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编辑 春秋玉史
«——【·前言·】——»
这些年,有些西方国家对付中国的法子越来越不体面,也越来越没底线,他们自己总说自家讲究民主、自由、法治,可实际上却用些像山贼绑票似的手段,想逼着中国让步。
这跟他们自己吹嘘的完全对不上,说一套做一套,为了达到目的,连这种不光彩的办法都用,实在说不通。
三号意大利米兰机场本来应该是一段欧洲度假的起点,却成了33岁中国工程师徐泽伟的终点,他和妻子刚落地就被意大利警方逮捕,原因是美国在两年前发出的国际通缉令。
美方列出的罪名多达九项,最高刑期可达77年,矛头直指一个叫“HAFNIUM”的网络攻击组织。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国际联合打击网络犯罪的行动,美国方面指控徐泽伟在2020年至2021年间,参与入侵了超过六万家美国企业和机构的邮箱系统,甚至黑进了得克萨斯大学一位免疫学教授的邮箱。
美方拿出了一堆所谓的证据:网络日志、聊天记录、服务器IP,一切都指向他是一个国家级的网络黑客,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
但问题是,如果徐泽伟真的是顶级黑客,他为什么能在中国以真名工作,还光明正大出国旅游?
这案子之所以不一般,关键是他的真实身份 —— 中国积塔半导体的IT主管,手里管着28纳米车规芯片的生产系统维护,这活儿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干的。
这个岗位虽然听起来不起眼,但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它的位置却非常敏感,积塔半导体是一家国有企业,主攻方向正是中国目前急需突破的车规级芯片。
这种芯片专用于汽车电子,美国一直拿它卡中国脖子,可现在中国车规芯片占了全球 15% 的市场,直接让德州仪器这类美国大公司坐不住了,威胁到它们的地位。
所以,从根本上看这起所谓的“跨国网络黑客案”,本质可能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刑事追捕,而更像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科技猎人行动”。
目标并不是要惩治一个已经“退圈”的网络工程师,而是要拔掉一颗关键的“中国芯”螺丝钉,削弱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攻坚进展。
徐泽伟的被捕让人们看清了一个趋势:在技术竞争激烈升级的当下,所谓的“国家安全”,可能已经不再只是防黑客、防间谍,更可能变成了一种用来阻击对手科技人才的手段。
就在徐泽伟在意大利被捕的同一时间,中国也迅速做出了回应,不过方式却极为安静、精准,甚至带着一丝冷峻。
上海那边,茅晨月突然接到通知,说她暂时不能离开了,护照也被收走了,警方说了,因为她跟一起刑事案件有关系,得留下来配合把事情查清楚。
这人不简单,身兼美国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还是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现任主席,她主导的业务摊子铺得极大,特别是中美之间的保理金融流通,她就是关键的核心环节。
她弄的人民币和外币共管账户系统,撑着富国银行亚太区百分之六十八的保理业务,涉及的钱有17亿美元,说白了她就是美国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关键开关,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北京这一步棋下得又稳又狠,选人精准得几乎不像是巧合,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你动我的科技骨干,我就掐你的金融命脉。
中方给出的理由也毫无漏洞,“依法办案”,茅晨月的账户系统存在合规问题,需要她本人配合调查,这种说法完全站得住脚,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司法行为。
美国即便知道这背后的“含义”,也没有办法用外交途径施压,因为在法律上它挑不出任何毛病。
这次行动没大张旗鼓,也没发火喊话,却准准戳中美在华金融的痛处,富国银行这边,茅晨月被限制出境,等于抽走他们在华最关键的业务支柱,资金链一下断了,业务几乎停摆。
中方的意思很明确:既然你能跨国抓人,我也有办法让你的金融系统感受到真实的疼,这不是简单的反击,而是一种冷静、对等、而且极具杀伤力的战略动作。
这事儿既不会让国际规则偏向美国,还能狠狠敲打下对方 —— 以后再想动中国的核心人才,可得好好掂量掂量,别乱来。
徐泽伟和茅晨月的遭遇,像一记重锤砸碎了“人才无国界”这句全球化时代的金科玉律,在大国博弈越演越烈的今天,个人的专业能力不再只是自己的职业资本,而是被国家当成战略资源来使用和防备。
你身上的技能和职位可能会为国家争光,也可能让你一夜之间成为“靶子”,今天的风险不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在哪个位置上”。
徐泽伟懂技术,在美国看来就是个 “科技威胁”;茅晨月干金融的,正好成了中国精准反击的 “抓手”,想出手时就能用得上。
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但他们也都成了大国对撞中的“工具人”,他们的自由和命运,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令人警觉的是“国籍模糊化”的趋势,茅晨月虽然是美国公民,却因她是华裔、又在中美金融合作中扮演关键角色,最终还是被中国“请”留下来了。
护照的颜色已经不是安全保证书,真正决定你能不能自由行动的,是你在产业链上的“分量”。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噩梦,以前做风险评估,看看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就差不多了,现在你得把地缘政治的地图摊开来,一寸一寸比着看。
你派谁去海外出差,什么时候走,去哪个国家,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可能直接影响整家公司是否还能正常运转。
目前徐泽伟的引渡还在意大利拖着,茅晨月则继续在中国“协助调查”,他们的命运不再取决于证据是否充分、律师是否够厉害,而是看中美两国怎么“拉扯”。
他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谈判筹码”,是一种新时代下的人质交换,这一切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在这个阶段,技术专家和金融高管的专业能力,不再只是资产,而也成了枷锁。
你越是关键,越是有价值,就越可能被“精准定位”,对于每一个身处敏感行业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提醒:不要只把自己当成公司员工、技术骨干,更要清楚自己在国家博弈中的“战略位置”。
理解这一点,是活下去的前提。
1.外交部:涉及刑案,茅晨月女士暂时不能离境.澎湃新闻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