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婚礼后第三天,汪小菲半夜1点30发了条朋友圈,感谢马筱梅的5个优点,虽然没有直接提前妻,却让人感觉句句不离大S。再联想他和大S的十年婚姻,这才知道汪小菲与大S解不开的“心结”在哪里。
汪小菲在婚礼誓词上表白马筱梅,他仰望45度看天空,那一刻不知道他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他的第二段婚姻,而他的第一段婚姻差点要了他半条命。
汪小菲说,特别感谢你能适应这座城市,适应我的脾气,适应北京的茅台,作为一个素人你承受的这些压力,对我孩子父母的照顾,都谢谢你。有网友认为汪小菲这是在想念前妻,但也有人认为汪小菲更像是在内涵前妻。
大S汪小菲结婚初期,也曾在北京生活,但之后却选择带着孩子定居台湾省,汪小菲也开启了“空中飞人”生活,十年里飞了几百次。也有人认为两人之所以离婚,和聚少离多关系很大。而大S之所以坚持去台湾省生活,是因为适应不了北京的天气。
她曾表示北京媳妇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因为北京的天气很难适应,每次汪小菲把窗户打开,感慨春天的柳絮来了。大S却根本欣赏不了,而且不停的打喷嚏,然后开始流鼻血。
汪小菲感谢马筱梅“适应北京的天气”,联想到大S过往的发言,确实有内涵的嫌疑。
汪小菲还感谢马筱梅包容自己的脾气,这点也被质疑是在内涵大S。大S曾在《幸福三重奏》中公开吐槽汪小菲脾气差,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还吐槽汪小菲“以前超没品”,完全不给汪小菲面子。
大S曾在节目中抱怨过汪小菲,称他身为北京人,对羊肉情有独钟,无论是火锅里的涮羊肉还是烤羊肉串,总是爱不释手,导致家中弥漫着浓烈的孜然味。
问题在于,汪小菲十分喜欢,而大S则极为反感。作为注重美的她,自然不愿意忍受这种“孜然”气味,此外,她并不喜欢羊肉,常常表示一到北京就会因为饮食不同而瘦下来。可想而知,汪小菲与大S在连吃饭这样的小事上都难以磨合,更显然,其他方面的矛盾只会更加突出。
汪小菲感谢马筱梅的第二层意思,是她“适应我的脾气,适应我的朋友”。这话说得实在。俩人过日子,脾气秉性这东西,就是婚姻里的慢火炖肉,能不能炖到酥烂入味,全看火候和耐心。
马筱梅这位新太太,瞧着是下了功夫的。媒体镜头下,汪小菲有点小情绪,她能站出来打圆场,一句“夫妻间难免”化解尴尬,努力维护着“我们好着呢”的体面。据说,她还默默扛下了不少作为公众人物家属的压力,对汪小菲的家人也照顾周到。
这种低姿态的“适应”,很难不让人想到另一番景象。大S当年在节目上评价汪小菲,可是不留情面,什么“脾气火爆”、“情绪管理差”,甚至“没品”这样的大实话都往外撂,坦率得惊人。再看看她对后来那位韩国欧巴的评价,温和、体贴,简直是另一个极端。
至于朋友圈子,更是婚姻能否深入的试金石。大S在汪小菲的婚姻里,似乎总游离在北京的社交圈之外,甚至还因为婚礼直播的事,跟汪小菲的好哥们张朝阳闹上了法庭。孩子常年带在台湾,她也渐渐淡出了汪小菲在京的社交版图。如今汪小菲一句“适应我的朋友”,仿佛又在旧伤口上撒了把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圈子不容,道不同不相为谋,日子久了,能不离心离德吗?大S后期那肉眼可见的疲惫,跟早年那个灵气逼人的杉菜判若两人,或许就是关系内耗的最好证明。
就因为这些新旧画面的强烈反差,汪小菲这篇感谢文,被不少人咂摸出“内涵”的味道——好像每个字都没提大S,但每个字又都像在说大S。这种拐弯抹角的比较,立马引爆了舆论场。
有人觉得,新婚燕尔,这么拉踩前任,格局小了点,忒不厚道,甚至有点“掉价”。特别是有些报道里,把大S形容成“逝者”(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也折射出一种看客心态),这么一来,汪小菲的做法就更显得不那么体面。
当然,也有人力挺,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人家现在是珍惜眼前人,开启新生活,没什么好指责的。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冷暖自知。只是这番操作,确实让原本喜庆的婚礼,多了几分茶余饭后的谈资和争议。
有意思的是,婚礼现场的汪小菲,被不少人评价为比头婚时“冷静”了不少。少了初婚时的那种略带青涩的激情澎湃,多了几分经历风雨后的淡定从容。这算不算也是一种“适应”——对婚姻围城,对人生无常的适应?
他给马筱梅这场婚礼,从131.4克重的金头饰,到一针一线缝制的礼服,再到沉甸甸的黄金捧花,排场给得足足的,仿佛在用行动宣告:二婚,咱也一样倾尽所有,甚至更用心。
那份被他挂在嘴边的“感谢”,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潜意识里对上一段关系缺憾的某种补偿?又或者,两者都有?他或许是想告诉所有人,也告诉自己:你看,告别了那个处处“不适应”的过去,我终于找到了这个凡事都“适应”我的现在。
但感情这东西,哪有那么简单。就算翻开了新的一页,旧的印记,真能说抹掉就抹掉?尤其是还有两个孩子牵绊着,情分没了,亲缘还在。
说到底,婚姻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是电光石火的激情碰撞?是门当户对的物质盘算?还是柴米油盐里日复一日的相互“适应”?当荷尔蒙渐渐消退,最初的吸引力不再那么耀眼,还能不能为对方调整自己,愿意调整多少,底线又在哪儿?
汪小菲对马筱梅“适应能力”的大加赞赏,像是在描绘一个理想妻子的模板,但也恰恰暴露了他对上一段关系中某些“未完成”的执念,或者说,遗憾。
每一对锅碗瓢盆,都有自己的交响曲。幸与不幸,甜与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外人看再多热闹,终究是雾里看花。而“适应”这门功课,恐怕是每个走进或渴望走进长期关系的人,都得不断修炼的课题。至于汪小菲的第二春能否如他所愿,花好月圆,那就交给时间去验证吧。
参考信源:汪小菲发文感谢马筱梅:谢谢老婆爱北京,适应这里的天气 2025.05.20 荆楚网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