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什么样的父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
李玫瑾教授从 “父母的成熟度” 和 “父母的称职表现” 2个层面,给出科学且实用的建议。
1. “父母的成熟度”,体现在修养、见识、胸怀以及是否可以 “以身作则” 上。
比如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整天玩手机,这种 “双标” 很难让孩子信服。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家长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再忙,放下无关的事务陪孩子,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示范,孩子才会模仿。
父母的 “见识”,需要在孩子成长关键期 “补位”。孩子初中阶段正是需要拓宽认知的时候,但没时间深入阅读和思考,这时候很多家长处于中年,工作稳定却忽略自我学习。
其实,家长可以替孩子读一些有深度的书,和孩子聊历史、聊生活感悟,不要单纯灌输知识,引导孩子学会反思和思考,这些 “有品质的聊天”,能帮孩子打开视野,比说教有用。
2. “父母的称职表现”,核心是 “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而不是用权威压制孩子。
比如孩子看手机,不要直接说 “不许看”“把手机交出来”,换成:“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认为看多久合适?自己决定”,催促孩子做事,别用 “1、2、3,快去做”,而是给孩子选择的空间。
当孩子逐渐长大,家长要学会 “示弱” 和 “让出决定权”。不要用 “我管你吃管你喝,你必须听我的” 这种强势态度,这样很容易养出逆反、有戾气的孩子。
可以说 “妈妈现在遇到一个麻烦,你会怎么解决?”,哪怕有答案了,也让孩子参与,孩子发脾气时,说 “你长大了,自己管自己,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转身走开,给孩子冷静和反思的空间。
“放权” 不是纵容,涉及原则的问题,态度要坚定,让孩子知道底线,但生活中的冲突,学会示弱和给孩子试错机会,才能让孩子在自主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成长为更独立、有担当的人。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