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重磅!国家出手中国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买房时代来了!

这几天大家伙儿都在聊十五五规划的事儿,尤其是房地产那块儿。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文件一出,直接就把房地产从过去的经济支柱位置挪到了民生保障的行列,跟教育、医疗、就业这些摆一块儿去了。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它意味着国家要从根上调整房地产的玩法,让房子回归到住的本意上,而不是老想着靠它拉动GDP啥的。以前房地产老被绑在投资和经济增长上,现在呢,规划建议里明确提了要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模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房屋品质。简单说,就是国家出手了,要让房地产变成真正服务老百姓的民生项目。

这个建议的发布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25年年初开始,中央就组织了起草小组,成员包括多个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他们跑了好多地方调研,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省份,甚至边远山区都去了,收集基层意见。调研数据挺多,比如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约50亿平方米,二手房交易规模也在扩大,有15个省份二手房销量已经超过新房。

这些数据都成了调整的依据。到了10月26日到29日,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会,审议通过了这个建议。文件分成三大板块,总共61条,房地产部分放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重点里头。发布会后,国务院新闻办还专门解读,说房地产风险防控还是重点,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

为啥国家这时候要这么调呢?根儿上还是因为过去靠土地财政拉经济的路子走得有点儿累了。过去三十年,房地产火得不行,主要靠三板斧:外贸赚外汇,卖地搞基建,再加上农村人口进城、年轻人结婚的刚需,还有老百姓负债不高,能扛得起房贷。这些条件凑一块儿,房地产就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城镇化率从低位往上窜,结婚率高,人口正增长,大家买房热情足。结果呢,房价一路涨,开发商赚翻了,地方政府也靠土地出让金过日子。但到2025年,情况全变样了。城镇化率已经到67%左右,没多少农村人口要大规模进城了。人口总量开始负增长,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总人口比2025年少480万左右。适龄购房人群也缩水了,生育率低,结婚率降,刚需少了一大截。

再看居民杠杆率,这东西就是老百姓借钱买房的负担。2025年居民杠杆率已经升到61.3%,比欧元区高,但比美国日本低点儿。不过,居民债务占储蓄的比例只有1.4倍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说明大家借钱的压力不小,很多人没余力再加杠杆买房了。这些变化直接反映到市场上,新房销售放缓,库存堆起来了。

一线城市商品房长期库存约11个月,还算低于均衡水平,但整体待售面积到2025年9月底有7.6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2025年同比下降6.7%,落到9.1亿平方米左右。新建住宅和二手房销量分别是7.6亿和6.3亿平方米。房价呢?结构性分化明显,一二线核心城市可能稳住或微涨,因为人口净流入,需求还有,但三四五线城市房价持续下行,人口外流,产业弱,泡沫还存在,风险指数高。

开发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过去他们是卖方市场,买房得排队,还得交茶水费啥的,十几万块扔进去还不一定抢到。现在市场翻了个个儿,成了买方市场。开发商开始低头了,提供车接车送,送车位送商铺,甚至改成现房销售,购房款直接进监管账户,生怕买家跑了。

这态度180度转弯,主要因为库存压力大,新楼盘门可罗雀,销售员闲得慌。规划建议里还强调了因城施策,不会全国一刀切。要看人口流动情况,净流入的城市如深圳、上海,能优化地段和配套,房价相对稳;人口年年外流的中小城市,再便宜也得慎重,很多县城房价看着没大跌,其实是交易量低迷,根本卖不动。

品质升级是这次调整的重头戏。规划建议提了要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限制超高层建筑,推动制定好房子标准。以前那些采光差、绿化少、得房率低的房子要被淘汰了。十四五时期,已经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个,惠及1.1亿居民,还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帮了3000多万人。

十五五会继续推这些,预计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户均接近1.1套。未来的房子楼间距宽了,绿化覆盖多了,建材环保,智能化设施普及,甚至100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能到110平。这都因为房地产成了民生项目,国家不光想着卖地赚钱,还真得考虑居民住得舒不舒服。住房短缺时代基本结束了,现在重点是提升质量,解决存量问题。

以前大家买房老想着投资回报,盼着房价涨赚一笔。现在房子从投资品变成了消费品,就跟买冰箱电视似的,只关心适不适合自己,品质咋样,价格合不合理,周边配套全不全。没人会指望冰箱升值,以后也别老盯着房子涨价。

没买房的年轻人别急,现在市场从容多了,能慢慢挑。已经有房的也别慌,房子回归居住本质,生活质量会上去。规划建议里还提了要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制度,这些会让市场更规范,风险少点儿。

房地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是个大趋势。完整十五五规划纲要预计2026年3月全国两会上正式发布,那时候细节会更清楚。但从建议看,国家要从对标国际经验转向抢占科技高地,房地产也会融入这个大局。

城市化进程还在,但速度慢了,到2030年城镇人口9.83亿,人均住宅面积升到44.6平方米。需求规模缩小,市场会更理性。核心城市土地成交金额预计增长,但整体投资布局谨慎。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和成交面积同比增,出让金涨47%。这些数据都指向一个方向:买房时代来了,但不是过去那种炒房的狂热,而是理性挑选好房的阶段。

这次国家出手把房地产纳入民生项目,是实打实的调整。过去依赖增量时代结束了,现在得面对深度调整的挑战。就业市场波动、金融薪酬调整,也影响购房力。但机会在哪儿呢?就在品质提升和市场理性上。没买房的能等好房子,价格更亲民;买了的能享更好环境。房地产不再是经济发动机,而是民生保障的一部分。这波转变,让人觉得买房终于能接地气了,不用再那么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财经   重磅   中国房地产   民生   出手   中央   项目   国家   时代   房地产   建议   人口   房子   市场   块儿   房价   居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