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7号深夜,台北厦门街的路上没什么灯,一个叫黎晴的姑娘攥着张纸条,脚步匆匆往邮筒方向赶。
那张纸上写着“明日突击史政局”的急件,是她要传给自己人的关键消息。
可她不知道,昆明街96号保密局二楼里,侦防处长谷正文刚在卷宗上写下“黎如异动,可即收”八个字,正冷笑着盯着窗外她每一步,都踩在别人早就画好的圈套里。

黎晴那会儿的日子过得特别难。
丈夫之前在空战里没了,她一个女人在台北没依没靠,只能去“夜上海”舞厅当舞女,陪人喝酒挣钱。
每天打交道的不是醉醺醺的客人,就是满地的烟头,日子过得像件洗得发白的旧旗袍,一点劲儿都没有。
换成谁处在她那位置,心里都憋着股委屈和难过。

也就是这时候,谷正文的人找上来了。
那天凌晨,特务直接冲了进舞厅后台,没废话,掏出来两样东西:一张说是她哥哥林风“被共军击落”的档案,还有一张盖着“国防部第二厅”钢戳的少尉聘书。
特务跟她说,你哥死在共产党手里,想报仇就帮我们接近聂曦,盯着吴石的动静,以后就是“国家功臣”。
黎晴拿着那张假档案,想起哥哥小时候的样子,脑子一热就签了字,还化名叫“林黎”。

现在看这事儿,真觉得她那会儿太傻了她哪知道,林风根本不是被共军打下来的,人家是1949年驾机起义的烈士,是被国军追着才牺牲的。
谷正文就是拿“报仇”当诱饵,把她骗成了自己的工具。
国民党退到台湾后,用这种手段招人不是新鲜事。
那会儿好多军属、遗孀日子过不下去,特务机关就瞅准了这些人的弱点,要么用仇恨骗,要么用好处诱,黎晴只是其中一个。

她以为自己找着了报仇的路,其实是往火坑里跳。
进了国防部机要科,黎晴就按特务给的“剧本”演。
上班路上“偶遇”聂曦,故意掉文件,还假装手抖泄露密函这些都是毛人凤写的《新手教材》里的套路,想让聂曦注意到她。
可聂曦跟她想的不一样,这位32岁的上校既没拆穿她,也没跟她套近乎,就淡淡说了句“旧档案缺页,劳您补全”,直接把她调去了资料室。

本来黎晴还挺纳闷,觉得自己没完成“任务”,后来才明白,聂曦可能早看出来不对劲了。
真正让她醒过来的是吴石的一封信。
吴石当时是国民党参谋次长,他在信里告诉黎晴,林风是起义后被国军追击殉难的,还说“令兄碧血,山河同证”。
就这一句话,把黎晴心里的迷障全吹散了。

她拿着信冒雨跑到六张犁墓地,在哥哥的衣冠冢前哭到说不出话。
那时候聂曦就在不远处,撑着黑伞看着她。
我猜聂曦那会儿心里就有谱了:这姑娘心里还有良知,能拉回来。
从墓地回来,黎晴就成了真正的双面间谍。

白天她给谷正文写“吴石动向”,全是些含混不清的话,故意藏着关键信息;晚上就把保密局的突击时间、搜查路线折成小纸团,塞进聂曦挂在走廊的大衣口袋里。
每次递情报的时候,她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地撞着肋骨。
但她说不清,就是在这种紧张里,她第一次觉得自己是活着的不是为了报仇,是为了心里的信仰。
搞不清谷正文那时候是不是真没察觉,还是故意装糊涂。

现在想,可能他早就知道点什么,只是没动手,想等着钓更大的鱼。
黎晴就像夹在中间的一根针,一边要应付特务的监视,一边要传递情报,稍微错一步就是死路。
1950年年初,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第一次被捕,笔记本落到了谷正文手里;到了3月,蔡孝乾因为嘴馋进城吃牛排,又被抓了,这次直接叛变了。
他把吴石、聂曦、朱枫这些人的名字、联络方式全说了,连撤退路线都没藏。

情况一下子就危急了,吴石决定让交通员朱枫带着《台湾防区军事态势图》撤离,还签发了一张“蓝底金鹰”特别通行证。
这种通行证全台湾就印了197张,黎晴拿到的是113号,上面写着聂曦的名字,她的任务是把证交给朱枫,再给聂曦传口信。
黎晴连夜写了便条,塞到聂曦家门缝里,然后就往定海机场赶。
可她刚进候机楼,谷正文就在二楼看着她呢。

蔡孝乾早就把计划全供出来了,谷正文不动手,就是想让黎晴“演完”这出戏只有这样,才能把“吴石—聂曦—朱枫”的链条坐实,好跟蒋介石交差。
在机场跑道尽头,黎晴掏出通行证,划燃火柴就烧了。
她跟周围人说“证件受潮,怕耽误起飞”,心里以为这样能吸引特务的注意,给朱枫争取登机时间。
可她不知道,朱枫根本没打算坐军机,早就按吴石的安排,准备坐民营小火船去大榭岛了。

她以为的“救援”,其实是谷正文要收网的信号。
后来的事就像按了快进键。
1950年2月的一个雨夜,特务闯进了聂曦家;同一时间,吴石的官邸也被搜了,吴石的夫人无意中提到了“朱小姐”,再加上通行证的存根,所有证据都齐了。
6月10号清晨,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四个人被拉到台北马场町刑场,枪声一响,就再也没回来。

聂曦临终前还一脸困惑,他大概到最后都没明白,自己最信任的传递线,怎么会把自己引向死亡。
黎晴也没逃过。
1950年底,她被以“叛乱罪”秘密处决,档案上写的还是“林黎”,尸体埋在六张犁的山坡上,连块碑都没有。
直到后来,北京西山建了无名英雄广场,089号碑的背面刻着“华东局情报干部”,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叫黎晴的姑娘,是为了国家统一拼过命的人。

谷正文后来在回忆录里还得意地说,“最好的谍报,是让对手用你的手完成他的死亡”。
这种冷酷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但他大概忘了,黎晴虽然被他当成了棋子,可她心里的信仰没灭。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就是有很多像黎晴这样的人,明明知道可能会输,还是选择点燃自己,给光明留条路。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