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曾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要知道,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然而,强者总是想方设法逆袭,弱者只会一味叹息,止步不前。
人生际遇起伏不定,有高峰也有低谷。
你可以暂时停歇,但一定要步履不停。
懂得这些道理的人,你终将开拓出广阔的新天地。
多年前,在一位前辈那听过一席话:
“这世间,别管谁本事有多大都有摔跌的时候,人无完人,有朝一日生活不济,也别觉得自己没出息。”
如今,再回头琢磨这番话,我颇为感慨。
俗话说:“成功不是终点,失败并非致命。”
人在低谷,不过度批判自己,温柔且坚定的前行,在失败中看到力量,总会走到有光的地方。
在《如何停止不开心:负面情绪整理手册》一书中作者讲了自己的故事:
2007年,她陷入了人生低谷。和她约会的男人说服她辞职并搬去和他一起住,在计划搬家时,她发现在这段关系中,他在每件事上都撒了谎,包括编造一个他患癌症的故事来掩盖他吸毒的事实。
男人从她身上抽走了几千美元,而就在那个星期,她手里拿到一支结果呈阳性的验孕棒。
大约一个月后,当我彻底没钱了的时候,男人离开了她,她被骗了、被羞辱了,更不用说被甩、失业、无家可归,而且还怀孕了。
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之前的一年,她的丈夫为了另一个女人离开了她。
这样的悲剧,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不小的打击,悲伤之余作者开始进行疗愈,她清醒的明白:自我责备带不来幸福、成功、健康和好日子。
最终她通过改变自己的习惯,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我们常在生活中或电影里见到某位落魄者,因一次的失败就把自己全盘否定,恶毒地称自己为废物、行尸走肉。
时间久了,别说自己看不起自己,连身边的人也都会敬而远之。
真正能逆风翻盘的人,都不会自虐式活下去,而是懂得及时清醒。
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专注成长要比无数次自我批判更有用。
往后的日子里,学会像溪流一样生活,遇石则绕,遇崖成瀑,永远向前,你终能走出深渊。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
“坦途在前,人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在被命运摧残时,不能像个弱者,似乎永远无法从泥淖中爬出来一样。
人生无常,生活虽本就艰难,但消极麻痹只会让你雪上加霜。
永远不要大张旗鼓地宣泄你的消极来麻痹自己的思想。
做一个向日葵一样的人,乐观积极,才是幸福生活的正道。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他早年的遭遇堪称“毁灭性打击”。
20岁的萧伯纳立志成为一名小说家,虽出身破落的中产家庭,经济拮据,但从未动摇他的决心。
1879年-1883年间,他呕心沥血地创作了五部长篇小说,然而遭遇的却是冷酷无情的拒绝。
母亲因为他担忧,曾劝他放弃写作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他的周围也充满了嘲笑声。
对此,他并不以为然,他用幽默来回应自己的遭遇:“我这辈子注意到,命运女神总是敲我的门,只是我每次都恰好不在家。”
后来,他在坚持中转而向戏剧领域发展,因长期的写作,让他保持了思维的活跃,避免了因懈怠而陷入自我怀疑,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剧作家。
他说:“成功之路在于经历一系列灾难而不失热情。”
翻开命运之书,谁不曾被厄运划上几笔,但请永远记住一句话: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唯有此,你才能在惊涛骇浪中,重整旗鼓。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依赖型人格障碍。
通常指的是一种过度依赖和寻求外部拯救的心理模式。
因为他们事事祈求别人托底,就会沦落为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人在低谷,最应该做的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任凭别人再有能力,也无法使你全然摆脱困境。
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能失望收场。
相传唐代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曾到寺院拜佛。当他走进大殿时,看见观音菩萨手持念珠的塑像,便心生疑惑,问身旁的禅师:“世人常念观音菩萨名号以求保佑,那观音菩萨手持念珠,又在念谁的名号呢?”
禅师答道:“观音菩萨也在念观音菩萨。”
居士更觉困惑:“为何观音菩萨要念自己?”
禅师解释:“因为观音菩萨明白,求人不如求己。”
俗话说: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一旦把人生的决定权交于他人手中,很有可能为此承受悔恨的结果。
无论人生中的大灾小难,学会自我承担,成为一个自我托底的人,才能在生活的风暴中游刃有余。
▽
看过一句话:低谷是转身的起点,不是躺平的借口。
今天偷的懒,会成为明天更深的坑,也会让五年后的你更讨厌现在放弃的自己。
毕竟,生活仍要继续,在深渊中抬头前行,星光虽微弱却可以指引方向。
做人别轻易认输,在事上多磨练,并不是什么坏事。
只有习惯了坚韧不拔地向前,才能不畏惧任何风浪。
点个推荐,与朋友们共勉!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