜感、有话题度,一成不变的老产品,根本吸引不了他们。
而老顾客吃了十几年也腻了,所谓的品牌忠诚,在重复的味道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说不定今天还爱吃鸭脖,明天就被楼下的炸串店勾走了。

其实卤味行业的市场还在,大家对方便、好吃的零食需求一直都有,三巨头之所以陷入困境,不是行业不行了,是它们自己忘了初心,想翻身,得从根上改。
首先得把价格降下来,找回“平民味”,卤味的核心就是性价比,十几块钱的快乐才是它的灵魂。

品牌应该优化供应链,降低中间成本,别再把消费者当“冤大头”,当大家能重新实现“鸭脖自由”,自然会回到店里。
其次得搞产品创新,别再啃老本了,可以结合不同地域的口味搞创新,比如给南方人做微甜的,给北方人做超辣的。
也可以跟着健康趋势,出点低脂、无添加的产品,还能搞点场景化包装,比如适合办公室分享的小包装,适合露营的便携装。总之得让消费者有新鲜感,觉得每次去都有新东西可买。

绝味和煌上煌要好好管管加盟商,别光收钱不办事,建立常态化的品控机制,给加盟商多些支持,让他们能赚钱,品牌才能长久。周黑鸭得放下“高端”的架子,别再执着于高价地段和高价策略,把“高端”放在品质和服务上,适当下沉门店,让更多人能买到。
卤味三巨头的困境,是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忘了自己是“平民小吃”,非要往“高端”上凑;忘了消费者的需求,只想着给资本市场交差,现在想翻身,就得回归本质,把价格降下来,把产品做新颖,把服务搞到位。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