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英伟达在中国AI市场份额高达95%。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只剩50%。
市场份额腰斩的背后,不是性能问题,也不是产品问题,而是规则变了。美国高压管制一刀切,切掉的不是对手,是它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未来。
2025年第一季度,百度和腾讯在财报会议上接连放话,明确表达对国产AI芯片的支持态度。过去要什么芯片都靠进口,现在换了思路。
AI推理不靠GPU,也能跑得动。替代产品选项多了,平台自主能力强了,一场关于“底层算力”的大洗牌就此开启。
国产芯片厂商没等机会送上门,自主适配国产大模型DeepSeek,10家企业齐上阵。云服务平台跟着变阵,华为云、百度云、阿里云排队接入。一个新的AI算力体系已经在中国本土快速成型。
美国一边打压,一边解禁。H20禁了又解,英伟达市值从高点蒸发1600亿美元。市场逻辑变了,不再是谁技术先进就吃独食,而是谁能留下来,就有饭吃。接下来,就看谁还坐得住。
英伟达别嘚瑟,中国巨头要翻桌子了
2025年第一季度,百度和腾讯先后对外披露了一个相似的态度:不再依赖英伟达。
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在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中公开表态,百度在选型芯片时拥有多个可替代方案,能够满足AI推理任务需求。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也在同一季度的电话会上表示,目前腾讯拥有足够的高端芯片库存来支撑多代模型训练任务,同时也在积极考虑国产替代方案。
这两位来自中国科技头部企业的高管,并未回避任何关键词。他们没有模糊表态,而是直指算力底座国产化的核心问题——替代能力已具备,技术路径正在多元化。
2025年,美国对中国AI芯片持续收紧出口审批。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也被列入禁售名单,连授权出口都被暂停。
芯片一禁,企业若再依赖进口,研发进度就要卡死。腾讯的表态正是源于这场持续的政策风险——规模不再重要,稳定供应才是关键。
与过去不同,AI推理模型对芯片的依赖不再集中于训练阶段的超高算力,而更多地关注成本、能耗与响应效率。也就是说,只要推理速度够快,功耗能控住,国产芯片就能接得住业务。
沈抖提到,“我们对国产芯片和软件堆栈的配合能力有信心,未来在这个方向上会持续投入。”这种配合,不是短期选型,而是整体架构的变革。
如果说过去的算力逻辑是“拿最强的GPU跑最难的模型”,那么现在是“用可控的国产方案跑最现实的业务”。这一轮逻辑的变动,压根不问你性能能打几分,而是问你能不能供得上。
英伟达的技术依旧领先,但技术已不再是唯一决胜要素。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信任断裂,倒逼中国科技企业加速完成战略自主化。站队国产,不是感情,是保命。
当国内云计算企业与芯片企业同时重构供应链时,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将促使生态闭环的形成。谁能留在局里,谁才有资格谈未来。
H20芯片贱卖风波:库存爆仓,英伟达急哭了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出口全面叫停英伟达H20芯片,英伟达面临前所未有的库存危机。
这款H20芯片,原本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出口限制而特地设计的“低配版”,性能虽然不如H100,但足以满足大多数推理任务。2025年初,美国再次收紧管制,H20也被勒令停止对中国出口。
英伟达当即陷入泥潭,库存高达45亿美元,最终被迫计提55亿美元减值,市值蒸发1600亿美元。
这一切都发生在北京。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自到访时,宣布美国政府“批准H20恢复出口”。看上去是利好消息,但中国业内对此并不买账。因为这次解禁,不是规则放宽,而是一次战术性妥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指出,美国此举并非放松对华科技遏制的战略转向,而是一次“以退为进”的利益交换。
H20芯片属于“专供中国”的降配产品,不具备高端训练能力,也不具备战略意义。
即使恢复出口,H20也卖不动。在政策高压下,中国买家已开始全面转向国产芯片体系,H20的恢复出口已失去了市场窗口期。
英伟达面对的是一个“出口变空投”的困境。政策朝令夕改,库存堆成高山,企业不得不考虑最坏预期。此时再想重建信任,已然为时过晚。
从2021年到2025年,英伟达在中国AI市场份额从95%跌到50%。不是对手太强,是自己“断供”断掉了渠道和信用。美国一边设限,一边松绑,让企业成为代价。
英伟达不是没看到趋势,而是无能改变趋势。当国内AI生态开始构建自有算力底座,它在中国的角色已从“关键”变成“可选”。
芯片政策不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风险控制问题。谁能保障供货,谁才是可信任的合作方。
H20的反复出场,暴露出一个核心问题:管制政策的不可预期性,正在驱动中国市场从“被迫转型”进入“主动去美化”。
没你也能搞,国产芯片这次不是演的
2025年2月1日至2月6日,仅仅六天内,10家国产AI芯片企业集体宣布适配国产大模型DeepSeek。
打响第一枪的是华为昇腾。随后,沐曦、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海光信息、昆仑芯、燧原科技、太初元碁、云天励飞迅速跟进,形成统一阵线。这不是宣传造势,而是芯片适配工作的实质性启动。
芯片企业之外,9家主流云服务商同步出场,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联通云、移动云、京东云、天翼云纷纷官宣对DeepSeek的支持。
一个横跨芯片、云计算、AI大模型的国产生态,正在同时完成验证与部署。
在这场深度联动中,每家芯片企业背后都代表一条供应链。
华为昇腾聚焦政企市场,海光信息背靠国产CPU基础设施,燧原科技在推理领域部署深厚,壁仞科技在高端训练芯片上不断推进。生态之广,足以支撑多元业务需求。
最令人关注的是寒武纪的缺席。作为“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在这轮国产适配大潮中没有表态,引发市场震荡。
春节前后,寒武纪股价出现连续下跌,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疑虑。对比之下,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AI基础设施企业股价则稳中有升。
资本市场的反应透露了一个信号:真正被市场认定的,不是“有没有技术”,而是“有没有战略同步”。芯片企业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产业链中不可缺位的一环。
DeepSeek是国产大模型的代表作。它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国产芯片能否“跑起来”的试金石。适配它,不仅是对芯片性能的验证,更是对AI生态融合能力的系统性考察。
从AI模型到云服务平台,从底层芯片到系统软件,中国AI产业正在完成一次完整的“去英伟达化”路径测试。没有英伟达,国产也能搞,而且搞得动、搞得成。
这一次,不是样子工程,也不是象征意义,而是覆盖底层、连接上层、打通应用的全链路重构。
产业路径已定,生态重构已启。接下来,中国的AI芯片厂商需要做的,不是喊口号,而是稳扎稳打,把一块块“可用”变成“好用”,把“替代”变成“优选”。未来就摆在面前,谁跟上,谁留下。
参考资料:
无可争议的王者!NVIDIA狂揽94%独显份额:AMD拿下6%. 快科技. 2025-09-03
AI推理芯片激发新一轮应用创新. 科技日报. 2025-01-15
黄仁勋痛批美国AI芯片管制!NVIDIA中国市占率已跌至50%. 快科技. 2025-05-22
H20芯片解禁,怎么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2
10大国产AI芯片力挺DeepSeek!寒武纪缺席. 澎湃新闻. 2025-02-07
中国科技企业未雨绸缪:没有英伟达,有国产. 观察者网. 2025-05-30
更新时间:2025-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