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抗战初期国共曾合作培养3000名游击干部

抗战初期

国共曾合作培养3000名游击干部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合作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39年初,“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在南岳衡山正式成立。这是在抗日战争最危急关头时,国共两党联手培养3000多名抗日游击干部的一次特殊尝试。

蒋介石想学共产党打游击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共御外敌。但日本侵略者显然对战争做了精心的准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平、津、沪、宁相继被日军占领。1938年10月下旬,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强大攻势,广州、武汉相继陷落。

1938年10月,就在武汉沦陷前夕,蒋介石在武汉召开高级军事将领会议。朱德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朱德向蒋介石提出了国共两党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建议。

11月25日,蒋介石在南岳衡山召开军事会议,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应邀参加会议。会上,许多国民党军政要人对前一阶段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情况深感痛心,但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表现则表示敬意。他们认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更比不上日军,但依靠人民群众,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最后,蒋介石在作会议总结时指出:“二期抗战,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吾人欲驱逐敌人,消灭敌人则必须利用游击战,扰乱敌人之后方,而牵制其行动,破坏敌人运输交通,而减少其力量,以协助正规军之作战。”同时他决定,采纳朱德的建议,在南岳衡山举办一个国民党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还给中共中央发去电报,请中共选派一些既有一定实践经验,又有比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干部来训练班任教。

接到电报后,毛泽东风趣地说:“还是派几个人去吧。到那里讲一讲我们的道理,宣传一下我们的主张,总是好的。我们不能不给蒋委员长这个面子。”

派谁最合适呢?党中央经过全面考虑,决定派叶剑英去。因为叶剑英自国共合作抗战以来,几乎都是在国统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他在黄埔军校也从事过军事教育工作,同国民党许多将校军官有师生之谊。

随即,中共中央成立了一个由教官、工作人员、武装警卫班等30余人组成的中共代表团,叶剑英任团长。叶剑英到任后,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游干班”副主任,班主任是汤恩伯,班级定名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简称“南岳游干班”。1939年1月24日,“游干班”正式成立。

蒋介石对“游干班”非常重视,一度甚至取代汤恩伯亲自担任班主任,并委派白崇禧、陈诚担任副主任,汤恩伯、李默庵先后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游干班”的实际工作由汤、叶两人直接负责,中共一些干部,如李涛、边章伍、吴奚如、薛子正、李崇等任教员。

叶剑英、周恩来亲任讲师

南岳抗日游击干训班每期训练时间为3个月,因系短期训练班,仅设班本部,分教务处、总务处、军需处、医务处和一个政治部。学员对象主要是各战区部队营职以上的军官和高级司令部的中级幕僚人员,由各军选派,毕业后仍回原部队,再分别办班训练连、排长等基层军事骨干。

第一期的1046名学员中,大部分为黄埔军校毕业,一部分则是高级研究班、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及其它地方军校的毕业生,真可谓人才济济。但后来,全国许多青年学生及有志之士,乃至国民党的党政官员也都纷纷要求报名参加。

“游干班”第一期于1939年2月下旬开学,一共开设了24门课程,分为精神训练、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三大类。军事训练以游击战术、游击战斗及爆破技术为主。其中,共产党教官负责承担游击战略战术理论和游击政工课程的教学,国民党教官则教步兵战术、爆破、炮兵等课程。

游击战争课自然是教育训练的重点,但在讲授时没有现成教材,共产党教官就在叶剑英的带领下,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紧张准备。他们以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论述为指导,结合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的实际经验,集体研究讨论,以最快的速度编写出《游击战术讲义》和《抗日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并多次试教,让学员们耳目一新。

当时,整个南岳大山都成了游击干训班学员的大课堂。集中上课时,学员和教官往返于南岳庙、黄庭观和南岳镇的大街小巷。美国基督教开办的圣经学校、可容纳千人的南岳大殿、祝圣寺内的“说法堂”等,都成了教官讲学、学员听课、学员演练的大课堂。

虽然游击战术的长进,使学员们极为兴奋,然而,有一门课却是学员都最感困难的,那就是游击战争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为了讲清这里面的道理,本来担任教学领导工作的叶剑英,也给学员开课。在一次讲课中,叶剑英就用鱼和水来比喻军民关系,强调开展群众游击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由于叶剑英讲的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听他讲课的人有时甚至多达两三千,连附近战区的高级将领都会慕名而来。

不过,道理好懂,但实际难做。于是,游击干训班把星期天列为民运工作日,学员们叫“政治工作实习日”。每个星期天,学员们分成小组,分途下山,到民众中去,走家串户进行访问,帮助群众做事,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

就这样,培训班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不仅周恩来兼任过“游干班”国际问题讲师,国内外有声望的学者、专家教授、领袖人物、友好人士,也纷纷前往南岳为学员讲课并发表演说。蒋介石也曾亲自操刀上阵,作了《推行基本建设与实现三民主义》的演讲。受他的影响,一些国民党高官也纷纷上阵:白崇禧讲授了《关于游击战争问题》,陈诚讲授了《论游击战》……

3000余名游击干部奔赴前线

第一期游击干训班毕业前夕,叶剑英为检验效果,特意在南岳山上亲自指挥了一次近似实战的大型军事演习。由于组织严密,这次军事演习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叶剑英骑着一匹高大的棕色马,驰骋于山间小道,穿越在丛林岗峰。经过战斗动员,“假想敌”七队在李崇教官的带领下,从南岳山上飞越而下,其余各队则从四面八方紧紧追踪。经过两天一晚的演练,游击学员们一直打到衡山与湘潭交界的护湘关,才收兵回山。

据统计,自从1939年2月15日培训班举行首期开学典礼以来,到1940年3月第三期结束,培训班共为抗日战争培养了3000余名游击战争干部。这些学员们在学习期一过,便立刻奔赴前线作战,将原来敌占区分散的一些民众武装组织起来进行游击战,一度使日军大伤脑筋。

“游干班”创办初期,国共两党工作人员合作比较融洽。可是,随着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加紧了对国民党的拉拢,国民党开始迅速“右转”。从第二期开始,国民党已经全面采取“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政策,公开制造摩擦。到第三期训练班时,国民党反共之风愈演愈烈,再加上当时日本飞机在粤汉铁路沿线狂轰滥炸,游击干训班在南岳受到严重干扰,第三期尚未结束,中途便迁往零陵,之后又迁往祁阳。第三期结束后,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代表团于1940年3月全部撤回延安。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1945年最终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顽强的意志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源:新周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历史   国共   初期   周年   干部   南岳   国民党   学员   蒋介石   训练班   教官   衡山   日本   游击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