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基金出海“捕鱼”,成败概率各一半|2025年“金标杆”

足不出境却可将资产布局全球并分享收益。越来越多的基民正凭借投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指获批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境内金融机构)型基金实现这一资产全球化的理想。Wind显示,截至2025年11月9日,全市场QDII型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分别为320只和7864亿元,均为近十年新高。

全球各类资产瞬息变幻,但长时段中趋势一目了然。Wind显示,2018年9月30日至2025年9月30日共7年间,不同区域股指涨跌互现,纳斯达克和日经225指数分别累计上涨48%和89%,恒生指数则跌幅超3%;黄金价格持续走强,伦敦现货黄金从2018年9月底约1200美元/盎司攀升至2025年9月底约3800美元/盎司;美元债市场同样起落不定,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7年振幅达154%,区间涨幅约36%。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下,跨境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哪些QDII型基金成功锁定了潜藏的上涨机会?哪些公募机构的全球宏观投研团队凭借深厚积淀彰显更强投研实力?

依据自研的超额收益净量级估值体系(详见《60家公募机构比拼股票投资,体量“老三”的广发基金大跌眼镜|2025年“金标杆”》),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对全市场符合测评条件的QDII基金进行7年、5年和3年三个时间段的横向对比测评,并制作而成2025年“金标杆—QDII型基金损益榜”(下称“QDII型基金损益榜”)。

测评发现,大中规模公募机构旗下基金3年期、5年期、7年期的净量级均值均为0(当超额收益基金数量与未超额基金数量相等时,净量级为0),即公募机构旗下QDII型基金在全球投资中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为50%,即有一半概率。

测评对象扩容至28家公募机构

较之2024年“金标杆—QDII型基金损益榜”,2025年“金标杆—QDII型基金损益榜”测评对象进一步扩容。测评对象从2024年的27家扩至28家,符合大中规模统计口径的机构分别为22家和6家。

其中,摩根基金实现规模突围,从2024年的中规模阵营跻身大规模俱乐部,长信基金则为新增中规模测评对象。截至2025年9月30 日,两家机构非货币型基金资产规模分别约1330亿元和869亿元,其旗下QDII型基金规模分别为156亿元和20亿元。

在大规模公募基金公司的QDII型基金阵营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和南方(均为简称)位居前五,且五家机构QDII型基金规模合计约4677亿元,占全市场QDII型基金约52%;中信保诚和长信(均为简称)均以超过800亿元的非货币型基金资产规模位列中等规模QDII基金阵营前二,其旗下QDII型基金规模分别为3亿元和20亿元。

经测算,上述28家大中规模公募机构旗下符合测评条件的7年期、5年期和3年期QDII型基金数量分别为76只、94只和99只。需要说明的是,符合3年期测评条件的基金亦符合7年期和5年期测评条件。因此,符合测评条件的全部基金数量与符合3年期测评条件的基金数量相同,均为99只。

建信基金跳升,广发基金稳守亚军之位

22家大规模公募机构旗下共有88只符合测评条件的QDII型基金。谁更能精准捕捉全球投资机会?

测评结果显示,建设银行控股的建信基金摘得桂冠,体量“老三”的广发基金此次未负重望,蝉联亚军,规模排名第六的嘉实基金则坐定第三位。

较之2024年“金标杆—大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建信基金在2025年“金标杆—大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下称“大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的表现尤为亮眼。该机构从2024年的第14名跳升至本年度冠军。与此同时,广发基金稳守大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亚军席位,再度印证了其全球宏观团队的投研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位居榜首的嘉实基金在2025年大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中跌落第三,这并非因其业绩下滑,而是其净量级(净量级是指超额收益的基金数量减未超额收益的基金数量,其数值越低,说明超额收益基金数量比未超额收益基金数量更少,详见《60家公募机构比拼股票投资,体量“老三”的广发基金大跌眼镜|2025年“金标杆”》)略低于广发基金和建信基金。

从指标维度观察,建信基金、广发基金和嘉实基金的7年期、5年期、3年期单位净值变化率分别为“84%、49%、125%”,均远高于47家公募机构同期均值(37%、19%、42%)。这意味着,在整体收益指标上,上述三家机构的表现均远优于同期同规模公募机构均值。

成败系于英伟达、能源和美债

这三家机构投研实力如何?

核心答案藏在其投资方向的精准布局与灵活调整中。其中,建信基金旗下建信新兴市场优选A的逆袭尤为值得关注。该基金定期报告显示,2023年以前,该基金以重仓港股为主,受市场波动影响,2022年曾一度出现超过- 20%回撤。直至2023年二季度,该基金果断调整策略重心,转向重仓美股科技巨头,逐步扭转态势、踏上逆袭之路。该基金2023年年报称:“为了应对全球产业变化的新趋势,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浪潮,本基金在2023年二季度开始对投资策略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基金目前持仓主要集中在与AI相关的高端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优秀公司。”2025年,随着英伟达等美股科技巨头的爆发式上涨,该基金业绩随之飙升,并成为建信基金登顶大规模QDII损益榜的关键助推力。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该基金第一重仓股为英伟达,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0%、45%和83%。

与建信新兴市场优选A相同,2025年第三季度,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A和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的第一重仓股均为英伟达。不同的是,这两只基金重仓美股的时间节点更早,分别是在2022年一季度和2013年三季度(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成立于2013年6月14日,即自成立以来即重仓美股)。上述两只基金的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52%、61%、104%”和“177%、120%、109%”。由此可见,2025年,英伟达的爆发式上涨为三只基金业绩贡献了绝大部分收益,也是三只基金背后公募机构领跑大规模QDII型基金的核心因素。

与上述瞄准美股科技巨头获得高收益截然相反,大规模QDII型损益榜排名倒数第一和第二的华宝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均被旗下个别业绩欠佳的基金拖累。这些基金业绩欠佳,或因所投市场表现疲软,或因对应的投资策略未能跑赢同期市场。

以华宝海外中国成长和海富通美元收益人民币为例,这两只基金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1%、8%”和“-2%、-9%、4%”,均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6%、-3%、57%”和“18%、2%、14%”。

其中,华宝海外中国成长重点投资港股板块,2024年三季度受持仓影响,净值大幅回撤,区间回撤一度超过-20%。Wind显示,该基金十大持仓中有5只股票属于能源行业,仅中煤能源股价在当季上涨,其余能源股均呈现下跌状态。该基金当季重仓第七名的中国石油股份(0857.HK)区间跌幅高达16%。

海富通全球美元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海富通美元收益人民币”)则以中资美元债和美国国债为主。该基金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该基金三季度维持之前的哑铃形结构,短端配置中短久期投资级中资美元债和短久期美国国债。上述两类债券年内区间涨幅或收益率表现如何?Wind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Markit iBoxx)年内涨幅为6%,1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4.17%降至3.6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基金业绩长期略低于业绩比较基准,但该基金具备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既可在场外基金销售机构按净值申赎,又可按市价买卖的基金。基民可以通过关注该基金的场内场外净值价差进行套利操作。)属性而深受基民青睐。2025年7月21日,该基金因外汇投资额度控制而发布暂停申购公告。该基金在2025年中报称,随着规模增长,基金将逐渐增配美国国债和中资美元债。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基金规模已近17亿元,同比上涨114%。

诺安基金和中信保诚成于黄金

与大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迥异,中规模公募机构布局全球起步晚,旗下QDII型基金极少。6家中等规模公募机构旗下仅11只QDII型基金符合测评条件。

与2024年类似,2025年“金标杆—中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下称“中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亦呈现出“得黄金者,能霸榜”的态势。中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前两名分别为诺安基金和中信保诚基金,亦是2024年中规模QDII型基金损益榜的第二名和第一名。连续超越同行,它们精准捕捉了什么?两家机构旗下诺安全球黄金和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A均为具备FOF(基金中的基金,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属性的QDII型基金,在近3年重仓配置全球与黄金关联的基金。这两只基金近3年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4%和74%。

排名倒数第一的长盛基金,旗下仅长盛环球景气行业符合测评条件。该基金在2024年及之前一直重仓港股,直至2025年将持仓风格转换为美股科技巨头。因港股市场近7年收益率不佳(恒生指数跌幅超3%),该基金近7年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仅为-1%。

整体而言,全球资产种类多元,市场分化程度极高,而国内QDII型基金仍处于起步阶段,大中规模公募机构单位净值变化率和净量级均尚未有明显规律,部分基金甚至出现3年期收益明显高于7年期的倒挂现象。具体而言,大规模和中规模的3年期、5年期、7年期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分别为“42%、19%、37%”和“38%、79%、48%”。

与此同时,大中规模公募机构旗下基金3年期、5年期、7年期的净量级均值均为0(当超额收益基金数量与未超额基金数量相等时,净量级为0),即公募机构旗下QDII型基金在全球投资中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为50%,即有一半的概率。换而言之,当前QDII型基金业绩多随所投市场波动,公募机构全球投研团队仍需持续精进。

南方周末研究员 廖浩伦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雪梅

责编 丰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财经   标杆   概率   成败   基金   损益   规模   机构   广发   收益   净值   旗下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