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卤鹅哥事件说荣昌

“卤鹅哥”江哥因为追随和投喂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红网络。

数据显示,荣昌“卤鹅哥”爆火以后,全区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00%;其中夏布小镇表现尤为亮眼,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0%。近10天全区餐饮消费总额突破10亿元大关,环比增长达148%。

荣昌区承接住了眼下的“泼天流量”。今年五一期间,来荣旅游的人数将达到峰值,将“卤鹅游”推向高潮。

那么你知道“卤鹅背后的故事”吗?卤鹅哥事件到底对荣昌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一、卤鹅哥事件只是爆点,它的后面是荣昌区客家文化的百年传承。

荣昌卤鹅是客家鹅,与广东潮汕地区狮头鹅、叉烧鹅是一脉传承的。据文献记载,大约在明末清初,由客家人“湖广填四川”时移民带过来的。

荣昌区是“湖广填四川”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荣昌区盘龙镇,现有客家后人约4万人,是重庆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处。清朝初年,从广东移民到荣昌盘龙镇一带的客家人,至今仍保留着“广东腔”客家方言,成为极具特色的川渝最大的客家方言岛。

荣昌移民文化充分展现了客家人"开拓进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而荣昌成为了以广东人为主的客家人代表的迁移寓都,世世代代在此繁衍子孙。目前荣昌区约有90%的人是客家人的后裔。

荣昌卤鹅及卤鹅文化是以广东客家人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一重要历史沉淀。

荣昌鹅是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对故土的思念,是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乡愁。

明宗正源,我们会对“卤鹅哥”事件有更深的理解,荣昌鹅也会有赋与更深的涵义。

二、荣昌区发展食品工业有先天的优势

卤鹅哥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荣昌,了解荣昌的食品。

比荣昌卤鹅更具份量是荣昌猪。荣昌猪是我国三大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相传“湖广填四川”时也是由客家人移民带过来的。

荣昌猪品牌价值50.98亿元,连续六年蝉联全国地方猪榜首。

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荣昌猪对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荣昌猪因其双眼长有像大熊猫一样的黑眼圈,形态憨厚可掬,因此被人们誉为国宝“熊猫猪”。

在国内,荣昌猪比人出名。因为有荣昌猪,荣昌辖区才会有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一院一校”加持支撑,产学研深度融合。

荣昌“铺盖面”更是把荣昌人带到全国。据估计,改革开放以来,由经营“铺盖面”荣昌人扯出的铺盖面上百亿片。他们的小康是店家一片一片扯出来的。

为川渝地区提供毛肚等食品的“毛肚大王”大都是荣昌人,其身家在一亿以上的大王不下十人。

“荣昌羊肉汤”“河包粉条”“盘龙生姜”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

荣昌区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大区,企业数量、产值规模均居全市前列,农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非常坚实。

荣昌区发展平台广阔,拥有全国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金字招牌”。

三、推动重庆荣昌区由“畜牧科技城”向“食品工业城”转变

“卤鹅哥”事件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当地人看不到的,它打破了荣昌人长期僵化的思维。

高书记提出,“把社会关注度转化为千年荣昌的品牌动力”。

一只卤鹅,尽管未来能做到10亿元的行业产值,但仍不足以支撑一座城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能引爆千年荣昌的品牌动力又是什么?

荣昌卤鹅俨然成为荣昌乃至重庆的靓丽名片。在后卤鹅哥时代,荣昌区又应该做点什么,才能真正的发扬光大。

那就是建设“食品工业城”,找准“食品工业”定位打造食品经济“龙头”,推动重庆荣昌区由“畜牧科技城”向“食品工业城”转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荣昌区一直在打造自己的IP“畜牧科技城”,荣昌区畜牧、饲料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座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畜牧饲料名都”。

但是也是在“畜牧科技城”光环加持下,荣昌人的思维固化了。

在相当多的局外人的认识中,畜牧偏农业,附加值低,现代化程度低,其内涵偏狭窄。在荣昌畜牧行业也没有形成规模化企业。

食品工业的内涵涵盖了畜牧行业很大一部分,又具有更加独立广泛的内容。

荣昌区应该以“卤鹅哥”事件为撬杆,瞄准食品工业,以食品工业为引爆点,举全区之力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城”。旗帜鲜明举起食品工业大旗,走出了一条以食品工业为龙头,带动畜牧产业,拉动相关产业,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子。

荣昌区是农牧资源大区,具有发展食品工业的先天优势。荣昌区形成了食品产业链条完整,形成休闲食品、功能食品、预制菜、调味品、肉制品等特色产业链。聚集洽洽食品、紫燕食品、煌上煌食品等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众多。

但是没有大的规模化企业,没有双汇,没有伊犁,没有娃哈哈,没有康师傅,甚至没有今麦郎。

一切都还任重道远。

荣昌区以食品产业为龙头,不断完善区域经济产业链,努力打造食品工业、畜牧产业集群,招商引进国内外龙头大企业,促使食品工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出台《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设世界鹅都只是发展荣昌食品工业的起步。

荣昌区要以建设食品工业城为契机,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培育国内食品工业知名品牌、优化产业链条、抓牢园区建设、加快绿色转型,推动食品工业产业发展。

形成以畜牧产品、果汁饮料、航空食品、速冻食品、奶制品、功能食品、方便食品、调味品、天然色素、包装材料加工完整食品产业体系。

推动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改制食品工业研究院、推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独立办学成为重庆食品工业大学。

当前,全国食品产业发展形势良好,机遇千载难逢。站在时代新起点,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荣昌人将抢抓机遇、牢牢扭住食品工业这个“龙头”,拿出“拼命三郎”的干劲,奋力打造全国知名食品工业基地,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美食   荣昌   事件   食品工业   食品   客家   客家人   湖广   重庆   广东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