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MIF2025丨清华大学教授张翀:装备创新赋能生物制造核心菌种创制

9月25日,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常德开幕。论坛上,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教授、重组蛋白合成生物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翀发表了以“装备创新赋能生物制造核心菌种创制”为主题的演讲。

张翀指出,生物制造的核心是菌种。从百年前青霉素时代至今,虽然人类创制能力不断增强,但菌种工业化仍面临耗时长、效率低的试错困境,关键瓶颈在于表型测试能力远远滞后于基因层测试合成能力。

针对这一痛点,张翀团队从工科视角切入,依托微流控技术来实现细胞的超高通量检测。张翀表示,基于微流控的体系,能够实现最高100万通量,在海量层面上实现表型数据的数字化获取。

张翀还指出了微流控体系的其他优势:环境可控,使用超透性离线反应器实现精准控制;发展乳化微滴反应,满足在高通量场景下控制培养基的需求;使用多模态光学检测系统,实现相关光学性能测试。

目前,张翀团队已经形成了涵盖菌种筛选、进化、评价、检测的全链条装备体系,不仅服务国内学术界与产业界,还成功出口海外,为生物制造开辟工业育种新赛道。在应用场景上,该体系已落地多项合作,包括与传统发酵企业联合开发传感器、携手 CICC 建立微生物挖掘平台、搭建 “MabSeek” 抗体平台等。

面向未来,张翀将实现科研仪器自主化研发作为自己团队的目标。“90% 的科研仪器来源于进口,我想打赢这场战争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张翀如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科技   菌种   清华   大学教授   核心   装备   生物   通量   表型   体系   团队   能力   光学   常德   场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