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跌落神坛,从一天卖6万个到无人问津,它为何不火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X.L.Y

前言

“这狗不理包子,它究竟好在哪儿?它是皮薄儿,馅儿大,十八个褶子就像一朵花”。凭借着春晚小品中的这句话,天津狗不理包子走进了千家万户。

极盛时期一天可以卖出6万个包子,一家狗不理门店的单月营业额可达30万元。而如今再提起狗不理真的是连“狗”都不理了,天津当地人不去吃,外地游客对它也是毫无兴趣。

从人尽皆知的中华老字号到如今的无人问津,狗不理包子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它为什么突然没人理了?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好的,很多上了岁数的天津人可能都知道,当年的狗不理是非常受百姓喜爱的品牌,传说创始人叫“狗子”,手艺好人又实在,忙着包包子顾不上搭理人,大家一来二去都叫他“狗不理”。

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摊子最后成了天津美食界的扛把子,包子十八个褶儿是标配,个个白胖饱满,掰开以后热气腾腾,肉馅透着光亮,汁水顺着下巴流。后来名声传开,连慈禧太后都曾“御口一试”,成了清宫御点。

从单店月收入三十万到连房租都付不起

然而现在单店月收入从三十万暴跌到连房租都付不起。天津总店饭点空荡荡,网络差评刷屏,狗不理真成狗都不理了。

问题出在2005年被天津同仁堂接手后,硬把包子当奢侈品卖。一个猪肉包卖十几块,礼盒装上百元,比西餐牛排还贵。

关键在2020年北京王府井店那波骚操作。博主嫌难吃价高发视频,店家不反思直接报警,说人家诋毁名誉。

这下捅了马蜂窝,消费者集体炸锅。百年招牌的傲慢暴露无遗,管理混乱到员工在包房偷懒闲聊,包子不熟还怪顾客催。

从口味到服务全都是差评

说到底,就是自己作的。一笼8个包子敢卖128块,配的还是速冻粥。价格对标米其林,食材用的菜市场大路货。

猪肉馅从黑猪五花换成普通肉,汤汁越做越干,褶子都捏不利索了。游客咬一口直皱眉:“还不如街边2块的酱肉包。”

更寒心的是服务。老阿姨问句“能加点醋吗”,服务员甩脸子走人。花大几百吃顿饭,连个笑脸都买不着。

狗不理端着“祖宗招牌”,2011年评上非遗后疯狂涨价,把胡同老店全改成洋不洋土不土的连锁店。

天津人自己都不吃

看看人家南翔小笼包。现包现蒸明档操作,三鲜馅卖25元客似云来。

最讽刺是天津人自己编段子:"带朋友吃狗不理?这得多大仇!"游客当特产买,回家全送垃圾桶。老字号作死三件套齐活:价格刺客、服务摆烂、口味拉胯。168年攒的口碑,三年就败光。

股东现在哭都来不及。股价比巅峰缩水六成,加盟商集体维权。早干嘛去了?包子就是填肚子的吃食,非把自己当奢侈品。慈禧吃过又怎样,老百姓吃不起照样白搭。

食客的声讨

无数食客的亲身经历,汇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诉状。一笼八个的小包子,敢卖到上百元,被人戏称为“包子界的LV”。然而,撕开这奢侈品的外衣,食客们尝到的却是面目全非的味道。馅料油腻,分量可怜,面皮厚重粘牙,吃起来和便利店几块钱的速冻包子别无二致。

慕名而来的游客和食客,满怀期待地走进店门,迎来的却往往是服务员冷漠、不耐烦的脸。没有笑脸相迎,没有耐心解答,仿佛顾客的到来,只是打扰了他们的清净。这种深入骨髓的傲慢,比难吃的包子更让人心寒。人们花钱,是来买享受,不是来买白眼的。

当一位探店博主发布了真实的差评视频,狗不理非但没有反思,反而选择了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报警。此举瞬间引爆舆论,它传递出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这个品牌不接受任何批评,甚至不惜动用公权力来堵住消费者的嘴。这不再是傲慢,而是对市场规则的公然宣战。

品牌的辩护:听起来更像一声叹息

面对排山倒海的质疑,狗不理也曾试图为自己辩解。它说,之所以贵,是因为用了最好的料。什么“专供猪肉”、“进口小麦”,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它“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它还说你吃的不仅仅是包子,更是文化。是那传承百年的“十八个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底蕴。这套逻辑听上去很高深,潜台词却很简单:我的品牌有光环,你们就该为这份情怀买单。

当“老字号”成了唯一的遮羞布

狗不理的病,早已不是味道或服务那么简单,而是深入骨髓的认知错位。

它还活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以为靠着名气就能做“一锤子买卖”。游客来天津,总得尝尝吧?宰一个算一个。可它没意识到,时代变了。今天,信息没有壁垒,差评长了翅膀,一个顾客的不满,一夜之间就能传遍全网。过去无往不利的模式,在今天成了最快自杀的捷径。

它把老祖宗留下的“老字号”当成了护身符,甚至是鄙视消费者的资本。它觉得,自己是文化遗产,是城市名片,你们都得捧着我。这种心态,让它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看不到市场的真实反馈。

祖宗的家底,是用来开创未来的,不是用来躺平的,更不是用来羞辱“衣食父母”的。当一个品牌只剩下“老字号”这块遮羞布时,它的衰败就已经注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最终,市场给出了它的判决。狗不理被剥夺了最宝贵的资产:消费者的信任。门店接连关闭,客流门可罗雀,曾经的金字招牌,如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雷区”。这便是对傲慢与懈怠最公平的惩罚。

这个案例,如同一声响亮的警钟,为所有餐饮品牌,尤其是那些头顶光环的老字号们敲响。情怀不能当饭吃,历史无法兑现成今天的营业额。

在当下的市场,想活下去并活得好,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味道封神,让人的味蕾上瘾。要么服务到心,让人的体验上头。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指向唯一的准则:诚信。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贝壳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美食   神坛   无人问津   包子   老字号   天津   食客   品牌   天津人   傲慢   游客   百元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