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商界,曾经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一个普通记者白手起家,打造出庞大的商业帝国,成为赫赫有名的首富。
他出门有10名保镖开路,12名女秘书相伴,家中还雇着27个保姆照料生活,风光无限时甚至登上《福布斯》富豪榜,荣获“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
然而谁能想到,这看似辉煌的一切,不过是精心编织的骗局。
信息来源:卓达杨卓舒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首次公开审理新浪财经2019-11-27
当泡沫破灭的那一刻,40多万家庭的血汗钱化为乌有,这位昔日首富也戴上了冰冷的手铐。
他到底是谁?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他,就是杨卓舒,1952年,杨卓舒出生在黑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本应在书香氛围中成长的他,6岁那年因父亲被打成“右派”,命运从此改变。
在学校里,他成了被排挤、嘲笑的对象,“右派子女”的帽子像是一把沉重的枷锁,压在他的心头。
那段灰暗的日子里,书籍成了他唯一的避风港,尤其是“三国演义”,让他对曹操这样的枭雄心生向往,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也要功成名就,成为众人追随的对象。
幸运的是,初中时一位老师发现了他爱读书的闪光点,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杨卓舒开始发奋学习,最终考上河北师大。
毕业后,他凭借出色的文笔进入河北的一家报社,从普通记者一路做到副处长,还把负债累累的报社带成年收入80万的盈利单位。
这样的成就,放在当时足够让人羡慕一辈子,可杨卓舒并不满足,看着身边下海经商的人赚得盆满钵满,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躁动。
199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刚刚兴起,所有人都还在观望时,杨卓舒却做出了惊人决定——辞去铁饭碗,下海经商,进军房地产。
当时他手里只有10万元,这点钱在房地产行业简直是杯水车薪,但他胆子大、敢冒险,想出了一套“空手套白狼”的办法。
他先是从朋友那借来一辆二手汽车,找到石家庄郊区的农民,向农民保证,这块地他是用来建房,这个汽车可以作为抵押,赚到钱,他用高价赎回汽车,要是没挣到钱,地还是农民的。
农民一听觉得稳赚不赔,就同意用30亩土地的开发权换这辆车。
地现在是有了,但是建房的钱怎么办呢?
杨卓舒接着找建材供应商,好说歹说用付定金的方式,“佘来”一些材料,之后雇来施工队,让工人每天在工地假装施工,制造热火朝天的假象。
同时,他利用当记者时积累的人脉,在报纸上低价买个整版广告,打出“卓达别墅,每平米1588元,享受四十多项物业免费”的诱人广告。
要知道,当时周边商品房都卖到2000多一平米,这样的价格和福利,瞬间吸引了大批购房者。
仅用一个月的时间,杨卓舒就靠“空手套白狼”的手段,集资4600多万,自此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是建房子的启动资金。
等房子建好,购房者才发现上当了,这哪是什么别墅,分明就是普通住宅。
找杨卓舒理论,他却耍起无赖:“小区名字叫卓达别墅,我又没说建的就是别墅,是你们理解错了”。
那时候信息不发达,购房者维权无门,看着房子质量还行,也只能自认倒霉。
这个事情的成功让杨卓舒尝到了甜头,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之后卓达集团就靠着这个手段,迅速扩张,不仅在房地产领域越做越大,还涉足建材、家电、汽车、教育、旅游等多个行业。
信息来源:百亿卓达陨落!曾发行19只信托产品 获55.5亿融资金融界2020-09-16
只用了短短几年,杨卓舒就靠着自己的“智慧”,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而他自己也成了河北地区的首富,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成为商业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有钱后的杨卓舒,生活变得极度奢靡,12名年轻貌美的女秘书组成“秘书团”,随时陪在身边,家中雇佣27个保姆照料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出门前呼后拥,10名保镖为他保驾护航。
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他还热衷于慈善,累计捐款4000多万,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慈善家”“中国儿童慈善奖”等荣誉。
可谁能想到,这些善举不过是他为了掩盖骗局的手段。
然而,靠欺骗建立的商业帝国终究是空中楼阁。
2014年开始,卓达集团的隐形存在的问题慢慢出现,靠着预售商品筹集资金、为了预售资金,不断的扩张业务导致资金链断掉。
为了填补资金上的窟窿,杨卓舒冒险,推出“卓达太阳城理财项目”,他承诺,这个项目有10%-20%的年化收益率,后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更是把利息加到30%的利率。
他在记者会上宣称“卓达集团已收到2万亿订单,其中6000多亿来自俄罗斯”,如此离谱的谎言,却因为他“慈善家”的光环,让40多万投资者信以为真。
这些投资者里,有拿出全部积蓄的老人,有借钱投资的上班族,都盼着靠这个项目实现财富自由。
一开始,杨卓舒还按时支付利息,让人们放松警惕,可随着窟窿越补越大,到2019年,资金链彻底断裂。
承诺的高收益成了空头支票,40多万个家庭血本无归,有人整日以泪洗面,有人甚至绝望到想轻生。
杨卓舒眼看事态发展的越来越大,终究是良心上过不去,2019年5月,杨卓舒带着儿子杨汗青投案自首。
2022年,石家庄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
信息来源:卓达集团杨卓舒、杨汗青被批准逮捕!中国基金报2019-07-06
曾经不可一世的首富,如今在监狱里疾病缠身,面对镜头,他终于说出一声“对不起”。
可这声道歉,换不回投资者的血汗钱,也抹不去他犯下的过错。
回顾杨卓舒的一生,不得不让人感慨。
他确实有头脑、有胆量,如果把这些用在正道上,本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贪婪和野心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杨卓舒的事情不免让我们反思,当人性贪恋的一面在心中无限放大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失去理智的,人们面对财富的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婪,才给骗子可乘之机。
对普通人来说,杨卓舒的案例是个深刻的教训,投资一定要谨慎,高收益背后往往藏着高风险,不要被华丽的包装和诱人的承诺迷惑。
对社会而言,也需要加强监管、完善法律,同时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毕竟,靠欺骗得来的财富终将化为泡影,只有脚踏实地、合法经营,才能走得长远。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