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7点,小区健身广场上,67岁的吴大爷一边拍打着腰背,一边愁眉苦脸地对老友袁叔说:“你知道吗?我这半年里,肾结石竟然复发了两次!明明天天喝白开水,怎么还是没防住?”
袁叔安慰他,却也满脸疑惑,“不是说多喝水就行了?”这对许多中老年朋友来说,是不是似曾相识?肾结石,这个让人“一次疼一辈子”的小病,远不止“多喝水那么简单”。

其实,很多人根本没做对3个关键细节,才让结石反复“报到”。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误区?
每天坚持3件小事,让结石变得无处遁形。尤其是第3件事,连不少医生也提醒要格外重视。结果究竟如何?能不能真正做到不长大、少复发?
肾结石到底为何反复?专家有话说,肾结石其实是尿液中矿物质形成的“晶体”,最常见的是草酸钙结石。
据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数据显示,我国肾结石患病率约为6.4%,并且复发率高达50%。很多患者常年困扰于“喝水多,但结石照样来”,存在不少误区。

并不是所有肾结石都怕“多喝水”。虽然水分摄入是降低结石风险的重要一环,但如果饮水时间、总量和喝水方式不合适,反而可能让“溶石”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有研究发现,一天分6-8次小口饮水,比一次性灌水更能降低尿中结石前体物质浓度。
许多肾结石患者“谈钙色变”,其实适量补钙反而有利于预防草酸钙结石。哈佛大学一项横断面研究指出,低钙饮食反而增加结石风险20%-30%。
科学解释是膳食钙能与食物中的草酸结合,减少肾脏沉积,远不是“补钙=长结石”。
高盐、高糖饮食、夜宵和久坐,会让肾结石风险悄悄上升。每天食盐摄入若超过6克,结石形成概率大增28%。

科学饮水,“对点下药”
喝水确实关键,但更讲究“规律分次”。建议:每天总饮水量保持在2000到2500毫升,但要养成早、中、晚分6-8次小口喝水的习惯。清晨空腹、两餐之间、睡前少量补水,比一口气狂饮更好。尤其在出汗多、活动量大或天气炎热时,根据体重和尿量适当多补充。
合理补钙,不盲目忌口
很多人以为“得了肾结石就别喝奶”,其实正相反。膳食摄入钙含量为每天800-1000毫克,如早餐喝250毫升牛奶、午晚餐适量豆制品,能够助力“锁住”草酸,减少肾脏沉积。值得注意的是,“钙片”不宜随意补充,但食物来源的钙、与草酸丰富的蔬菜同餐摄入,效果最佳。比如绿叶菜+豆腐,加点牛奶,润肠又护肾。
少盐低糖,日常活动要到位
盐分和糖分过量,都会让肾脏负担加重、尿钙增加,为结石埋下伏笔。每日控制食盐摄入在5克以下,烹调时注意少用咸菜、腌制品和高盐调味品。

同时,每日步行6000步以上、避免久坐,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能促进代谢、利于排石。
尤为关键的是,控制体重和血糖。数据显示,肥胖人群肾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体重高31%,糖尿病患者风险同样倍增。
养成“早起、睡前喝水”习惯
清晨一杯水,睡前半杯温水,既可稀释夜间尿液、也有助于防结石形成。除了运动时多补水,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和烈性茶、咖啡,也能降低结石风险。肾病专科医生建议,不妨在手机设定饮水提醒,让规律饮水“上瘾”更简单。
餐桌不离“绿叶+豆制品”
每日三餐建议至少有一餐含“绿叶蔬菜+豆腐”组合,并适当喝点牛奶,能双向阻断草酸钙形成。针对“草酸高”的菠菜、苋菜,焯水再炒再吃,减少80%以上草酸含量。

控盐从“小口味”做起,动一动就见效
习惯清淡,盐罐远离餐桌,腌咸鱼咸菜尽量减少,选天然食材做主食。饭后慢步走10-20分钟,每天保持小运动量,比拼命大运动更适合中老年人肾结石防护。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2019中国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