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员工——生成式AI的第一批牺牲者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都曾伴随着对大规模失业的担忧。然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创造了新的产业、新的职业,并提升了整体社会的生产力



|《财经》特约撰稿人 魏城 发自伦敦
编辑 | 江玮
自从ChatGPT2022年底横空出世以来,许多人都在担心,这会不会成为白领工作的杀手
ChatGPT属于科技行业最新的前沿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两年半过去了,全世界范围内又涌现出许多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如AnthropicClaude、谷歌的Gemini、微软的Copilot、马斯克的Grok、中国的DeepSeek等等。
根据最新的数据,ChatGPT及其模仿者们杀死的第一批职业,至少包括初级白领工作。
英国初级岗位减少逾三成
630日,英国大小媒体几乎都报道了这条消息:英国招聘网站Adzuna经过调查发现,自从ChatGPT问世以来,英国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学徒工、实习生等基层岗位的数量,比2022 年减少了31.9%
根据Adzuna的数据,20255月,英国这类初级职位仅占整个就业市场的四分之一,低于 2022年的28.9%;其职位减少的幅度31.9%,也高于同期英国整体职位的降幅21%
英国许多行业的初级职位惨遭腰斩202211月至20255月期间,零售业入门级职位招聘数量下降了78.2%,是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其次是物流、仓储和行政管理行业;其他降幅超过一半的行业包括IT行业(下降54.8%)、会计与金融行业(下降50.8%)等。这表明这些行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力度最大,从而大幅度减少了对经验不足的入门级员工的需求。
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擅长处理重复性高、数据密集型或需要生成内容的工作,这些技能往往是入门级职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今年5月警告说,人工智能可能在五年内取代所有行业一半的入门级白领职位,导致整体失业率上升10%20%
如今,越来越多的英国公司因为人工智能而裁员或减少招收新员工。
英国电信集团(BT Group plc)曾经在20235月表示,它将在2030年之前用人工智能取代1万个职位。最近,该集团首席执行官艾莉森·柯克比(Allison Kirkby)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让这家公司进一步大幅裁员。
ChatGPT推出以来,伦敦金融城的毕业生招聘数量大幅下降。招聘平台Indeed的数据显示,英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今年发布的毕业生招聘广告数量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44%。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毕马威(KPMG)把它的毕业生招聘计划削减了29%,德勤(Deloitte)招聘计划的减幅是18%
另一个重灾区是英国的低端码农”。据报道,随着科技巨头将开发工作转移到人工智能机器人,英国的编码和工程岗位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码农本身就是前一波科技革命的推动者,吊诡的是,如今,他们自己也开始被新一波科技革命所吞噬。由于OpenAI开发的ChatGPTAnthropic开发的Claude以及其他科技巨头开发的其他人工智能产品,自己也会编码,于是就出现了新时代的机器吞噬机器操作人现象:AI机器人至少目前首先开始吞噬初级程序员了。
全球趋势
英国Adzuna的调查结果显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基层岗位的冲击,但这一现象并非英国独有,全球许多国家也正在出现或预计会出现类似的趋势。
早在20233月,美国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取代多达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在20241月的一项调查中表示,人工智能将影响全球近40%的工作,取代其中一些岗位,而对另一些岗位起到补充作用。但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影响也不同:在发达经济体,大约60%的工作岗位可能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相比之下,在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工作岗位预计分别占40%26%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在202410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现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具备大规模颠覆各类工作岗位的潜力。我们发现,超过30%的从业者可能会发现,其工作中至少50%的任务将被生成式人工智能颠覆。报告特别指出,中高收入的认知型岗位受到的影响最大。
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mpany)曾在20237月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占美国经济目前工作时间30%的活动可能会被自动化,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会加速这一趋势。
提供在线安全和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美国公司Aura20256月公布的最新报告,似乎验证了麦肯锡的预测。Aura的报告显示,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从2021年一季度到2024年二季度,美国入门级职位发布量下降了11.2%,其中不需要经验的职位减少了7%10%
欧洲大陆的情况更为严峻。薪资基准平台Ravio20256月发布的报告指出,2024年初至2025年初,欧洲科技公司入门级职位的招聘率下降了73.4%,行政类入门级职位的招聘率也下降了35.5%,但所有职位的招聘率仅仅下降了7.4%。这与AI代理(AI agents)日益广泛的使用相吻合,AI代理能够自主完成各种任务,从而减少对人工干预的需求。简言之,AI代理是结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力的、更具自主性和行动力的智能系统,是AI技术从思考走向行动的重要一步。
在澳大利亚的最新调查显示,澳大利亚Z世代(Generation Z,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在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方面面临着最高的风险,要比婴儿潮那一代人高出15%。这主要是因为Z世代在入门级职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些职位所需的技能更容易被生成式人工智能复制。
加拿大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在20255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有可能改变而非完全取代加拿大的工作岗位,其中文书和数据密集型任务面临最高的自动化风险。但即使如此,生成式人工智能也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整个文书和数据密集型行业的人类职位,而高级技能职业(如需要人际互动、社交感知和教学的职位)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影响较小,甚至可能被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增强。
野村综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早在2015年就预测,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取代日本约49%的总劳动力。如今,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日本人对未来工作岗位流失的担忧日益增加。研究表明,在某些案例中,如银行业,人工智能的引入导致现有员工数量减少,客户顾问的平均客户数量增加,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们也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职位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世界经济论坛曾经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在印度取代约510万个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零售和交通运输领域。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让印度人担心:以世界办公室著称的印度,大量初级工作职位,如呼叫中心的印度工作人员和软件公司的低级程序员,将会被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取代。但印度著名IT公司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Infosys Ltd.)创始人纳拉亚纳·穆尔蒂(N. R. Narayana Murthy)表示,人工智能将提升生产力并创造新型岗位,程序员将转向更复杂的任务,而非被完全取代。
马斯克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我在英国媒体业的一个前同事,儿子大学选学了工程,前两年大学毕业,找工作找了一年没有找到,连个实习的机会也苦求不得。父子俩认真反思,怀疑是工程专业不好找工作,在父亲的鼓励下,儿子便重返课堂,转学了电脑编程,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期望毕业后能够在码农行业内找到工作。
最近,这位前同事告诉我,考虑到媒体最近对电脑编程行业的报道和一些科技大佬对码农职业的评论,他对儿子今年硕士毕业后找工作的前景感到非常悲观。
例如,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人工智能今年将取代优秀的中级工程师的工作,而人工智能工具可能在2026年普及。再如,微芯片巨头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认为,编程不再是必需品现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程序员
这位前同事忧心忡忡地说,连这些科技大佬都建议年轻人彻底放弃编程,他儿子毕业后还怎么能够找到一个入门级的码农工作呢?
确实,尽管专家们都人云亦云,称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多是机会,而不是毁灭,尽管印度科技大佬穆尔蒂也劝慰年轻人说,程序员将转向更复杂的任务,而非被完全取代,但大学毕业生连入门的工作都找不到,或者即使找到工作,也很快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而失业,又怎么让他们转向更复杂的任务呢?
虽然有AI是白领工作杀手的警告,但受到重金回报的诱惑,如今科技公司纷纷研发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受到大幅削减成本的吸引,各行各业的企业高管们也纷纷采用这些人工智能产品,于是,那些在就业市场上最没有议价权的年轻求职者、那些在职场上最没有话语权的初级员工,就成了第一批牺牲者。
我们可以从英国媒体最近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裁员的报道中略窥一斑。报道说: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在过去两年中裁减了数百个职位,以便在咨询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维持每年100万英镑的人薪酬。
显然,四大首先考虑的是维持合伙人的高额薪酬,如果裁掉20个初级会计师能够保住一个合伙人,那也在所不惜,况且如今可以用人工智能就可以轻松地取代这20个初级会计师干的活,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难道这就是那个在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大规模裁员的马斯克以及类似马斯克的技术精英主义者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科技企业及其股东赚取高额利润,跟不上时代的企业、行业则被淘汰,少数高管和高级职员领取天文数字的高薪,年轻人躺平,大多数人失业在家,仅仅靠着微薄的基本福利金维生……
然而,如果任由AI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两极分化,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使未来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实现了全民基本收入(UBI,让躺平者和失业者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但如果大多数人都在家无所事事,失去了工作给人带来的目标感、方向感、价值和意义,且不说其中一些人会不会染上吸毒、酗酒的恶习,就是假设未来天下基本平安、岁月基本静好,我们仍然不知道马斯克们心目中的这种理想社会究竟是一个幸福社会,还是一个沮丧社会?
也许我太悲观了。
毕竟,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都曾伴随着对大规模失业的担忧。机器取代了体力劳动,计算机取代了部分文书工作。然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创造了新的产业、新的职业,并提升了整体社会的生产力。
也许,这一次的人工智能革命也能创造新的产业、新的职业和新的社会?也许,这一次,人工智能工具还能弥补人类智能的不足,帮助人类避开前面提到的种种陷阱,帮助人类找到一种新的发展路径?
(作者曾在英国多家知名媒体担任资深记者、编辑。作者微信公众号:魏城看天下)

责编 | 秦李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科技   牺牲者   员工   人工智能   英国   职位   工作   行业   社会   美国   岗位   印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