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两个月数据“造假”,全面崩盘,鲍威尔面临史诗级选择!

2025年8月1日晚,美国劳工局发布了一份让全球金融市场瞬间炸裂的报告。原本预计能带来就业信心的非农数据,却成了压垮美联储的“最后一根稻草”。就业人数仅增加7.3万人,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4万人。但这还不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部分——真正的“黑天鹅”,躲藏在报告的脚注里。

5月和6月的非农数据,被大幅下修,合计减少了25.8万个岗位!5月从14.4万“蒸发”至1.9万,6月从14.7万“腰斩”至1.4万。两个月的“打补丁”,直接抹去了近三个月的新增就业增长。

市场瞬间炸锅,华尔街交易大厅哗然一片。有人质疑数据造假,有人怀疑统计体系出了严重问题。美元指数瞬间暴跌150点,黄金飙涨,股市急挫。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宣告:美国经济,正在滑入衰退的深谷。

三天前,美联储刚刚在FOMC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利率在4.25%至4.5%不变,已是连续第五次“按兵不动”。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还信心满满地强调,“就业市场稳定,暂不需要调整利率。”可这份就业报告,撕碎了他精心构建的政策逻辑。

特朗普立刻抓住时机,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开火。他讽刺鲍威尔是“拖延王”“顽固的笨蛋”,指责其“愚蠢又政治化”,呼吁立即大幅降息,否则美联储理事会应当接管权力。

这已是他48小时内第二次炮轰美联储主席。而在7月30日,美联储内部也首次在30多年间出现两位理事公开“反水”。副主席鲍曼与理事沃勒在会议上罕见投下反对票,主张立即降息25个基点。

他们指出,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几近停滞,就业市场显现疲软信号,延迟行动可能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他们认为当前政策利率远高于中性水平(3%),继续观望无异于饮鸩止渴。

美国财政赤字已突破36万亿美元,债务利息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政府预算。特朗普屡次公开表示,如果利率降至1%,美国每年将节省超过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他对降息的渴望,已不仅是政治目的,更是财政焦虑的真实写照。

但此时降息,美联储将面临另一只猛兽——通胀。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核心PCE更是高达2.8%,创下五个月新高。这正是鲍威尔最担忧的问题:通胀尚未根除,贸然放水将如火上浇油。

更雪上加霜的是,白宫刚刚在7月底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税率区间达10%至41%,部分规避关税商品将被征收高达40%的额外税率。甚至对加拿大商品的关税也从25%提升至35%。这一套组合拳,直接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推向新高。

鲍威尔被推上了一个巨大的跷跷板:一边是萎靡不振的就业市场,一边是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通胀。

此时,华尔街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非农数据公布后,9月降息的市场押注概率,从37%飙升至90%。交易员甚至开始赌博式地买入“三连降”期权,押注美联储将在9月、10月、12月连续降息。

债市也出现剧烈波动。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暴跌至4.15%,创三个月新低。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同步下滑,房地产市场立刻出现买家回流。

数据的修正,不仅击溃了鲍威尔的防线,也动摇了整个统计系统的公信力。5月、6月就业数据的下修幅度之大,已超出合理范围。连美国主流经济学家都发出质疑:“这是巧合,还是精心安排?”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接受采访时坦言,当前的数据和修正表明,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确在更广泛地走弱。

Glassdoor首席经济学家赵丹尼尔则形容:“我们已经进入飓风中心。”此前几个月的“稳定复苏”图景,如今看似不过是数据迷雾下的泡影。失业率也在悄然升高,从4.1%升至4.2%,一举突破鲍威尔反复强调的“充分就业”警戒线。这意味着,如果再不行动,整个就业市场可能出现结构性崩塌。

企业正在“低招聘-低解雇”的状态中僵持。关税与高利率双重压力下,企业不敢扩张,也不敢大规模裁员,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死水不流”的危险局面。

这一切,正是在鲍威尔的政策静默中悄然发生的。7月31日那场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甚至试图以“通胀暂时性”来安抚市场,称当前的利率水平合理且必要。

但仅仅48小时之后,这份被他视为依据的就业数据,竟然被现实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特朗普的攻击毫不留情,他在清晨再次发出社交动态,称“鲍威尔是灾难,必须立刻行动”。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一次的“倒戈理事”,正是特朗普当年提名的老部下。这不仅是一次政策上的分裂,更是美联储内部政治化加剧的警讯。央行独立性的金身,正在被现实和政治共同侵蚀。

美联储的信誉,正面临百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当“数据依赖”成为“数据失真”,当“独立央行”遭遇“政治绑架”,鲍威尔还能坚持多久?

中国市场对此保持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在消息公布后迅速升值,离岸人民币一度升破7.15关口,新兴市场货币集体上扬。全球资本正在重新评估美国的经济前景,美元霸权的信任基础正在动摇。

鲍威尔的任期只剩不到一年,回顾过去,他曾在通胀高企时被骂“放任不管”,如今又在就业滑坡时被骂“顽固不化”。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策选择,这是一场货币战争中的史诗级抉择。他必须在9月会议上做出决定:是向市场低头,连续降息,还是死守利率,冒着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有华尔街分析师直言,这一次,美联储无论怎么走,都会有人受伤。而全球经济的未来,可能就在这几次利率会议上被悄然改写。鲍威尔若选择妥协,可能会引发新一轮“滞胀”循环;若选择坚守,则必须承担失业率继续攀升的政治后果。

这一局,已无完美解法。鲍威尔面前没有好选项,只有代价不同的选择。数据炸弹已引爆,市场已押注,政治已介入。在这场经济与政治的拉锯战中,全世界都在盯着9月,看美联储如何落子。

信息来源:

[1]“黑天鹅”突袭,猛烈抛售!影响多大? 证券时报

[2]特朗普再次呼吁:鲍威尔应引咎辞职 千龙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鲍威尔   史诗   数据   通胀   美国   利率   政治   华尔街   政策   市场   关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