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高湿、强紫外线天气,可能造成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异常,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热疹、晒伤,以及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一系列中暑病症。高温天气也会加剧户外劳动者的健康风险。选择在夏季带着一家老小去旅游的朋友,也要注意防暑。
“致命”的高温
中暑,轻则头晕、头痛等,重则大量出汗、脱水甚至昏厥等,热射病是其严重致命类型,多发于高温高湿天气,常见于老人、婴幼儿、体弱者及长时间进行户外作业的健康年轻人。
方法得当,清凉一夏
因高温会加快新陈代谢、导致内循环紊乱等,加重心脑血管负担。所以在高温天气下,人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避免在高温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 )进行户外作业、活动及剧烈运动,如夏季傍晚,某些地区的天气仍然炎热、湿度大,也不建议进行运动。
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旅游时需携带足量的常用药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或藿香正气水等。
户外可通过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方式进行防晒,穿着透气、轻便的衣服,避免穿着深色或厚重的衣物。
对于轻度中暑患者,或夏季自觉头晕、憋闷者,也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调节身体机能。
【穴位】足三里穴、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
【方法】用单手拇指,顺着该穴的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地掐压、疏推和点按穴位,共操作3 ~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快速降温法
在高温环境下,一旦出现疑似中暑的症状,快速降温是关键。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有条件者可移到空调房间内;解开中暑者的衣物,使其双脚抬高,有利于散热,并增加中暑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及时补充水分;在中暑者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用温水反复擦拭,也可用冰袋冰敷或电风扇降温,但要注意适度;当中暑者体温降至38 摄氏度以下时,就要停止强制性降温。如中暑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