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全球媒体的面,新加坡防长发声:绝不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

当着上百个国家代表的面,新加坡新任防长用中文发声:选边站就是靠边站,新加坡绝不做他国代理人。

9月18日,北京香山论坛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新加坡防长陈振声在问答环节,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发表演讲。

作为新加坡新上任的国防部长,他有着深厚军事履历、曾任陆军总长的。

人们更好奇,这番话背后,究竟是什么赋予了这个城市国家在大国面前说“不”的底气?

为不同听众定制的脚本

在北京这个特殊的场合,陈振声不仅全程使用中文,还信手拈来地引用了中国古老的谚语:“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现场瞬间响起的掌声,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

通过运用对方最熟悉的文化符号,新加坡有效地传递了自己最核心的关切——比如,对沦为大国代理人战争牺牲品的深切忧虑。

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被误判为敌对的风险,更巧妙地与中国所倡导的“以理服人”的外交理念建立了情感连接。

而当视线转向西方,新加坡则熟练地切换到了“规则频道”。

他们反复强调,自己所捍卫的是一个“开放、包容、且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是美国及其盟友最熟悉,也最认可的话语体系。

然而,在拥抱“规则”的同时,新加坡又在“安全合作伙伴”与“军事同盟”之间,划下了一道清晰得不能再清晰的界限。

这种做法,既是对现有安全合作关系的战略再保证,又为自身的战略自主权,保留了最关键的腾挪空间。

当然,还有第三个频道,一个面向全世界所有中小国家的“风险频道”。

陈振声以俄乌冲突为例,反复阐述小国一旦选边站队,极易沦为大国博弈牺牲品的巨大风险。

它直接触动了全球中小国家内心深处最共同的焦虑。

通过这套叙事,新加坡成功地将“选边站”重新定义为一场高风险的致命赌博,从而为自己“不选边”的立场,构建了坚实的道义与现实基础,赢得了极其广泛的国际同情与理解。

新加坡的底气

如果空有精妙的话语艺术,却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那么任何外交辞令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新加坡的政治家们深谙此道,正是那些握在手中的“硬通货”,构成了他们敢于对任何一方说“不选边”的真正底气。

新加坡牢牢掌控着全球海运咽喉——马六甲海峡,同时又是世界顶级的金融中心。

这种独特的地位,使得任何大国想要对它进行经济胁迫,都必须付出极高昂的代价。

而在5G网络建设这样的关键技术问题上,新加坡顶住了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没有简单地将任何一方排除在外,而是采取了务实的“多供应商”策略。

这一个小小的决策,就将其从一个被动的“棋子”,转变为一个任何一方都“得罪不起”的关键节点,为外交独立性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当然,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安全的屏障。曾担任过陆军总长的国防部长陈振声,对此有着最清醒的认识。

新加坡的军事策略,从来不是寻求与大国正面对抗,而是要确保任何形式的侵犯,都将付出入侵者难以承受的惨重代价。

他们精心打造了一支现代化、装备精良的“小而精”武装力量。

从先进的F-35战斗机,到德制精锐潜艇,再到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这些尖端武器共同构成了强大的“不对称威慑”能力。

在军事外交上,新加坡的平衡手腕更是玩得出神入化。

他们是美国的“安全合作伙伴”,又与中国的军事交流日益频繁,解放军甚至曾派部队赴新加坡参与联合训练。

他们既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也活跃在中国参与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

灵活务实的策略,确保了自身的物理安全,也让其外交官在谈判桌上,拥有了不被任何一方胁迫的底气。

新加坡的先见之明

新加坡战略最高明的地方,是它非常积极地,试图将自身的立场,转化为一种区域性的“共识”,从而将自身的影响力几何级数地放大。

新加坡的成功,为其他同样面临选边站队困境的东南亚国家,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见、且完全可行的“务实模板”。

它用事实证明了,不选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更有利的。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正在经历从过去在大国之间“摇摆”,到如今以自身国家利益为“锚”的深刻转变。

就连曾被视为美国“半个盟友”的泰国,如今也在通过加强与中国在高铁、联合军演等领域的合作,悄然走向类似新加坡的平衡路线。

为了强化自身立场的正当性,新加坡还巧妙地运用了“反差叙事”的策略。

他们将当前菲律宾马科斯政府的单方面亲美路线,描绘成一个导致其“在东盟内部被边缘化”,并让整个地区“走向危险”的负面案例。

新加坡深知,一个国家的声音终究是有限的,但一个区域的合唱,则足以让世界为之侧耳。

因此,它始终致力于将“东盟”这个平台,作为自身战略的放大器。

当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领导人公开表达对新加坡立场的赞赏时,当在北京举行的一次阅兵式上,东盟十国中有六国都派出了元首或政府首脑级别的代表出席时,我们就知道,这股力量正在汇聚。

通过在东盟框架内积极推动战略自主的理念,新加坡成功地将自身的国家利益,与整个区域的集体利益深度绑定,形成了一股抵御外部干涉的强大合力。

这不仅为动荡的区域局势注入了一剂“定心丸”,也向中国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双方未来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结语

大国博弈的紧张态势或许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新加坡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小国并非只能是被动接受命运的棋子。

通过主动地建构话语、夯实内力、并引领区域共识,小国同样可以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奏响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自主之音。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新加坡   大国   媒体   全球   东盟   中国   美国   底气   策略   战略   小国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