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分析从不纠结于单日涨跌,更不会盯着分时图做判断,始终立足中长期趋势与政策逻辑。所以一直欢迎真正的投资者交流,但确实不太习惯和频繁买卖的“炒股者”讨论——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才是称重机,这点咱们得先达成共识。
先看上午的盘面核心数据。截至午间休市,上证指数报3956.72点,微涨0.05%,早盘最低探至3937.02点后成功回升,在3936-3900点关键支撑区间展现出韧性。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明显承压,分别下跌1.06%和1.37%,黄白线分化显著,成长股与价值股的“温差”十分突出。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4万亿元,量能维持高位,这为板块轮动提供了流动性基础,也暗藏资金分歧 。
板块层面呈现典型的“新旧切换”格局。钍基熔盐、核电等技术突破驱动的新主线爆发,宝色股份、海陆重工一字涨停,背后是第四代核能技术商业化预期的支撑。海南自贸区概念延续强势,罗牛山等多股涨停,政策红利(离岛免税新政)与全岛封关预期形成双重催化。AI应用端反复活跃,三七互娱等涨停,成为短线资金避险的选择。而前期热门的电池板块集体调整,上海洗霸跌停,海科新源跌超15%,获利盘了结与技术面调整信号叠加导致抛压集中释放 。
政策面是当前市场的“定盘星”,大家最关心的“巩固资本市场稳中向好的形势”这一提法并未发生变化。央行10月28日明确表示“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健全稳市机制”,与前期表述一致,且强调通过完善证券机构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再贷款等工具(合并额度达8000亿元)和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来稳定预期。这意味着政策基调仍是“托而不举”,既不允许市场大幅波动,也不会搞大水漫灌式刺激,这种稳健姿态为中长期行情奠定了基础。
外围环境和宏观数据呈现“外松内稳”的特征。美联储10月29日宣布年内第五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4.00%区间,理论上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估值提升。但鲍威尔近日突然改口“不保证继续降息”,导致市场预期紊乱,叠加美国政府停摆32天的不确定性,外资(FII)出现持续流出迹象,高估值科技板块成为减持重点 。国内经济则呈现分化态势: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0,非制造业PMI 50.1,生产端受 stimulus 政策支撑尚可,但消费和房地产需求仍显疲软,9月科技、绿色贷款同比增速超11%,显示政策资源正定向流向新动能。
经济学家与机构的观点提供了重要参考。任泽平近期明确指出,政策已释放清晰的稳增长信号,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去“管好货币总闸门”表述,意味着结构性宽松即将到来,重点支持新基建、新能源与数字经济,同时房地产政策也将适度松绑。机构层面则存在短期分歧:中信建投认为前期上涨动能透支,11月将进入横盘调整,建议暂缓加仓;华创证券则强调中长期乐观,“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政策稳定性将推动市场进一步上行;申万宏源更明确预测,2026年春季可能出现阶段性高点,但全面牛市条件会逐步成熟。
关于下午的走势,结合量能与资金行为判断,大概率延续震荡整理格局。一方面,1.4万亿的半日成交额足以支撑结构性机会,核电、海南自贸区等政策确定性板块仍有资金承接;另一方面,创业板指的调整压力、外资流出以及26%的炸板率(17只股票炸板)显示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操作上需关注两个关键点位:若沪指能站稳3960点上方,午后有望向3980点发起冲击;若失守3936点支撑,则可能回踩3920点附近。建议保持中性仓位,回避高位获利的成长股,逢低关注低估值的基建链与政策催化的科技细分领域。
中长期趋势方面,结合政策导向与机构预测可梳理出清晰路径。3至6个月内,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与PPI回升预期增强,沪指有望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但若经济需求端改善不及预期,可能在3900-4050点区间震荡。1年至2年内(2026-2027年),若“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兑现,叠加企业盈利修复,沪指有望达到4600-5800点,其中2027年可能因技术突破与盈利爆发冲击6000-6500点高位。3年内,在“十五五”规划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下,沪指大概率站稳6300-6400点区间,实现盈利驱动的慢牛行情 。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当前市场已出现潜在风险信号。沪深300指数在上周放量上涨后形成顶背离,沪指突破前期高点后也有类似技术特征,部分高位个股呈现“分时M头”形态。虽然1.4万亿成交额尚未达到“急剧放大”的过热标准,且中央未直接提示风险,但十年新高位置意味着前期套牢盘解套压力集中,此时追高需格外谨慎。老股民常说“十年新高套住的人,可能要十年才能解放”,这话虽显极端,但反映出高位风险的本质——牛市里亏钱往往不是因为下跌,而是因为在高位过度乐观。
最后回到核心逻辑:当前市场处于“政策托底+经济复苏+外围宽松”的三重支撑下,中长期向上趋势未变,但短期分歧必然加剧。与其纠结下午涨几分跌几点,不如紧盯两个信号:一是科技成长股的调整是否到位,二是10月PPI数据能否出现回升迹象。只要政策“巩固向好”的基调不变,中长期的投资机会就会持续涌现,而频繁交易反而会错失主线行情。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