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到国庆黄金周的休闲时光,不少人上着班心却已经在憧憬旅途的风景与亲友小聚的温馨,而餐饮市场却已悄然切换到 “春节模式”—— 多家热门餐厅的年夜饭预订通道早已开启,部分老字号、特色餐厅甚至出现 “一桌难求” 的盛况,有人提前三个月下单,只为锁定除夕夜的团圆席位。
“去年没提前订,除夕当天找了四五家餐厅都满了,最后只能在家煮速冻饺子,今年国庆还没开始就赶紧联系常去的那家湘菜馆,总算订到了大包间。”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女士拿着预订凭证,语气里满是踏实。她的经历并非个例,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主打家庭聚餐的餐厅近期咨询量激增,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旗下门店年夜饭预订量已达去年同期的 1.2 倍,带独立卫生间、能容纳 10 人以上的大包间最受欢迎,部分门店的热门时段席位已被订满 60%。
为何年夜饭预订要 “抢跑”?从消费者角度看,“怕落空” 是核心动因。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越来越多家庭不愿再为年夜饭的备菜、烹饪、收拾忙碌,选择到餐厅享受专业服务,而优质餐厅的席位有限,尤其是注重私密性、菜品有特色的门店,自然成了 “香饽饽”。“我们家有老人孩子,餐厅有儿童座椅、软烂的菜品,比在家方便多了,早订早安心。” 武汉市民李先生的想法,道出了许多家庭的考量。
对餐厅而言,提前开启预订也是 “未雨绸缪” 的经营策略。某老字号鲁菜馆店长王磊介绍,年夜饭的食材准备讲究 “鲜” 与 “准”,比如海鲜、腊味等需要提前备货,提前预订能让餐厅更精准地预估客流量,减少食材浪费;同时,也能提前规划员工排班,避免除夕夜因客流突增导致服务断层。“我们还会根据预订情况推出定制套餐,比如增加‘全家福’‘年年有余’等寓意吉祥的菜品,满足家庭聚餐的仪式感需求。”
这股 “提前订年夜饭” 的热潮,背后还藏着消费信心的回升与情感需求的凸显。经历过疫情期间的线上团圆、简餐过年,人们对线下团聚的渴望更加强烈,年夜饭不再只是一顿饭,更是承载亲情、传递祝福的重要载体。某餐饮行业分析师指出,从国庆后就开启的预订热,反映出消费者对节日消费的积极预期,也说明餐饮市场正在持续复苏,“人们愿意为‘团圆’买单,为‘仪式感’付费,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重要的信号”。
不过,预订热潮中也有一些小插曲。部分消费者担心 “提前订了万一有事去不了怎么办”,也有人对餐厅的 “预付款”“不可退改” 政策存疑。对此,不少餐厅也在优化服务,比如推出 “可提前 7 天免费改期”“部分预付款可退” 等灵活政策,既保障自身经营,也缓解消费者的顾虑。
距离春节还有四个多月,年夜饭的预订战已悄然打响。这场 “提前量” 十足的预订热,既是人们对团圆的珍视,也是餐饮市场活力的缩影。或许未来,“国庆订除夕饭” 会成为新的消费习惯,而如何在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同时,让预订更便捷、消费更安心,仍需消费者与商家共同探索。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