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明星餐饮品牌退潮 流量红利终有尽时

由明星薛之谦创立的上上谦火锅,近日发布一则闭店通知,称因租约到期,广州店将于12月15日关闭。此后,上上谦全国门店仅剩上海店仍在营业。从高峰时期的20余家门店到只剩一家,上上谦的收缩是明星餐饮品牌退潮的一个缩影。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明星火锅店集体退潮,包括陈赫、叶一茜等明星创立的贤合庄,郑恺的“火凤祥”等品牌。

上上谦火锅门店的落寞身影正是明星餐饮品牌退潮的生动注脚。从高峰时20余家门店到如今的“苟延残喘”,上上谦从“花繁果硕”到“穷途末路”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餐饮的红火从来不是流量堆砌的幻象,打卡式消费终究撑不起品牌的价值沉淀,无法兑现用户忠诚度。

正如专家分析,明星餐饮品牌的集体遇冷,归根结底在于商业模式的本末倒置。上上谦开业初期凭借薛之谦的IP光环,成为粉丝“趋之若鹜”的打卡地。然而,一旦新鲜感褪去,“味道普通”“价格偏高”的短板便暴露无遗。消费者可以为一次打卡支付溢价,却不会为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反复消费,这也是消费的基本逻辑。

陈赫的贤合庄巅峰时开出788家门店,如今仅剩25家在营,天花板掉落、加盟商维权等风波不断;郑恺的火凤祥也从200家门店缩水至不足40家,还曾深陷抄袭争议……这些品牌的共性在于,将明星流量当作核心竞争力,却忽视了餐饮的本质——产品与服务。长此以往,终有一天品牌会像叶圣陶先生笔下的“古代英雄的石像”一样,轰然倒塌,只留下一片尘埃。

除此以外,管理缺位与盲目扩张也成为明星餐饮品牌“倒下”的关键因素。多数明星仅挂名投资人,对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等关键环节撒手不管。上上谦2020年两次被检出餐具大肠杆菌超标,彼时薛之谦早已退出经营;贤合庄通过加盟模式野蛮扩张,却因“加盟商等于散养”导致管理失控。当明星热度减退,缺乏专业运营支撑的品牌便如“多米诺骨牌”般崩塌,毕竟消费者可以为偶像买单一次,却不会为平庸的产品重复消费。

名气从不是品牌的代名词,流量红利也终有耗尽之日。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多少年来餐饮运营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品质是立足之本,服务乃发展之基,明星餐饮若想破局,需摒弃短期变现思维,像深耕产品的传统品牌般打磨口味、严控品质;建立健全供应链体系,实现标准化与稳定性的统一。同时,明星更要深度参与餐饮企业的管理,避免战略与运营脱节。

不久前,一篇《网红餐厅:68%活不过18个月,流量狂欢后的断崖有多冷?》的文章在受到公众关注的同时,也给许多餐饮企业警示:流量只能带来一时喧嚣和狂欢!没有味蕾的忠诚,再炫的灯光也照不亮回头路。餐饮企业唯有扎实的产品与服务才能留住人心,才能细水长流。

明星餐饮品牌的集体退潮告诉我们,流量和名气的红利终有“日暮穷途”之时,当明星光环褪去,真正能穿越市场周期的,永远是那些把心思沉在食物里、落在顾客需求上的品牌。这,才是餐饮行业最本真的生存法则。除此,无他!( 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樊树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美食   红利   流量   餐饮   明星   品牌   产品   餐饮企业   集体   光环   名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