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地产新茶普遍减产。至4月20日谷雨节气,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核心产区——吴中区金庭镇与东山镇较去年同期减产1/3以上。全省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宜兴市同比减产约30%。虽然全省范围新茶明显减产,但与去年相比,部分“苏茶”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效益仅略降或持平。
据金庭镇农服中心初步统计,不少茶场的主要茶树品种是上市较晚的传统群体种,部分产量降幅达50%,甚至出现了“采茶工无茶可采”现象,多年不遇。西山天王坞茶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益林坦言,今年产量损失较大,后期也很难弥补。南京雨花茶诞生地——中山陵茶厂减产30%。老牌雨花茶基地——栖霞西岗茶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种植的基本还是传统品种,今年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老牌宜兴阳羡茶生产企业岭下茶场减产逾1/3。
气候不佳是今春“苏茶”明显减产的重要原因。在茶叶主产区集中的苏南,去年秋天至今降雨显著少于往年,旱情连续,加之今年初春气温偏低。专家分析,缺水已致茶树“内伤”,低温又显著延迟了茶叶抽芽,两相叠加,茶叶大幅减产也就不可避免。很多老牌茶企主要种植传统茶树品种,一般都在清明前后上市,所以遭受的旱情最为严重,减产幅度也最大。谷雨节气是每年江苏地产茶上市的尾声,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苏茶”遭遇“小年”已成定局。
新茶减产带来了茶企收入的普遍下降。金庭镇、东山镇多数茶场的收入与产量同比下降了约1/3。中山陵茶厂总经理李峰透露,迄今该茶厂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00万元。南京知名茶企——新农集团雪松茶场今年预计仅有微利,南京市溧水区严景万茶场、宜兴市岭下茶场与之相似。叠加去年以来名优茶市场消费的疲软之势,产销量皆低,今年江苏不少茶企将难以盈利。
为了弥补春茶减产带来的损失,部分茶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加营收。江苏九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金芳告知,今年较去年茶叶减产了约30%,但减收仅约10%。苏州洞庭山花果香茶场减产20%,毛利润只降了10%。据宜兴市茶果指导站调查统计,该市20余家规模化茶企今年的销售收入与去年持平,售价较高的名优茶是其中“主力”。
实际上,在产量明显下降的今年新茶季,以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宜兴阳羡为代表的江苏地产名优绿茶销售额降幅较小,约在10%~20%。优质地产“明前茶”销售额下降不多,某些产区的售价还有所上涨。但上市较晚、品质相对大众化的一级、二级绿茶,销售额降幅较大。
专家分析,部分“苏茶”明显减产但仅小幅减收的关键,一是品质的稀缺性;二是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
苏州洞庭山花果香茶场在金庭镇葛家坞的原产地洞庭山碧螺春核心产区有400亩百年老树茶园,主要供应苏州茶叶销售名牌企业——苏州三万昌茶叶有限公司。今年虽因天气有所减产,但产出的高端茶却供不应求,特级茶的售价较往年有所上涨,连远在河北的大型商超都上门求购。同在金庭镇核心产区的飞翠茶业,坚持手工炒制特级碧螺春,品质上乘,量价皆走高。
九香茶业在宜兴太华山区自有及合作的茶园面积达8000余亩,引进了自动喷灌设施,规模及智能化生产水平均居全省茶企前列。因此,其茶园旱情得以大幅缓解,茶叶原料较为充足,制茶时间预计将从4月末延长至5月底,通过后期增产弥补前期减产的损失。此外,该公司还投资了干茶自动生产线,不仅大幅降低了制茶成本,扩大了利润空间,而且能够制作雀舌茶、极白茶、花香红茶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