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股价出奇平静,不少投资者放松了警惕,但这只“妖股”常在投资者最懈怠时放出大招,无论大涨还是大跌,都可能让人措手不及。

我察觉到特斯拉正酝酿新动作,可能引发下一波股价巨震,而多数普通投资者尚未察觉,因此有必要结合最新财报做详细分析。
先快速总结本次财报的重要数据。本季度特斯拉收入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4%,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273亿美元。收入亮眼主要靠卖车业务和能源业务的强势表现。
卖车业务实现收入212亿美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27%,高于市场预期的209亿美元。交付量达49.7万辆,创历史新高且远超预期的43.9万辆。这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市场ModelYL交付后供不应求,10月中旬订单已排到12月;二是美国相关法案电动车税收抵免到期引发抢购潮。
不过卖车收入此前已披露,对财报后股价推动力有限,市场更关注毛利率。本季度卖车业务毛利率14.7%,略高于上季度的14.1%;剔除碳积分后升至15.4%,与市场预期一致,且连续两个季度上升。

能源业务收入34.2亿美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22%,毛利率较上季度提升1%,延续强劲势头。现金流创下4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远高于预期的15亿美元,这与卖车业务强劲及清理20亿美元库存释放现金有关,能支撑AI投资与潜在收购,提振市场信心。
盈利端表现不佳,Non-GAAP净利润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且低于预期的19亿美元,问题出在AI投入及一次性支出上,但市场并未在意。整体看,财报基本面良好,仅盈利问题在预期内,未对股价造成大冲击。
特斯拉股价逻辑需看两条线:基本面与科技叙事,当前科技叙事为主、基本面为辅。基本面的核心是卖车业务,目前面临明显压力。
首先是需求透支与政策变化。美国相关法案中7500美元电动车补贴削减后,特斯拉车型性价比下降。三季度销量强劲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四季度甚至2026年初的需求,不少消费者提前购车。
其次是新车不及预期,市场期待2.5万美元的Model2,但特斯拉推出的仅是低配版Model3和ModelY,价格比标准版便宜约5000美元却大幅减配,难以刺激销量,新车发布当天股价跌超5%,且Model2四季度推出概率极低。目前市场预期四季度交付43万辆,较三季度下滑,实际可能进一步下修。

毛利率方面,情况喜忧参半。销量是关键影响因素,特斯拉造车固定成本不低,销量上升能摊平成本,本季度毛利率上升就与交付量增长有关,而未来销量下滑大概率压制毛利率。此外,关税影响将在下季度全额释放,美国新增钢铁和铝关税也可能带来负面冲击。不过新车型沿用现有产线、无产能爬坡压力,ModelYL等车型也无类似拖累,能为毛利率提供一定支撑。综合来看,毛利率大概率维持当前水平,整体偏负面,卖车业务基本面将持续偏弱。
科技叙事是主导特斯拉股价的关键。三季度科技叙事推进稳健但缺乏亮点:Robotaxi在奥斯汀运营范围扩大、车队规模增至数百台,FSD V14版本推出但反馈一般。财报后,三大科技板块展现出新进展,26年有望迎来突破。
FSD方面,累计行驶里程突破60亿英里,管理层首次公布订阅率为12%,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5%以上。这一披露或因管理层对后续增长有信心:FSD V14趋于稳定,接管频率下降,优化聚焦细节,2025年下半年推出的V15可能接近完全自动驾驶;同时正与中、欧监管机构沟通,26年若落地将推动订阅率与营收增长。
Robotaxi进展显著,奥斯汀运营范围扩大3倍,累计无驾驶员行驶里程超25万英里,湾区测试里程破100万英里。马斯克计划年底前在奥斯汀部分区域移除安全员,将运营扩展至8-10个地区。当前战略以控制风险、跑通商业模式为主,内部目标2025年底组建1000辆试运营车队,2026年下半年贡献财务收入。
人形机器人Optimus首次明确量产规划:2025年一季度展示V3版本并筹备量产,目标建成年产百万台生产线,2026年底投产。马斯克强调量产难度大,可能推迟,但财报前官网挂出上百个相关岗位招聘,确认量产进入倒计时。若2025年进入量产,华尔街或纳入估值模型,形成正面支撑,但短期难贡献利润。
判断特斯拉股价需用“四宫格逻辑”:科技叙事为主线决定上涨空间,基本面为副线决定下跌风险。科技叙事强劲时,无论基本面好坏股价都易上涨;科技叙事乏力时,基本面差则股价下跌。
短期看四季度,基本面疲软确定性高,科技叙事无重大突破,仅维持现状,股价逻辑处于“科技叙事平稳+基本面差”的弱势区间。
此外还需留意干扰因素:11月初股东大会对马斯克薪酬计划的投票可能引发波动,收购Xai计划带来融资压力;但马斯克9月初增持10亿美元股票(均价约390美元),或成为短期支撑。短期股价不确定性强,核心是理解逻辑而非依赖判断。
长期看2026年,基本面虽仍有压力,但科技叙事将迎来强突破:Robotaxi进入规模化阶段并贡献财务收入,FSD实现技术跃升与海外落地,Optimus进入量产并纳入估值,确定性极高。股价逻辑将从“弱势区间”转向“科技叙事强+基本面差”的上涨动能恢复期,若进展顺利,2026年下半年可能进入“双线并进”的最佳阶段,股价逻辑转向“科技叙事强+基本面好”。

应对策略需聚焦趋势:短期控制风险避免被波动淘汰,长期把握2026年的关键突破。今年四季度可作为布局窗口,无需精准判断转折节点,提前布局更稳妥。
整体而言,特斯拉短期股价偏弱,但2026年科技叙事的多重突破有望带动股价迎来重要跃升。理解基本面与科技叙事的互动逻辑,才能在波动中把握机会。
#上头条 聊热点##我要上头条##财经##特斯拉##我要上头条#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