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40W快充头藏玄机:iPhone17充电快了,还能充Mac?

今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iPhone17系列总算把充电速率提上来了。

官方明说20分钟能充进50%电量,还说充10分钟电就能看8小时视频。

这话一出来,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有点像当年“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路子吗?

不过,这事儿放别的手机品牌身上可能真不算新奇,现在不少国产手机十几分钟就能把电充满。

但放苹果这儿就挺意外的,毕竟苹果那充电功率,用过的人怕是最有体会。

之前平均下来还不到27W,有时候隔壁安卓手机都快充满第三个了,iPhone这边可能刚过一半电量。

那到底是啥让苹果放弃了之前的“老规矩”?本来想从苹果官网找答案,结果iPhone介绍页里根本没这些详细信息。

无奈之下只能换个方向,最后在这次发布会同步推出的40W充电头里发现了线索。

这充电头还卖329块,最大输出能到60W,关键是它第一次加入了PD3.2的AVS(SPR)协议支持,充电速率提升大概率就和这个协议有关。

先搞懂:PD3.2AVS协议到底是啥?

可能有人没听过AVS,其实这玩意儿在PD3.1协议里就已经有了,全称叫可调电压电源。

它主要解决的是传统充电协议里,因为电压不匹配带来的功率损耗和发热问题。

咱们拿实际场景举个例子,传统PD协议只有几个固定电压档位,比如5V、9V、15V、20V。

要是笔记本充电需要16.5V,充电器没法直接提供这个电压。

这时候选20V档位,笔记本内部电路就得自己二次转换电压,这个过程会浪费一部分能量,还会让笔记本发热,确实不够省心。

AVS就是来解决这个麻烦的。


它能让电压以100mV为单位,输出一个精细又固定的档位。

还是拿笔记本充电举例,要是笔记本和充电器都支持EPRAVS,充电头就能直接切换到16.5V的固定电压,不用再折腾转换。

这样一来,发热情况能明显变好,像显示器这类需要恒定电流的设备,其实特别适合这个协议。

之前PD3.1里的AVS主要用在扩展功率部分,电压范围是15V到48V,目的是给笔记本这种大功率设备充电,所以叫EPRAVS。

而这次PD3.2把9V到20V范围的电压也纳入了AVS协议,简称SPRAVS。

简单说,就是给手机这类低功率设备,也提供了一条新的充电路子。

有人可能会问,那现有的PPS协议不是比AVS更好吗?毕竟PPS的档位能到20mV,看着更精细。

我一开始也这么想,但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得先跟不太熟悉的朋友科普下,PPS也是PD协议下的一种快充协议,对电压档位的控制确实能到20mV级别,还能根据电池情况动态调整电压,手机也能主动限制电流,单看这些确实像是为电池充电设计的。

可问题也在这儿,它控制精度太高,容错率就低了。

实际用的时候,很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电压变化。

有时候换根不一样的数据线,都可能带来超过20mV的电压衰减,这时候手机就会认为这是无效电压,直接拒绝握手。

说人话就是控制得太细,稍微有点波动,协议就得重新匹配,所以不少厂商不太愿意用。

而且把电压控制全交给充电头,虽然能减少发热,却容易出现“挑充电头”的情况,硬件设计也更复杂,成本自然会变高。

苹果选AVS,其实是在铺一盘大棋?

那苹果为啥偏偏选了SPRAVS?

苹果作为国际大厂,设计产品肯定要考虑充电兼容性,总不能让用户随便换个充电头就充不进去电吧?

所以虽然PPS看起来参数强,但容错性一般、兼容性不好、硬件设计复杂这些缺点,显然不符合苹果的需求。

另外,要是你看了今年的WWDC就会发现,苹果正在慢慢把iPadOS和MacOS的系统操作统一起来。

放到硬件这边,这次的充电方案看着就像一次“硬件统一”的尝试。

就像咱们之前说的,PD3.2之前,AVS更像是为笔记本这类设备设计的协议,现在增加了对9V-20V电压的支持,就给手机充电提供了可能。

说不定以后不管用的是iPhone、iPad还是MacBook,带一个充电头就能实现快充,这倒是挺方便的。

当然了,AVS也不是完美的。

和PPS比,用AVS协议的手机充电时,还是得在手机端进行一次电压转换,这会给手机带来一定发热。

在我看来,苹果选AVS这条路,虽然有硬件统一的考量,但和它设计上的偏执可能也有点关系。

对苹果来说,可能就希望充电也能既统一又简洁,为了这一点,相对牺牲一点东西也能接受。

不过即便苹果有自己的产品哲学,从今年新iPhone的电池和充电功率不断增加也能看出来,再坚持自己那套的品牌,也躲不开高功率加大电池的时代大潮。

这次iPhone17的充电升级,不只是简单提升了速率,更像是苹果在为后续全设备充电生态铺路。

以后大家用苹果设备,说不定真就不用带一堆充电头了,这倒还挺让人期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数码   玄机   苹果   电压   协议   档位   笔记本   功率   手机   设备   硬件   速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