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针灸如何化解现代人的健康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丁娜 张晗悦 实习生 乔佳芮

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一根根小小的银针,蕴含着古老而神奇的力量。很多人对针灸既好奇又疑惑,它究竟能治疗哪些疾病呢?下面由济南市皮肤防治院张晗悦专家带来科普。

疼痛克星

长期的伏案工作,甚至是低头看手机,以及一些体力劳动,让颈肩腰腿痛成为现代人的常见问题。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能有效缓解疼痛。

针对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功能,减少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

消化调理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食寒凉、情志不畅等因素都容易引发胃痛、腹痛、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针灸能调节胃肠蠕动功能,减轻胃痛、胃痉挛;而且,针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缓解便秘,又能改善腹泻。

配合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效果更佳。

情绪调节

现代人被各类压力层层裹挟,肥胖及焦虑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反应等情绪问题频发。

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情绪问题与经络气血不畅有关,针灸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协调脏腑功能,从根本上缓解情绪问题。

妇科帮手

备孕调理、产后不适、月经不调、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问题,常给女性的生活带来困扰。

针灸可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调理冲任、活血化瘀,为受孕创造条件,助力女性身体恢复。

康复利器

面瘫早期,通过针刺可以促进面部神经恢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随病情好转,调整手法穴位,进一步恢复面部肌肉功能。

中风后,患者常遗留肢体活动不灵(偏瘫)、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后遗症。

针灸作为中风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神经修复再生,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肌肉力量,还能提升认知和言语功能,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养生治未病

针灸作为中医养生“治未病”理念的重要实践手段,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融入日常保健,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既注重未病先防的主动性,又强调个体化调理的精准性。

针灸安全吗?3个必知常识: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资质医生操作,以确保选穴及手法准确。

过饥、过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灸,避免晕针。体质虚弱、气血亏虚者,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孕妇针灸需谨慎。

针灸后应注意休息。针刺部位出现轻微疼痛、酸胀或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针刺部位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或出血不止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针灸如同身体的“交通指挥系统”,调节气血“拥堵”,恢复气血正常运行,确保身体健康。虽不能包治百病,但对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疾病优势独特。下次遇到反复发作的疼痛或查不出原因的难受,不妨试试这根传承千年的“东方银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养生   针灸   现代人   难题   千年   健康   东方智慧   气血   经络   功能   穴位   针刺   疼痛   情绪   脏腑   银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