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团们的下一个战场

系统性低价,是核心能力

全文共 4171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作者 | 王晓玲 贾阳

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大厂突然集体卷起新业务。一边外卖大战仍然打得如火如荼,另一边又开辟了新战场。


上周,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团旗下的折扣超市“快乐猴”即将开业,商业模式对标盒马NB。


对此美团方面回应称,消息不实。综合网上信息,快乐猴超市首批门店将于8月开店,北京一家,杭州两家;北京西单商圈已经挂起快乐猴巨幅广告,微信小程序也曾短暂上线(目前已经搜索不到)。


快乐猴超市微信小程序运营主体为杭州象鲜科技有限公司,属于小象超市集团旗下。


盒马NB,NB指的是Neighbour Business(社邻商业),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硬折扣+社区店。


实际上,京东和叮咚买菜,也都有自己的类NB店,也就是社区折扣超市业态。


这个业态今年大大提速。快乐猴对标的盒马NB,今年就发展的非常快。据商业观察家报道,短短两年时间,盒马NB门店数已经达到了303家。公开资料显示,其中至少100家是最近几个月才开业的新店。



社区店加速

一个问题是,美团为什么这个时间入局。


其实社区店这两年一直都是零售市场屈指可数的投资热点。社区+折扣这个业态上,此前的标杆是奥乐齐。据零售氪星球此前报道,未来两年“类奥乐齐”的社区小超市,是市场追捧的热点。


今年年初,沃尔玛从华南开始试点500㎡左右的沃尔玛小店,计划到明年开出20家。


除了传统区域商超龙头,互联网平台下场引来的关注更高。去年6月,京东旗下首家全品类折扣超市,华冠折扣超市(长阳店)落地北京房山,主打“低于市场价”。前年年底,叮咚买菜开出叮咚奥莱,目前门店包括上海3家,无锡1家。


不过,这个业态虽然热闹,但是之前扩张速度并不算快。2019年开出第一家店的奥乐齐,用了4年时间才走出上海,到现在也只有73家门店。


京东的折扣超市,是由4年前收购而来,当时华冠超市有50多家门店,去年两家折扣店开业后,外界猜测京东将开始“魔改”之路,但目前没有更多的“魔改”进展的公开信息,只是近期有传闻京东折扣超市将在江苏宿迁开出首店。


叮咚奥莱同样也没有更多拓店计划披露。


最大的变量来自盒马NB的高歌猛进。一周前,商业观察家称,盒马NB店数已正式突破300家,达到了303家。


去年,盒马通过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个业态开启扩张,这两种店可以简单的看成大店和小店,鲜生门店面积大约在3000平方米,NB店均面积600~700平米,主要售卖盒马NB标识的自营产品。


过去一年,盒马NB主要通过“1+N”模式扩张。其中“1”是指选址在人群密集、相对下沉市场的盒马NB线下店,“N”“线上下单、次日提货”自提店,每个NB自提点大约覆盖4~5个小区。


根据此前的规划,盒马NB要跑通“215”盈利模式,15万元月销量和15%毛利率,一旦跑通盈利模型,将在迅速向全国扩张,未来将实现万店规模。



目前不知道这个规划是否有所改变,但从扩张情况来看,盒马NB今年应该已经跑通了盈利模式。


另外,盒马NB也在去年开启加盟,这也意味着扩张进入快车道。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社区店成为投资热点,一部分原因也是区域商超龙头,提前布局应对盒马NB攻势。


折扣店模式进化

这一波社区店,都采用了硬折扣模式。


这两年的市场大环境下,消费者越来越喜欢折扣店不难理解。而且,对比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的折扣零售天花还很高。


乐尔乐集团副总裁车海燕去年在演讲称,全球折扣行业成熟的国家,折扣零售占比零售总额约12.6%,而2023年中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约1.79万亿,占比社会零售总额3.8%。


其实折扣零售有多种不同模型:靠整合供应链、精减SKU的硬折扣,主打品牌临期特志的软折扣,沃尔玛那种规模取胜的Everyday Low Price折扣超市,还有就是山姆那种主打大包装会员店。


其中,硬折扣靠的是“真功夫”,也就是通过深度整合供应链、精减SKU、优化运营成本,以及大比例的自营商品来实现低价。


几年前,曾经有好特卖、嗨特购等软折扣店的扩张期,但是临期商品的故事不好讲,行业很快转向靠“真功夫”的硬折扣。


这两年最典型的一个硬折扣连锁扩张案例,是零食连锁鸣鸣很忙。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4年连锁百强榜单》,鸣鸣很忙以555亿元的总销售额、超过1.4万家的门店数排名第十。



一位食品公司中层感叹,鸣鸣很忙发展太快了,“现在单品在这个渠道年销售额可以过亿”。这也让品牌对这个渠道趋之若鹜,采购部门口排队堪比当年奶茶店。


实际上,传统商超由于过于分散,面对供应商谈判能力不强,或者说整体供应链十分依赖KA。


来势凶猛的社区折扣店,已经迭代出新的模型,既不是盒马和小象的奥莱店,也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社区生鲜超市,当然更不是小一号的传统超市。


从用户角度看,区别主要在于新的社区店有更多自营产品,以及可以线上下单。


当然,背后是供应链的变化。在盒马鲜生成为顶流的那几年,也曾经有同行跟进,“我们当时也是准备像素复制,后来发现,也就只能复制表面”,一位业内人士曾对我们说,关键在于背后供应链的不同。


无论是盒马还是美团、京东,和前几年相比,最大优势是有品牌背书,以及不同业态间的协同。同样的芒果、榴莲,盒马NB可以比鲜生店品质降一档,同样的烘培品,也可以做出八成相似,但价格低很多的商品。


品牌背书+供应链协同+自营爆品,是这一波新社区店快速扩张的行业背景,也是开一家火一家的原因。


同时,对于盒马、美团们来说,社区折扣店这个业态,既可以作为轻量化的开城选择,也可以为原有市场加密,总之都可以扩大供应链规模和丰富度。


社区业态,谁才是终极答案?

说完折扣,我们再来说说社区。


社区团购,曾经是互联网选手们提出的最直面最基层老百姓的零售业态。此前理想状态是,重铸供应链,压缩流通环节,从而实现终端物美价廉。


但美团优选连年巨亏后的大规模撤退,证明这条路线要想跑通,比预期难太多了。中间流通链条重塑了,但成本并未显著下降,终端的履约也因利益绑定松散,不太可控。


盒马NB代表着一个零售新趋势,那就是,经历了高举高打大店、店仓一体、前置仓、社区团购、胖改等等尝试之后,“新势力”们开始用接近菜市场的模式,去抢夺菜市场的人群。


NB如今的模式,是多种业态的杂糅,门店+前置仓+自提点。


门店选址,正是对标菜市场,不再像盒马鲜生去占据商场客流,仅仅服务于社区生态。这大大提高了选址的可能性,也拉低了租金水平。


前置仓和自提点,则分别去满足重视时效的上班族,以及社区团购次日提的价格敏感型用户。


开放加盟的盒马NB,某种程度上,就是经过了“强加盟”改造后的社区团购。是蜜雪冰城、瑞幸等强管控加盟,在超市业态中的应用。


自提点加盟商前期投入6万起步,按照净销售的分成获得收入。而选址协助、培训拉新以及经营和系统上的支持,商品的选品、供应链,均由盒马把控。


这种类似瑞幸的加盟方式,能够更大程度提高终端服务的一致性、稳定性。这也是此前社区团购模式的缺憾。


盒马此前在供应链上的积累,在菜市场、小超市的生态位上,体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去年新开的潍坊、中山等二线以下城市,盒马“非常受欢迎”,是一种稀缺供给。比如三文鱼刺身,摊贩构成的菜市场,很难有能力提供这一供给。这不是终端价格的问题,而是供应链成本和复杂度的问题。盒马NB则有能力稳定提供19.9元/100g的三文鱼刺身,因为背后有年70万条规模的源头大单采购做支撑。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盒马能够在资金投入最少的情况下,最快速地触达用户。调动社会资源,帮自己打仗。


盒马换帅后,新任CEO严筱磊提出2025财年结束前,NB折扣店开出300家。而这一目标在6月底,尽管晚了一个季度,已经达成。


在消费投资人黄海看来,盒马未来的发展只会聚焦在NB业态,很可能成为盒马的主流业态,终于找对了战略聚焦的方向,而盒马鲜生只会保持原状,不再快速扩张。


系统性低价,是核心能力

低价是所有零售业态永恒的杀招。盒马NB在抢夺“穷鬼”超市的竞赛中,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一罐可乐1.8元,1L鲜牛奶7.9元,420g的吐司6.9元,30枚鲜鸡蛋14.9元。食品日百的价格,是最直观的。


而这主要是归功于NB对硬折扣模式的应用,盒马曾经在社区团购、硬折扣上走过的弯路,上过的课,如今也算是有了正向回报。据公开资料,盒马NB相较盒马鲜生,SKU从7000多个精简至2000个,其中自有品牌占比达到了30%-60%,高于盒马鲜生。盒马NB能够用越来越大的量去跟上游供应链议价。


这跟奥乐齐、山姆类似,都是通过规模化的采购、产地直采,实现成本优势。自营SKU推助做爆品,能够有效提高周转,而周转正是零售的核心。


对于盒马NB,还有一个点在于,以往资源的“复用”。这也是我们多次强调的互联网做零售的重要逻辑。


一位熟悉盒马采购系统的业内人士曾告诉20社,盒马鲜生“包山头”式的源头直采中,此前往往是“掐尖”拿货,只采购一二级品次,三四级品则留给淘菜菜等其他生鲜平台。而现在盒马NB可以直接消化这些品相稍差但价格更低的货。一条好不容易开辟的供应链,分层充分消化,放大了整体的采购和运营效率。


这是能达成系统性低价的必要生态积累。

(8424西瓜品相,盒马NB VS 盒马鲜生)

而随着盒马NB迈过300家大关,走出江浙舒适区,出征全国市场,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将大幅增加。很多需要“从田间到货架”建立本地化供给的品类,南北方的消费品类差异,都需要重新构建,目前为止依靠总部的高举高打,必然遭遇区域壁垒的挑战。


而加盟模式,虽然能迅速起势,也是相当脆弱的。加盟模式下,权益最先得到保障的是盒马自身,而在整个链条上的供应商、加盟商,是在这个微利链条上去分一杯羹,销售流水一旦不够,那就是替盒马打白工。


据垂直行业自媒体“悟空聊零售”测算,总部综合成本(损耗3%+运营15%)需控制在18%以内,看似精妙的模型建立在"单店日销永不低于8万元"的假设之上。


一个潜在问题是,社区超市这一业态,也正在演变为红海。整体零售市场的供给过剩情况,也逐渐在这里拉平到均值。联华推出了富德社区折扣店,喊出“免费改刀”“无条件退货” 。奥乐齐也在迅速走出伤害,渗透入江浙周边城市。


只要社区另一家超市发出低价信号,客流很容易跟随流动。这将威胁到单店“店仓点”的盈利模型。风险,大部分由加盟商承担。


而盒马NB的资源禀赋,即将高调进入社区超市赛道的美团同样拥有。


据《商业观察家》,原本归在小象超市下的线下店业务,在6月初,划归到了美团优选。


小象的货盘,如今越来越接近盒马鲜生的价格带。而要做低价社区市场,美团优选这么多年烧钱烧出来的供应链,理论上更加匹配。自营部分,再与小象资源打通,通盘的效率会事半功倍。


可以预见,社区超市作为最新的新零售“降维打击”业态,短时期内会是线下零售最有意思的变量。但最终决胜的关键,不在规模,而在于效率。




《“赶了个晚集”,但还在拼多多找到红利的人》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务正业?
《美团为什么加码小象超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科技   阿里   战场   折扣   超市   社区   低价   折扣店   此前   模式   菜市场   提点   终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