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常败将军”陈诚在淞沪战场把撤退演成“5万头猪大溃逃”吗?你知道“西北王”胡宗南坐着二十万大军,却被彭德怀三拳两脚揍得丢盔弃甲吗?想得通为何老蒋放着薛岳、孙立人这些真将才不用,硬是把徐州的命运交给连自家人都骂是“猪”的刘峙吗?
现在看台湾“防长”邱国正儿子涉敏感交易闹得满城风雨,老美智库直戳台军战略混乱的脊梁骨——识人不明这事儿,蒋家王朝的血泪教训,到今天都没翻篇。
1937年淞沪战场炮火连天,国军伤亡数字每天都在刷新,当时坐镇指挥的陈诚,三天两头就往前线扎,炮弹炸得指挥部顶上尘土像漏雨了一样往下掉,参谋们脸都白了,这位浙江籍的“委员长影子”倒是淡定得很。
可光有胆子管用吗?国军87师参谋长回忆,撤退命令下得跟闹着玩似的,当官的不知道往哪儿撤,当兵的找不到长官在哪,日本飞机在天上嗡嗡地盘旋,国军地上挤成一团活靶子,王耀武气得在莱芜战役后怒骂:“5万多人啊!抓5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
莱芜战役的烂摊子,说到底还是陈诚的“杰作”,1947年他坐镇山东指挥,纸面兵力看着挺唬人,结果华东野战军只用63小时就把国民党5万大军吞了,他这战术僵化,死抱着阵地战不放,明知人家炮火猛还硬顶,不是送人头是啥?
更绝的是蒋介石的态度,十八军是国军里唯一没设政工部门的部队,就因为陈诚是浙江人,黄埔教官出身,外加蒋介石“铁杆儿”,还娶了谭延闿的女儿,宋美龄亲手牵的红线,靠这一层层关系,陈诚在军界横着走,可再硬的关系网,也兜不住战场上哗哗流的血。
1947年3月,延安毛主席窑洞里留了张纸条:“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不得退,奈何!奈何!”胡宗南拿在手里,居然哈哈哈笑得浑身抖,贴身秘书熊向晖在回忆录里写:“他这人就这样,戳到痛处反而笑得更大声。”结果呢?笑着笑着就把十万精兵“笑”没了!
当年胡宗南带着二十万重兵围攻延安,张宗逊率部硬顶反吃了亏,彭德怀一接手,画风突变,主动撤出延安,诱敌深入,拖得胡宗南大军在黄土高原上晕头转向。
明明兵少将寡,但西野“蘑菇战术”一出,胡宗南重兵集团像被灌了迷魂汤,《彭德怀全传》记载,彭总曾讥讽:“胡长官战术呆板如学生操演!”胡宗南倒好,转头从南京搬来救兵,请蒋介石视察延安空城庆功!结果前脚拍完马屁,后脚扶眉战役就被一口吞掉四个军,汉中老窝都端了。
追根溯源,胡宗南的发迹是典型“黄埔+老乡”双拼套餐,1924年他进黄埔时,蒋介石那句“浙江子弟是我手足”早就传遍军校,1932年漫川关打一万多红军,胡宗南放着几十万大军却连连翻车,可老蒋照样提拔,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里叹息:“忠诚蒙蔽了眼,再大的败仗也能被美化成‘苦战’。”
1937年平汉线上,刘峙布置的三道防线纸糊的一样,日军一戳就破,他带着卫队掉头狂奔,跑得比兔子还快,“长腿将军”的绰号就这么来的,可蒋介石信命啊!“猛将不如智将,智将不如福将”,老蒋看着刘峙圆圆胖胖的“福相”,硬是觉得他能转运!
等1948年淮海战役前,蒋介石力排众议把徐州交给刘峙时,国军内部直接炸锅,顾祝同都懒得装面子了:“派条狗守门也行嘛,怎么派头猪!”,刘峙倒好,一上任就面临生死抉择:要么北上济南硬刚,要么南下蚌埠保命,他刚想选北上,副手杜聿明却被调走。
刘峙当场慌神:“光亭走了谁顶得住?”这甩锅的水平,气得邱清泉当众翻白眼,结果22个军五六十万人,被一口焖进了淮海战场的大锅里,熟得透透的。
回看刘峙的“高光时刻”:1942年重庆防空捅出大篓子,防空洞门炸塌闷死上千人;1945年当第五战区司令才两个月,就在老河口被残血日军揍趴下;1946年河南防线被刘邓轻松捅穿,就这战绩还敢叫“福将”?李宗仁当年就说透:“最多当个师长!”可惜,蒋介石对“忠诚”二字的执念,胜过万千将士的命!
看到现在台湾防务部门邱国正父子闹的窝心事没?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都忍不住开麦,台军训练不足就像当年的十八军缺了政工处,历史是个回音壁,老蒋用陈诚、胡宗南、刘峙这三位“活宝”的代价,是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最后一班飞机从成都悲鸣起飞的落寞背影。
看邱国正被亲儿子坑惨的新闻,岛内网民狂刷“用人之祸又来了”,这话难听?想想老蒋棺材板下的教训,把权柄塞进庸才手里,管你多大基业,结局比淞沪会战的溃败还要难看!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