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人非常看重诗作,很多读书人也靠着诗作进入朝堂,做上了大官。
而在诗作最为盛行的唐朝,有这么一名风尘女子,她竟靠着诗作赢得了将军和皇帝的赏识……
唐朝在玄宗皇帝的带领下,一度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而一场安史之乱击碎了这一盛世。
因为北方陷入战乱,大量士族和文人只好南下逃命。
随着大量豪绅士族的涌入,南方一带突然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就连风尘之所也空前繁盛。
就是在这样的光景之下,一名小小的女婴诞生在青楼之中。
这名女婴叫作杜秋娘,她母亲是南京城中教坊司的歌女,因为长相出众,文采斐然,深受文人墨客的欣赏。
在唐朝,教坊司归朝廷管辖,里面的歌女大都是出身于大户人家,只不过因家道中落,或者遭遇横祸,才不得不进入教坊司。
因为这些歌女自幼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举止和学识皆与大家闺秀没什么区别。
而杜秋娘的母亲就是教坊司中一名才貌双全的歌女。
当时有一名杜姓的官员在教坊司对杜母一见钟情,两人度过了一段饮酒赏月的甜蜜时光。
可在她怀上杜秋娘的时候,那名杜姓官员竟然狠心将其抛弃。
在悲愤交加下,杜母含泪生下了杜秋娘。
虽然教坊司吏属于朝廷,可里面的歌女一旦生下孩子,就会沦为边缘人物,很难受到其他文人墨客的喜欢。
曾经一度为金陵花魁的杜母,为了女儿只能潦草度日。
正因如此,杜秋娘自幼便生活在青楼之中,受尽世人冷眼。
可能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让她自幼养成了察言观色的敏感性格,对事物的观察也比较细致入微。
杜母因为身无长物,只会吟诗唱曲,抚琴舞袖,她便将这些技能尽数教给女儿。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杜秋娘很快成为了一名才貌双全,能歌能舞的风尘女子。
十几岁的时候,杜秋娘就已经名震南京城了,很多文人墨客想见其一面都很困难。
而在十五岁这年,她遇到了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
此人便是镇海节度使李锜,也正是这个男人,即将把她推向历史的舞台……
在唐朝,节度使相当于镇边大将军,权力非常夸张,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节度使。
虽然在唐肃宗努力下,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并未改变节度使大权在握的局面。
身为镇江节度使的李锜,在听闻杜秋娘的大名后,立马赶到青楼一窥真颜。
而杜秋娘在李锜面前只唱了一首诗,便瞬间击中了这名封疆大吏的内心。
可能有人会想,一首诗而已,能有多么厉害,可以让见惯了风月场的大将军动心?
如果是其他诗词,可能还真不行,可杜秋娘唱的这首诗叫《金缕衣》。
如果单看这首诗的第一句,或许还真一般,因为只是劝对方不要怜惜金银之物。
而且这首诗还是风月女子杜秋娘所写,就好像现在主播们求打赏一样。
可偏偏第二句,瞬间将这首诗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第二句是“劝君惜取少年时”。
这句话可能对少年没感觉,但对上了年纪的男人简直就是灵魂打击,尤其是对那些郁郁不得志的男人。
世人谁不知时光宝贵,金银难买。
可少年时永远都不懂得珍惜,一到中年,每每想起年少之事就会感慨万千。
试问哪个中年男子不想重回少年,可时光无情,岁月不返。
第三、四句更是直戳人心,杜秋娘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两句诗颇有几分李太白在《将进酒》中写下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之感。
比起李白的那两句,杜秋娘的这两句简直妙到无以复加。
当时她本身才十五六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谁不想将她这朵花摘回家呢?
而节度使李锜呢,他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却有着夺天下以自立的雄心壮志。
“花开堪折直须折”这一句就像利箭一般,直击李锜内心。
兴之所至,李锜毫不犹豫地挥斥千金,为杜秋娘赎身,将其娶回将军府好生宠爱。
而在杜秋娘成为将军夫人没多久,德宗和顺宗先后驾崩,年仅二十七岁的李纯登基。
见朝堂动荡,一直准备谋取天下的李锜感觉天下如花朵一样,也到了“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时候。
于是他果断起兵造反,想要推翻唐朝,篡位以自立。
可“天下”这朵花就没那么容易得到了,甚至还会反噬其身。
没过多久,李锜便兵败如山倒,在战乱中丢掉了性命。
李锜兵败后,杜秋娘和一众家眷也被押送京城,等待皇帝发落。
她本以为自己作为叛臣之妾,可能会身首异处,可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竟会得到皇帝的宠爱……
来到京城后,唐宪宗在众人中发现了杜秋娘的身影,被其惊世容颜所吸引。
在得知她能歌善舞后,便让她当众表演了一曲
为此,杜秋娘含着眼泪,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又唱了一段《金缕衣》。
此曲一出,满朝文武莫不为其才华感到震惊,就连唐宪宗李纯都被其深深吸引。
随后,杜秋娘便得到特赦,进入皇宫成为妃子。
成为皇妃后,李纯对她更是宠爱有加,甚至经常与其商讨国事。
虽然杜秋娘没读过那么多圣贤书,但她自幼生活在风尘之地,见识过各色各样的人,更知道底层百姓的疾苦。
每当宪宗皇帝困顿之事,她便为其排忧解难,两人也俨然成了一对神仙眷侣。
可好景不长,宪宗皇帝突然暴毙于皇宫之中,这让杜秋娘一度悲痛不已,无法自拔。
宪宗皇帝死后,她便担任起小皇子李凑的抚养工作。
可新登基的皇帝又经常沉溺酒色之中,没过多久也驾崩了。
连续两位皇帝暴毙,杜秋娘开始怀疑可能是后宫宦官暗中加害,便萌生了除掉大宦官王守澄的想法。
可没想到,她的计划泄露,反而波及自身。
经此一事,她精心抚养的皇子李凑被剥夺皇位,遭到贬黜,她也被放逐回老家。
可回到老家润州后,因为她曾贵为皇妃,现在又遭到流放,很多人都不愿与其往来。
本就身娇体弱的杜秋娘,只能在润州过着形单影只的孤苦生活。
因为年老色衰,她早已不能用歌舞谋生,每日只能以织布为生。
即便是织布,她也没有织布机,还得借邻居家的。
曾有一名叫李德裕的大臣见她孤苦,便想办法接济她。
可这件事很快被朝廷知道了,李德裕为此遭到贬黜,导致其他人更不敢与其接近。
在穷困交加下,杜秋娘晚年只好借住在道观中,孤苦而死……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