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lmm
年近百岁的李嘉诚或许也没想到,其商业生涯竟会遭到“中美双杀”。
刚打算向美资出售港口,就被中国监管部门紧急叫停。
曾经叱咤风云的亚洲首富,如今却沦为了“全民公敌”。
中国强硬阻击,美国却在一旁冷眼相待。
可以说,落得这般田地,都是由他一手“作”出来的!
如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年6月27日,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名单公布。
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意外落选。
这一落选信号被外界解读为李氏家族与内地政商关系的“彻底决裂”。
而就在此前,李嘉诚旗下长和实业曾拟以228亿美元。
将全球43个,含巴拿马运河两端在内的关键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要知道,巴拿马运河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
中国商船通行量占比更是高达21%。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港口控制权落入美资手中。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遭受致命打击。
这一交易,无疑直接触碰到了中国的战略安全红线。
官方的反应迅速且强烈。
3月,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大公报》评论。
直指该交易“见利忘义,完全漠视国家利益”。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也公开发声。
直言“误信‘商人无祖国’的人,终将明白没有祖国庇护的风险”。
紧接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果断出手。
宣布对交易进行反垄断审查,原定4月2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也被迫无限期推迟。
而美国方面的态度,却让李嘉诚的“投诚”显得无比尴尬。
美国参议院以“国家安全”为由。
对贝莱德接手港口展开网络安全审查,导致首付款迟迟无法到账。
特朗普政府虽高调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
却未对交易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支持。
更讽刺的是,就在交易前夕。
美国还在谋划着对中国制造船只征收巴拿马运河的“特别通行费”。
至此,李嘉诚的这场交易,彻底成了“将国家命脉拱手送敌”的“叛徒行为”。
而美国的真实意图也一览无余。
他们利用李嘉诚制造地缘冲突,却不愿为其承担任何的政治风险。
这场风波,看似意外,实则却是李嘉诚战略的必然结果。
李嘉诚的撤退战略始于2013年。
当时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繁荣阶段,许多投资者疯狂投入。
而李嘉诚却开始了他的撤资计划。
从2013年到2015年,他接连抛售了上海东方汇经中心、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等地标建筑。
2015年成为这场抛售的关键转折点。
5月,以37.3亿港元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丰银行大厦。
11月,出售北京亮马桥嘉里中心。
而在2016年,这场撤退彻底达到高潮。
在这年里,李嘉诚抛售上海世纪汇等内地资产,套现超千亿港元,被市场封为“逃顶大师”。
然而,与集中抛售内地资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嘉诚的转移战略。
自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
他就持续通过旗下长和系企业积极投资欧洲。
仅是2010年至2015年,李嘉诚投资超过300亿英镑,收购了英国电网和天然气公司。
成功控制英国30%左右的天然气市场和25%的电力市场。
然而,这种抛售国内资产,投资国外市场的“叛国”行为很快将他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虽称“撤资正常”。
但新华社旗下瞭望智库很快发表《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
批评其“过桥抽板”,但也很快被撤稿。
虽然事实证明,李嘉诚这时的撤资套现是正确的做法。
只是这种快速套现又投资国外的行为,还是让他的口碑不可避免地变了味。
毕竟,曾经李嘉诚的人设还是个“爱国”商人。
如今却如此急切地套现,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
而谁也没想到,抛售房产仅是序曲。
真正引发轩然大波的还在后面......
2025年3月,一则重磅消息震动全球商业界。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贝莱德财团达成协议。
拟以228亿美元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这些资产分布广泛,涵盖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199个泊位以及相关配套物流网络。
其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尤为关键。
它们掌控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通道,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而这一交易也被《华尔街日报》称为“21世纪最敏感的资产转让”。
这笔交易,在李嘉诚的算盘中,或许是一次成功的“资产套现”。
毕竟,长和自1997年起就开始经营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合约一度延至2047年。
然而,交易公布后,迅速引发轩然大波。
中国方面反应迅速且强硬。
2025年3月,《大公报》接连发表评论。
质疑该交易可能“漠视国家利益”,并抛出个尖锐问题。
强调企业家应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国务院港澳办官网随即转载评论,足见此事件的分量之中。
几天后,《大公报》再发社评,呼吁商人饮水思源,莫忘根本。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未能如李嘉诚所愿。
特朗普上台后虽多次叫嚣要“收回”巴拿马运河。
但只是口头表态,并未作出任何实质性行为。
4月,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又爆出猛料。
称和记港口巴拿马子公司的特许经营合约存在多项违规。
相关授权官员将被起诉,这无疑让本就棘手的交易雪上加霜。
尽管长和集团股价在交易次日出现暴涨。
但这份短暂的“利好”很快就被现实击碎。
交易最终因中国审查的严格把关和美国的“放鸽子”行为而陷入僵局。
目前该交易下一步将如何发展,尚且未知。
但不可置否的是,在国家利益面前,商业利益必须让位。
没有祖国的庇护,再大的财富也如沙上建塔,一触即溃。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2015年李嘉诚撤资风波:一个决定,引发全民热议
东南早报——96岁李嘉诚,突传消息!
中国基金报——92岁李嘉诚罕见公开露面!突然重返内地?李泽钜回应来了,更这样看待香港!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