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吃饭总不主动买单,找你借东西常常忘了还,你想找他倾诉心事,他却总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泼冷水,嫌你矫情。
一开始你还以为他只是心情不好,可时间久了就发现——这就是他待人的一贯方式。
面对这种总占你便宜、让你心累的人,该怎么办?
别争也别吵,来看看犹太人的一个处世智慧。
一,犹太人的“消除噪音”智慧
犹太人有句话流传很广:“世界太吵,不必把心思浪费在噪音上。”
他们所说的噪音,不单指声音,更多是指那些消耗你精力、干扰你心情的人和事。
而“消除噪音”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个“消除噪音”的思维,最初来自于一个犹太典故。
老约瑟夫是个老师,下班后喜欢安静,可总有一群孩子在他家花园里踢球,吵得他没法休息。
一天,他笑着对孩子说:“你们踢得真棒!我爱看!以后每天来踢,我每人送一瓶汽水。”孩子们高兴坏了,踢得更起劲。
三天后,约瑟夫叹气说:“汽水涨价了,以后只能给半瓶了。”孩子们不太高兴,但还是继续来。
又过了一周,约瑟夫摊手说:“超市没货了,汽水给不了啦。”孩子们一听顿时不高兴了:“谁稀罕你的汽水!不踢了!”
从此,约瑟夫的窗外异常的安静。
你看,约瑟夫不吵也不闹,却成功“消除了噪音”。
总结犹太人的“消除噪音”思维:
1. 先主动给出超出对方预期的“好处”;
2. 再慢慢降低“好处”的价值;
3. 最后停止所有“福利”;
4. 全程保持友好。
生活中怎么用?
比如,我有个朋友,给我提出想偶尔搭顺风车的请求,我虽然不赞同,但也爽快答应了,还特别热情地说:“没问题!我每天接你都行!”
而且,我每次在车上都会给他还备几种饮料、各种零食,让他觉得我服务太到位了。——这是“超出预期的好处”。
过一阵子,我就对他说,家人不喜欢在车里吃东西,于是只放两瓶矿泉水、一盒饼干。——这时他心里就会有落差,“奖励”被降低了。
再过一段时间,我说自己每周一三五都要去健身,没法顺路送他,车上也不再准备任何吃的喝的。——福利全部取消。
慢慢地,对方发现占不到什么便宜了,自然就不想再蹭车。而且,这个过程因为我一直保持热情,他也挑不出毛病,所以我俩的关系也不至于闹僵。
二,被占便宜,不是你的错,是你没设界限
心理学家亨利·克劳德在《界限》里说:健康的关系,来自于清晰的界限。
但我们很多人从小被教育“要与人为善”“别得罪人”,结果就是一次次退让,却忘了保护自己。
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反而让别人误以为你好欺负,他们就一次比一次过分。
你一退再退,别人就得寸进尺。
心理学上还有个“镜像关系”理论,说的是:人与人相处,会下意识模仿对方的态度来判断彼此的亲近程度。
这个理论其实就是告诉你:你越是忍让、包容,对方越可能觉得你“好欺负”,不把你当回事;
而当你敢于设限、敢于拒绝,反而更容易赢得尊重。
别怕会因此没朋友。你更应该害怕你身边围着一群“伪朋友”,占着你的好、耗着你的能量,还让你越来越不敢信任别人,
成年人的社交,不是要做个八面玲珑的人,而是要懂得筛选关系——把消耗你的人请出生活,把位置留给真正值得的人。
所以,如果一段关系总是你在付出,对方却无回应;如果你常觉得心累、被占便宜;
是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个人,还值得我继续交往吗?
结束一段关系不一定要大吵一架,安静地离开,就是最体面的方式。
最后请记住犹太人的“消除噪音”思维:清走了噪音,真正重要的人和事,才有空间走进你的生命。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