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如今的欧洲车企和美国军工企业,每天最头疼的事应该就是如何解决稀土困境了,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点破了全球资源博弈的终极密码。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6月底的一场记者会上展示了一份来自中国的信函,面对镜头,他平静透露:中国已承诺加快向塞尔维亚出口电动汽车生产所需的关键矿物原料。

更关键的是,他道出了中方传递的核心信息,只要满足“对华友好”这一条件,稀土出口限制可以放开。

欧洲车企在生产线停摆的压力下辗转难眠,美国军工巨头因战机材料短缺而焦虑不堪,这个巴尔干国家却通过一条“绿色通道”获得了稳定的稀土供应。

今年4月,中国对钐、钆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全球制造业版图上迅速亮起了红灯,日本铃木被迫暂停部分车型生产,美国福特公开承认因稀土短缺导致工厂停工,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6月初报告显示,仅有约25%的许可证申请获批。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呼吁中国在“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直言多家欧洲汽车供应商已因此停产,库存仅能维持数周,稀土危机迅速从产业问题升级为国际政治博弈。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并非封锁,而是建立规范,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特性,实施出口管控符合国际通用做法

从6月中旬起,中国推行“民用放开,军用收紧”的分级管控模式,每张出口许可证附加三重限制:限定民用用途、全流程追踪监控、对美许可证有效期仅为半年。

这种策略效果显著,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证实,中方许可证发放率已由25%提升至60%,避免了“大规模生产中断”,但这仅限于民用领域,军用稀土依然严格管控,钐钴磁体禁令未变,每架F-35战机需消耗23公斤此类关键材料。

中国的稀土政策展现出惊人的精准性,欧洲车企获得了“绿色通道”,印度却被精准排除在放宽名单外,斯特兰蒂斯通过塞尔维亚渠道获得的稀土,使其工厂恢复了80%产能。

斯特兰蒂斯在塞尔维亚的工厂因稀土短缺告急时,武契奇亲自介入协调,他展示的中方信函显示,中国承诺“加快”审批流程,并与塞方保持“密切沟通”,这种特殊通道使塞尔维亚意外成为全球资源博弈的关键支点。

武契奇在彭博社采访中特别强调,表示中方明确告诉他,“任何出口限制”都不针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

显然他们的友好态度是获得稀土支持的核心要素,这番话不仅回应了欧盟质疑,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只要坚持对华友好,就能优先保障稀土供应链。

中塞关系为合作奠定基础,2024年7月,武契奇出席菲亚特新生产线启动仪式时,高度评价中塞合作成果,在国际事务中,塞尔维亚始终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使面临欧盟压力,也拒绝签署任何涉华不当声明

这种政治互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2024年中塞双边贸易额突破120亿美元,中国对塞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0亿美元,涵盖能源、基建、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面对稀土断供危机,美国的态度出现戏剧性转变,6月25日,特朗普突然宣布中美已签署“补充谅解”协议,只要中国向美国供应稀土,美方就会撤销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冷静理性,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延续了此前的表态,中方愿“加强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值得注意的是,军工需求被明确排除在放宽范围之外

至于欧盟,他们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在2030年实现10%稀土本土开采和40%本土加工的目标,先不说在2030年是否能完成这个目标,即便是能完成,短期内无法解决现实困境。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源于数十年积累,全球92%的冶炼产能和99%的重稀土精炼能力集中在中国,同时中国占据全球七成的稀土产量,美国的稀土进口几乎都来自中国,重稀土依存度高达97%。

五角大楼评估显示,若中国切断供应超过30天,美国军工部门每天的损失将超过2亿美元,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他们面临着和欧盟同样的难题,那就是时间,想要完成完整产业链至少需要8-10年,投入千亿美元且面临环保和技术瓶颈。

中国正通过“资源换时间”加速芯片自主研发进程,而美国则以“空间换时间”重建稀土产业链,但稀土产业链的复杂性远超预期,从矿山开采到磁体加工需2000余道工序,中国持有的核心专利构成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中国最新出台的“一批一证”出口许可制度要求出口商填写最终用户信息,堵住了美国通过第三方转口的漏洞,同时,稀土期货市场和人民币结算机制的建立,正在削弱美元在稀土贸易中的定价权。

武契奇的“传话”揭示了中国稀土政策的底层逻辑,规则透明化取代了政治对抗,当某些国家把稀土当“政治武器”时,中国正用清晰的规则构建新的合作范式。

中方的政策始终贯穿“战略自主+国际责任”的双重逻辑,自四月实施出口管制以来,中国既通过许可证制度防止稀土流向军事领域,又对友好国家保持开放,这种“精准滴灌”的管控模式,比美国单方面加税制裁更具建设性。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稀土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是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塞尔维亚的案例提供了有益启示,当一个国家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参与国际合作时,就能获得战略资源的优先保障。


武契奇展示的那封中方信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传递着清晰的信号,资源流动的方向不再仅由矿脉决定,更取决于国家间真诚相待的政治意愿。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京报网,2025-06-30,《武契奇:中国任何出口限制都不针对塞尔维亚》

观察者网,2025-06-30,《稀土还是不够用,在塞尔维亚设厂的欧洲车企求助武契奇:请求与中方展开协调》

#夏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财经   稀土   随便   条件   方可   中国   塞尔维亚   美国   欧洲   中方   欧盟   产业链   友好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