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还要在“冤种”的道路上走多远?
昨天(9月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如果美欧联起手来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那么俄罗斯的经济将很快崩溃。
而目前的局势是,乌克兰的军队如果能比俄罗斯的经济撑得更久,普京就必须坐到谈判桌前。
这番话的意思也太明显了,等于是让欧洲别再从印度购买转销的低价俄石油,可不买俄罗斯的还能买谁的?那自然是美国啊。
当美国想赚这笔钱的时候,欧洲人的死活就注定不重要了,想想这种操作的本质,跟当年炸北溪管道似乎没什么区别。
不过美国人摆出这副嘴脸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还拿贝森特举例,上个月他就刚“教训”了一波欧洲。因为没能无脑跪舔美国的制俄呼吁,欧洲就集体被警告:“要么跟上要么闭嘴”。
可怜的欧洲人是出钱又出力,上不了谈判桌就够气了,现在还得挨一个财政部长的训斥。
言归正传,当天(9月7日)特朗普也说了,已经做好了再次对俄罗斯发动制裁的准备,虽然他没透露具体内容,但发力点大概还是在“用二级关税打印度”上。
毕竟50%的关税没能彻底阻止印度人继续购买俄石油,还是有很大加码空间的。
而除开印度,如果特朗普想要在俄罗斯的能源收入上再切个大口子,那就不得不将中国也列为下一波关税战的目标。但以往的事实已经表明,美国单枪匹马是做不到打败中国的,就算欧洲从旁辅助也不行,必须“深度参与”。
不过这个“深度参与”可有说法了,因为就算欧洲跟上了美国的制裁脚步,特朗普也不会满足,必须要在出力的同时让美国再吸一把血,用自己的身体化作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养料才行。
有人说这把美国想的太坏了,其实并没有。特朗普上任以来,一边致力于挖欧洲工业的墙角,一边将美国军工产业深度打入欧洲市场,同时还用各种巧取豪夺的手段来削弱欧洲本土产业的竞争力,像是出台补贴法案、美联储加息周期等等,都加速了美国对欧洲资本“虹吸效应”。
而欧洲那边,虽然偶有几句不满之音(比如马克龙呼吁各国不要买美国武器),但总体上还是在“冤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先前美国给欧盟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加了15%关税,欧洲人非但没怨言,反倒是乐呵呵地要给美国投资6000亿,也是没谁了。
有人评价现在的美国就像一头虚弱的掠食者,因为无力捕杀大型动物,所以只能转头吞噬自己的族群。这个形容也是很贴切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霸权和野心,无法应对中俄崛起的美国只能将手伸向顺从的欧洲。
换种方式理解,不论美国未来着笔中国还是俄罗斯,实际上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能在所谓的“程序”中从盟友身上吸血,便可以堪堪维持住“超级大国”的余威。不过血总有吸干的那一天,“冤种”也总有觉醒的那一天,靠吞噬存活必然有一天会吃坏肚子。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