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守护黄河味道 以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4月19日,由内蒙古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指导,底色餐饮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小厨大爱首届生态黄河鱼品鲜节”在和林格尔县前窑子水库隆重举行。活动以“品生态黄河鱼,享内蒙古地标味”为主题,通过线下品鉴、线上直播、品牌联动三大场景,全方位展现黄河鱼生态养殖的独特优势与小厨大爱品牌的匠心坚守。

内蒙古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始终鼓励会员企业立足本土资源,将内蒙古的好食材转化为好味道,推动“蒙餐—中国第九大菜系”高质量发展。小厨大爱通过生态与餐饮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协会顾问张百会强调,前窑子水库黄河鱼从这里端向首府呼和浩特,端向人们的餐桌,这是一个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过程,更是小厨大爱奉献给消费者一个爱的全过程。这次爱心之旅,探寻之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企业的大爱。祝愿小厨大爱餐饮,秉持初心,要像黄河后浪推前浪,把我们的餐饮事业继续做好。

小厨大爱餐饮董事长张成辉表示,小厨大爱餐饮与前窑子水库达成合作,目前年用鱼量超100万元。未来一年,企业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故事推广,将年用鱼量提升至2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使“前窑子生态黄河鱼”成为内蒙古美食新招牌。黄河鱼作为历史记忆和文明交融的象征,小厨大爱致力于将其打造为生态与非遗技艺结合的美食,推动生态内蒙古和绿色饮食文化。

溯源生态黄河鱼:前窑子水库的天然馈赠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林格尔县前窑子水库不仅是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更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与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库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浑河流域,总库容0.9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6000—10000亩,凭借“倒流河”的独特水文系统与“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以鱼养水、水清鱼肥”的良性循环。

自治区农牧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始终将前窑子水库作为生态渔业发展的重点示范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赋能,推动其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近年来,农牧厅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200万元,支持水库智慧监测系统升级、生态鱼苗繁育及水质净化工程,并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渔业碳汇”课题研究,探索绿色低碳养殖新模式。

据水库管理站站长南世平介绍,前窑子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国家一级标准,透明度超3米。依托智慧监测网络与生态治理技术,水库通过投放滤食性鱼类与螃蟹苗,有效抑制藻类繁殖,2025年水体总磷浓度较2019年下降26%。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20余种鱼类资源,其中生态黄河大鲤鱼以“刺少肉多、味美鲜嫩”闻名,单尾最大捕捞纪录达28斤。此外,水库周边湿地吸引白天鹅、黑鹳等珍稀鸟类栖息,形成了“春杏花海、秋叶彩林”的生态画卷,成为集水利、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景区。

从水库到餐桌:小厨大爱的品牌坚守

小厨大爱品牌自2014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用好食材、笨方法,做健康菜”为使命,深耕内蒙古地标食材。2024年品牌全线升级后,聚焦“草原牛·黄河鱼”两大核心品类,严选四子王旗草原散养黄牛、前窑子水库生态黄河鱼等优质食材,在匠心做好“让世界品味草原”的同时,致力于以餐饮的力量助力提振消费。

小厨大爱的黄河鱼生长周期超两年,采用低密度养殖,鱼肉细嫩无土腥味。一条鱼可做三种招牌菜——红烧、糖醋、泡饼,每一口都是黄河岸边的风土记忆。配合草原鲜牛肉制作的“萝卜鲜牛肉”“黄柿子牛肉”等菜品,更将游牧文明的豪迈与农耕文明的温情融于一席,诠释了“内蒙古地标菜,小厨家里味”的品牌理念。

政企协同:以餐饮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小厨大爱不仅关注美食,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直接带动前窑子水库农产品销售,并与水库管理站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未来,品牌计划将部分收益用于支持库区生态保护与周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黄河鱼”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一席黄河宴,半部游牧诗,让世界通过美食读懂内蒙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黄河   和林格尔县   河鱼   窑子   匠心   内蒙古   地标   助力   水库   乡村   味道   生态   餐饮   美食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