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合肥开幕!

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20个科技项目现场签约,在皖落地转化,此外,现场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位居全国第五位


20个项目签约
在皖“落地生根”

开幕式现场完成中国科学院“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代表性项目共计20个项目签约。其中,航空航天院磁悬浮高端装备重大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项目、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等多个项目在肥落地。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开幕式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正式启动。

据了解,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沪苏浙皖共同建设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将以长三角创新资源为依托,有序对接长三角产业重大技术需求,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跨区域融合。

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由安徽科技大市场联合相关省市技术市场共计15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动跨区域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与资源共享,构建全国一体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未来,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将致力于推动跨区域科创资源互通互享、科创服务联动发展,共同助力科技成果“破茧成蝶”。


首次居全国第五
安徽人工智能产业潜力巨大

现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首次位居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较上年上升一个位次。

据了解,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北京、广东、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浙江、安徽、江苏通过提升产业吸引力、企业实力、创新能力等路径重塑竞争版图。

秦海林表示,安徽持续发力智算建设和技术攻关,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产业资源,形成合肥“中国声谷”、芜湖“中国视谷”、蚌埠“中国传感谷”等产业集群,从多项指标来看,安徽省人工智能发展潜力巨大。


会期3天
系列活动促进技术与产业“牵手”

本届科交会聚焦我省“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专场对接、“人工智能+”场景对接等十大专项对接活动,集聚省内外知名院士专家、金融投资专家、项目经理人等高端科技人才,开展项目路演、洽谈,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在滨湖国际会展中心,2万平米布展区域开展,现场设置序厅、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双招双引”路演对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展示创新成果2000余项,参展单位达1501家。

本届科交会,共征集自2025年1月以来的企业需求1606项;科技成果4280项,同比上届科交会增长近一倍;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项,对接金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科技大集”,更将搭建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招商“五大对接”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年来,安徽优化升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设统一的科技大市场。依托“科大硅谷”等打造场景创新示范区,遴选发布一批机会清单、能力清单和标杆案例清单。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顶尖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通机制。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张玉莲

摄影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张正朋 杨锋

剪辑 | 全媒体编辑 王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合肥   人工智能   安徽   科技成果   技术创新   中国   产业   项目   财经   全国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